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你宜昌(连载五)

 伯乐书香小屋 2016-07-10

十四、[故城] ·《吴志·步骘传》《御览》《宜都记》·陆抗故城

原文:

《水经注疏·陆抗故城》:

孙皓凤凰元年,骘息阐复为西陵督,据此城降晋,晋遣太傅羊祜接援未至为陆抗所陷也。会贞按:《吴志·步骘传》,子阐,继为西陵督。凤凰元年,召为绕帐督,阐惧祸,降晋。晋命羊祜救阐,孙皓使陆抗西行,祜等遁退。抗陷城,斩阐。《御览》引《宜都记》,郡城即陆抗攻步阐于此。江水又东径故城北,所谓陆抗城也。城即山为墉,四面天险。会贞按:《初学记》引《荆州图记》,夷陵县南对岸有陆抗故城,周回十里三百四十步,即山为墉,四面天险。此城在江之南。《通鉴》晋泰始八年,《注》谓在江北,误。在今东湖县东南。

释义:

夷陵县南对岸有陆抗故城,周回十里三百四十步,即山为墉,四面天险。此城在江之南。今点军区朱市街。


图30

陆抗故城今点军区朱市街截图

点军区,以境内点军坡得名。建安19年(214年),三国蜀大将关羽在此点视兵马,领兵布阵而得名。点军碑立于点军坡顶南侧,碑高320厘米,宽105厘米,厚20厘米。为清光绪乙酉岁(1885年)纪念三国名将关羽在此点军宜昌总镇罗缙绅所立。至今碑文清晰可见“汉寿亭候点军处”等字样。辖点军街道 ,桥边镇、艾家镇 、土城乡、联棚乡。

    十五、[公元420年起南宋时期] ·《郡县表》·宜都郡·夷陵县·宜昌县。

原文:

《郡县表》:永初二年(421年),宋于夷道析置宜昌治江南。宜都郡治江北夷陵。

《宋书·武三王传》:武帝子义隆即文帝,永初加封宜都王。

释义:

南宋,武帝刘裕,封义隆(即文帝),永初加封其子刘义隆为宜都王。刘义隆18—47岁在位,尊号景皇帝·文皇帝。被杀。

十六、[公元479年起南朝萧齐时期] ·《南北朝年表》·宜都郡·夷陵县·宜昌县。

原文:

《南北朝年表》:宜都郡、夷陵县、宜昌县。

《齐书·高祖十二王传》:太祖第十六子鲣永明元年(483年)封宜都王。

释义:魏孝文帝自齐建武以来,锐意南侵,史家一说宜都郡治江南夷道,与杨守敬江北说异。当是治江北宜都郡夷陵。

十七、[公元502年起梁时期] ·《郡县表》·置宜州于夷陵统三郡·宜都郡宜昌县(地扼三峡之口)·陈、后梁、西魏各一宜都郡

原文:

《梁书》:

梁武帝天监十七年(518年),置宜州于夷陵,统宜都、巴东、建平三郡。

《陈书·宣帝纪》:八月,陈师克周临江郡。周临江太守刘显光率众降陈。五年,陈吴明彻军次峡口,克北岸城,南岸守者皆弃城走。

释义:

 南北朝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北周改为硖州。

十八、[公元534年起西魏时期] ·《郡县表》《水经注疏》·柘州(地扼三峡之口)宜都郡夷陵县西魏与陈分割夷陵

原文:

《宜都王国》:太宗子大封为宜都王。宜都郡治夷陵,在江北。

释义:

公元534年,宇文泰立文帝元宝炬,宜都郡置宜州。西魏与陈分割夷陵。陈治东境,别置夷道;西魏迁江南(长江西岸)夷陵之石鼻城。即今石牌境地。

十九、[公元557年起陈及北周时期] ·《郡县表》《舆地纪胜》·北周峡州宜昌(江南)·陈、后梁、西魏宜都郡分别治夷道、宜昌(江北)、佷山。封宜都公国。

原文:

陈治夷道。后梁治江北宜昌。西魏置柘州治长杨佷山。宜昌县设江南。

《宜都王国》:

《陈书·高二十九王传》,宣帝陈琐第六子叔明,太建五年立为宜都王。陈宜都郡在江南,《宋史·孝义传》,陈兢,陈宜都王叔明之后,九世同居,长幼凡七百口。不置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座广堂。未成人者,别当一席。······屡受表杨。

《魏书·神元平诸帝子孙传》:桓帝之后自辰,封南平公,高祖即位,进封宜都王。

《宜都公国》:

《周书·元伟传》:元颜封宜都郡公。治夷陵。

释义:陈分割夷陵郡西。西魏分割夷陵郡东。

二十、[公元581年起隋时期] ·《隋书》《宜昌地区简志》·荆州都督府夷陵郡·宜昌县

原文:

《隋书》:硖州沿陈及北周信州改置。开皇三年以远安来属。夷陵县治江北。

夷陵郡,隋改硖州为夷陵郡,治石鼻城。

《清一统志》:石鼻山、下牢戍皆在东湖西北,即石鼻城之处。

释义:

石鼻城。在下牢溪、下牢戍、南津关西,即今石牌镇境地。此段长江自北而南,故石鼻城在江西而俗称江南。

二十一、[公元618年起唐初时期] ·《新唐志》硖州夷陵郡·夷陵县       

原文:

《新唐志》:

硖州夷陵郡本治下牢戍。贞观九年,徙治步阐垒。

夷陵县,西北二十八里有下牢镇。有黄牛山。

《旧唐志》:

贞观九年,自下牢镇移治陆抗故垒。天宝元年,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复为硖州。

有夷山在西北,因以为名。县治石鼻城。

《唐代封国》:

《唐书·十一宗诸子传》:玄宗子琰,以事囚鹰狗房忧死。子五十五人,得王者四。侨其一也。封宜都郡王。

太宗子魏王泰,始亦封宜都郡王。(以此,唐复置宜都郡)。

 释义:

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即742年,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即758年,肃宗李亨,复为山南东道峡州。《新唐志》后唐南平国峡州。太宗子魏王泰,太宗极宠,当封其为郡王,不得为县王。故言以此,唐复置宜都郡,而史所未见。

二十二、[公元907年五代十国,公元916年起辽时期

] ·《欧阳修五代史记》·南平峡州

原文:

《五代史记》,欧阳修“五代乱世,文字不完”,“荆、归、峡三州为南平”。

释义:欧阳修“五代乱世”四字至确。自古东起南津关,西抵石鼻城,下牢戍边,万夫难入!

 

二十三、[公元960年起宋时期] ·《九域志》《宋史·地理志》荆湖北路·峡州夷陵郡·夷陵县

原文:

《九域志》,荆湖北路治峡。

《宋史·地理志》,峡字旧从石,今从山。夷陵郡军事,建炎中,移治石鼻山。

《清·一统志》,夷陵县,西陵峡在东湖西北二十五里,一名夷山。

《省志》,汉之夷陵,盖以夷山得名。夷山之名西陵峡。

释义:

建炎中,移治石鼻山。当是高宗赵构1128年移治。石鼻城,即石牌。

二十四、[公元1277年元时期] ·《元史·地理志》·河南行省荆湖北道峡州路(1280年)夷陵县

原文:

《元史·地理志》,元至元十七年,升为峡州路。夷陵县,元初复还江北旧治,即唐所迁步阐垒也。

释义:

1280年,奇渥温忽必烈,宜昌升为峡州路。夷陵县,治步阐垒,即清东湖县治,今西坝东南岸东湖一路地。

二十五、[公元1368年起明时期] ·《明史·地理志》·峡州府降夷陵州属荆州府·封宜都王国。

原文:

《明史·地理志》,荆州府夷陵州,太祖甲辰年为峡州府,九月降为州,直隶湖广行省。九年四月改名夷陵州,州治夷陵县。

《宜都王国》:《明史·诸王世表》,简王庶七子贵零,永乐二年封宜都王。无子国除。

释义:

《明史·地理志》湖广峡州府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夷陵州。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改名夷陵州。三任帝朱棣有四子,永乐二年即1404年,成祖封三子朱高燧为宜都王。尊号赵简王。而简王第八子无后,当或是又名贵零。

 二十六、[明弘治九年(1496年)] ·《刘允夷陵州志》·夷陵州,汉名西陵,梁名宜州,西魏名拓州,后周名峡州。

原文:

明弘治九年,刘允等《夷陵州志》:夷陵州,汉名西陵,梁名宜州,西魏名拓州,后周名峡州。《禹贡》荆州之域,战国时属楚,秦将白起拔楚烧夷陵,即其地也。周赧王时,入于秦,属南郡。汉因之。三国时魏武平荆州,置临江郡,刘先主改为宜都郡。吴曰西陵,以为重镇。南北朝、晋、宋、齐并为宜都郡。梁置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后周改为峡州。陈得之以为重镇。隋更为夷陵郡。唐改峡州郡,以其地扼三峡之口,属山南道。宋更为峡州,领县四,属荆湖北道。元改峡州路,领县四,属河南行省。元末陈氏僭据其地,甲辰年归附国朝,改峡州府,领四县。洪武九年改为夷陵州,领长阳、宜都、远安三县,拨属荆州府。编户八里半(旧额半里在城,八里在乡,弘治四年新增二里,俱在乡)。

 长阳县。汉名佷山。隋名陆州。县治在州西南九十里。本汉武陵郡之佷山,属宜都郡。隋改为长阳县。属南郡。开皇中置陆州,寻废。唐复置陆州,寻省,以县属松滋州,后属峡州。宋元仍旧。本朝因之。编户三里(一里在城,二里在乡)。本朝尚书周洪谟题曰:旧属夷陵郡,遥连楚塞西。山川通百越,风俗混三湘。自古无獐兔,于今有虎狼。春光多郁塞,云雨自高唐。

宜都县。汉名夷道,刘宋名宜昌。县治在州西南九十里。本汉夷道县,属南郡。蜀汉置宜都郡。刘宋析置宜昌县。陈改为宜都县。隋复曰宜昌,属荆州。唐复曰宜都,置江州,改东松州,贞观中省州入宜都县。宋元仍旧。本朝因之。编户一里(一里在城,六里在乡)。

远安县。汉名临沮,晋名高安。县治在州东北一百八十里。本汉临沮县,地属南郡。晋析置高安县。属汶阳郡。后州改为远安县。属峡州。隋初郡废,唐宋元俱仍旧。本朝因之。编户四里(旧二里,新增二里,俱在乡)。

释义:

明夷陵州治今宜昌市东湖一路地,江中洗菜坝,今西坝南端。刘允所述,建置沿革简略清楚,对明代山水人物多有留存。今人朱复胜等校勘整理。

 二十七、[公元1616年起清时期(1647年)] ·《清史稿·地理志》·荆州府夷陵州·宜昌府东湖县·宜昌商埠  

原文:

《清史稿·地理志》,荆宜道设荆州府、宜昌府。十三年(1735年)三月,升夷陵州为宜昌府。置东湖县。县为府治。光绪二年(1876年),辟城南为宜昌商埠。

《清史稿·宜昌府志·东湖县》,迳平善坝,江过此而平。过南津关即下牢戍,故夷陵城也。下牢溪北有三游洞。唐白居易、知退、元微前三游;宋欧阳修(《县志》作苏洵)、苏轼、苏辙后三游。西陵峡亦名夷山。三江口有大江、二江、三江之目。迳东湖县治,江南岸合姜诗溪。东山在县东五里,为一县之主山。唐建东山寺于上。陆游“十年不踏东山路……绿萝亭下听莺声”。县东五里盘石下即绿萝溪。欧阳修有记。孤山在县南五里,一名郭道山一名葛道山。袁山松为郡,尝登之瞻望焉。郭景纯结庐处。葛稚川修道地。石鼻山在县西北三十里,一名石簰山,又名牌峡。其山隔大江,高五百余仞,广袤二十里,下临江。彝陵县北三十里,有马穿,白马潜行出汉中。彝陵故城有四:一在县东,晋宋前故城;一在县西北下牢戍,隋前故城;或曰刘封城(三游洞顶);一在县西北石鼻山;一在县东南,端平元年徙治于江南。宜昌府署本少保张忠孝故宅。县署在城西,旧夷陵州治学院行署在城内东南隅。南津关巡检司署在县北。

释义:

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3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1647),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4县属荆州府。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石鼻山即石簰山。今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石牌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漂流等景区。李白、欧阳修、苏辙、黄庭坚、陆游、张之洞、郭沫若等留有诗篇。三峡宜昌第一漂——杨家溪漂流。杨家溪因宋朝杨家将的后裔曾移居于此而得名。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据《东湖县志》,江南有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牌筏,故名石令牌,石牌地名即由此而来。石令牌高3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雄伟壮观。又有长江第一石——灯影石 。五代后周时期,峡州州治一度设于石牌,南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年间,峡州夷陵郡“移治石鼻山,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复旧”。抗战时期,1943年石牌要塞保卫战名扬四海。今建有纪念馆。

明·雷思霈(字何思,邑人,进士,翰林院检讨):“石鼻山,高五十余仞有巨石,横六十余丈,又名曰石牌”。“下牢溪有州旧城。或曰刘封城,三游洞在焉。”

 
图31

美国旅行家盖洛1903年《扬子江上的美国人:从上海经华中到缅甸的旅行记录》。在宜昌停留三天,有20幅摄于宜昌的老照片。如文庙、府衙等,盖洛称宜昌常住人口有三万,流动人口约有两千人,“宜昌”,就是 “宜于生财,昌盛繁荣”之地。盖洛说,“宜昌对岸那金字塔似的大山,十分壮丽,据说那里住着些邪恶的精灵,为了以往的恩恩怨怨,会越过大河,伤害这座城市,并破坏这里的商业活动。为了镇住那些邪恶的妖怪,抵消它们的不良影响,富商们联合达官贵人,捐赠了大笔款项,在东山上修建了一座三层寺庙。这座寺庙面对着金字塔似的大山,当恶鬼蹦出来时,就会将它们截住,扔向水里去。”盖洛还摄下宜昌农民人力耕田和水牛耕田的场景。耕牛缺乏,人力耕田在宜昌农村中较为普遍,一般是两人在前面拉,一人在后面刨。据冯汉斌文删节。


图32-37

二十八、[古城图] ·《图志》·中水门· 城市四大排水渠

图38

原文:

明《墨池书屋记》,池水尚黑,故名墨池。

《城隍庙记》,“庙在城东北隅”,“众工完毕,以围垣则石甃(井壁)甓封,周密完固也,……保子孙黎民于有容”

《重修东湖县城记》“彝陵居天下心腹上游,金汤守固……凡我臣工,当何以慎固边隅?”“……召石工陈廷俊等,鸠众工伐石陶甓,……甃城身六十有四丈……天子命巡抚臣宋邦绥,躬亲履勘,而收其工,癸未春二月,莅止环城……”。

[清] ·《咸丰十年东湖水灾记》·洪水入城:

今东湖古彝陵也……城临大江,从古不以水为患,访诸父老,唯乾隆戊戌年,水入城,犹为撑船入市焉。咸丰十年五月二十五、六日,阴雨连绵,江水浩翰,有涨无退。至二十七日,水自大南门入者,灌至璞宝街;自文昌门入者,灌至南正街;自中水门入者,灌至县署街;自镇川门入者,灌至县学宫;迄二十九日酉时,大雨弗息,夜间顿涨四、五尺,房屋倾塌,人民震恐,近城移搬城上,有楼者栖楼中,鸡犬无声,鱼虾入室,此前古未有之灾也。至六月初三日方退,旋涨。初四、五,始渐退无恐……又幸有太守刘公章候、邑侯刘公升甫,悯灾恤难,募地方客商富户,输钱得数千贯,无屋之贫民,人给一贯,得蓬荜以安身也;无食之穷人,日给米数升,得餐食以疗饥也;给病人以药石……太守不自以为德,将功归于邑侯欤,邑侯不自以为功,唯因是警天灾,感天祐,从此从俭抑奢,返朴还醇,以体天心之默庇焉,所谓不幸中大有可幸也。谨就目击者,次第日月而记之。邑岁贡生 傅昌运

释义:

明代重视城市供排水工程。洪武十二年,1379年,夷陵古城中心治今环城路,有五大城市排水系统。一、北左门,双堰塘沟入江渠。水自双堰塘东北流,迳县城皇庙北,折南至弥罗宫,墨池巷水一支北流至弥罗宫会双堰塘沟水,入大沟,大沟水西流迳镇署、鼓楼北,折北流,西流迳北门、武庙、报恩寺南,南纳雅台三面之水,迳外板桥溪归大江;二、镇川门北,二大沟渠,自所堂街,迳龚宅旁,穿城出水神庙上首,西流入江;三、三大沟自鼓楼街南首,迳北流迳九拐巷,西流迳白衣庵北白衣街,南折西流镇江阁南入江;四、四大沟自府城隍庙上,接府辕街明水,过十字,迳县辕南,出中水门下归大江;五、五大沟自天官牌坊,接贡院门正街水,会小十字,出文昌门外,归大江。清代咸丰十年,洪水入城,尺标记达今宜昌江边石栏处。

(作者杨世灿 杨守敬族玄孙  当代著名学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