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三板占款严重 真正的问题在强监管之后

 蒋建军书斋 2016-07-10

  无规矩不成方圆。

  从股转系统2015年年底开始发动的券商自查,到2016年一季度的证监局抽查,直至近期对重点企业的专项检查,监管层的行动可谓步步为营,“勿谓言之不预”。长达近半年时间的高举高打,势必在近期达到阶段性高潮。

  这是笔者对近期“大股东占款问题仍在核查和整改阶段的公司,股票发行备案审查将被暂停”消息的理解。

  只有规则得到敬畏,市场才不至于在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左右互搏中进退维谷。这无疑是一场有进无退的改革,而改革就是对市场主体核心利益的再分配。

  一旦宽松的制度环境、蓬勃的资本野心与薄弱的公司治理相结合,将为中国股市打开另一个潘多拉魔盒。

  退无可退。

  事实上,对这一问题的零容忍态度,早在今年三月便初现端倪。

  股转系统对于在沪深A股市场20余年发展史中屡见不鲜的大股东占款问题十分警觉,明确提出:“在主板治理多年的情形,在新三板死灰复燃。”

  这无疑是决策者对初生的新三板市场绝无可能弃守的防线。退一步,则重蹈两网法人股市场覆辙;再退一步,则资本市场改革锐气尽挫。

  笔者认为,市场各方不应对如下问题视而不见:

  首先,新三板挂牌公司相比经历多年IPO辅导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基础孰优孰劣?

  其次,经历强监管环境的上市公司尚且问题频发,环境相对宽松且监管经验薄弱的新三板又将何以自处?

  最后,假如公司治理丑闻与交易、融资狂欢同步爆发,后果又将如何?

  有形之手用多年以来的实际行动雄辩地说明:风险一旦爆发,创新戛然而止。

  笔者认为,从长远意义来看,通过对新三板公司的严格要求,令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企业迅速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形成示范效应,已远远超过单单一个市场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

  而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讲,是否选择接受这层考验,将决定企业未来发展路径。对于很多企业来讲,登陆资本市场是一条单行道,其实并无选择余地。

  强监管之后会怎样?

  真正的问题在于强监管之后又会怎样?

  强势监管有如单纯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尽管可以短期内将其涤荡殆尽,但却不能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将其根除,反而会以破坏了人体健康细胞和身体机能为代价,令患者时刻处于危险境地。

  笔者认为,真正考验新三板市场的时段反而是在强监管之后:有形之手紧紧攥紧的拳头松开的那一刹那,市场还能否利用自身的力量激浊扬清?

  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风险事件,究其根源仍在于薄弱的公司治理,我们无法指望令如此之多的中小企业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监管层的选择便是用一剂猛药肃清市场,而接踵而至的,理应是对市场本身生态的培养和维护。

  二季度以来,新三板市场融资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融资周期有所延长,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做市商亦呈疲态,三板投资产品发行举步维艰。整个市场的活力正在迅速下降,投资者和挂牌企业一道噤若寒蝉。

  新三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正在重演当年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不仅要令市场各方感受到规则沉甸甸的分量,更要令敬畏规则者得到丰厚的回报。

    每日操作策略都会在我的微信号里发布,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laochengucanhui )关注我的股参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