分享

医生教你 5 招,降低尿酸、远离痛风,人人必备的健康知识!

 大爱无言w 2016-07-10

高尿酸血症被称作「第四高」,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全中国患高尿酸的人已达到 1.2 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很多朋友对高尿酸不够重视,觉得「就个尿酸高,不痛不痒,没啥好怕的」。

而事实并非如此,高尿酸和「三高」一样,都是慢性疾病,会增加心梗、中风这类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约 5%~15% 高尿酸最终会发展会痛风,损伤关节、肾脏。

心梗、中风、肾功能衰竭等一旦发生,危害极大,甚至威胁生命。所以,高尿酸、痛风的朋友,一定要做好长期和疾病抗争的准备。

为此,健康头条总结了下面五个建议。希望高尿酸、痛风的朋友,能对照着做。

1限制高嘌呤、高果糖的食物

饮食控制大约可以降低 10% ~ 20% 的血尿酸或使血尿酸降低 70~90 μmol/ L。

高尿酸、痛风应注意避免内脏、部分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同时汽水、果汁等高果糖的饮料或食物也应避免,大量果糖摄入也会升高血尿酸,甚至诱发痛风。痛风发作期或进展期要严格禁酒。

而牛、羊、猪肉、中高嘌呤的海鲜等要限制,但也不能完全不吃,人体需要这些肉类提供必要的蛋白质等营养。

2适量锻炼好处大

适度锻炼不仅利于高尿酸、痛风的控制,同时对高血压、高血糖等均有好处。

每天可以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30 min 以上,可以选择游泳、太极等。

如果痛风已经造成关节损伤了,最好少进行爬山、深蹲等会增加关节负重的运动。

3为了健康去减肥

肥胖不但会增加尿酸的形成,也会降低其代谢,故更容易出现痛风发作。

如果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既能使身体保持健康,尿酸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一般用体质指数衡量是否肥胖:体质指数(BMI)= 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BMI 在 18~24 之间是正常体型,如果大于 24 就是超重,大于 28 就是肥胖。

研究还发现,腰围与身高的比值和痛风发作相关,比值越大发作约频繁。所以,有「将军肚」的朋友也注意一下自己的体型。

但减肥也要循序渐进,每周减 0.5~1 斤比较合适,不可快速减肥,否则也容易导致痛风发作。

4喝水,经济有效的办法

对痛风而言,多喝水既能预防痛风发作,也是治疗的一部分。缺水可以诱发痛风发作,在适度补水后血尿酸也会有所下降。

为了促进尿酸排泄,每天的排尿量应在 1.5L 以上,最好达到 2L 左右。

所以,建议每天的饮水量大于 2L,白开水、淡茶水、含碳酸氢钠的苏打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5规范服用治疗痛风的药物

尿酸高不一定需要服药,具体需当面咨询内分泌科或风湿科医生。药物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分为降尿酸药和止痛药。

痛风发作时的治疗

疼痛发作的 24 小时内,按医嘱选择性地服用非甾体类药物、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进行止痛。

在充分止痛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继续服用降尿酸药物的。

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

降尿酸的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醇、非布司他的作用是抑制自身尿酸的合成,而苯溴马隆则是促进尿酸排泄。

这些药不是都得吃,哪一种合适、吃多少都取决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

此外常有痛风病友抱怨「在服降尿酸药后,痛风反而发作得更频繁了」,这不等于降酸药没用,而是尿酸降低、尿酸盐结晶溶解的过程的确容易诱发痛风。

所以,在降尿酸初期,医生通常还会开一些预防痛风发作的止痛药,比如秋水仙碱、非甾体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

题外话:为什么会患高尿酸、痛风?

体内的尿酸约 20% 来源于饮食,80% 为自身合成。而尿酸排泄主要有两种途径,约 20~30% 通过大便排泄,剩余的则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从理论上讲,高嘌呤进食增加、自身合成的尿酸增加、肾脏排泄减少都会使血尿酸水平增加。

落到现实生活时,我们会发现吃太多高嘌呤食物、快速减肥、服用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都会使尿酸升高。

而痛风的发病主要与体内尿酸负荷过重有关,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急性或慢性关节炎,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痛风关节疼痛。

此外,高血压、肥胖、代谢综合征、锻炼不足、饮酒过量等也和痛风有关。

一个人对抗痛风,总会孤独、无助。

关注痛风医生,和数十万病友、医生一起战胜痛风!

责任编辑:Hug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