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评论||名家名作:杨世灿《山海经》秘境第十七《大荒北经》连载(十三)

 元辰1948 2022-04-01

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2-106 总第872期  

执编元辰

杨世灿:悟叟(1942-)湖北宜都人。曾任教师、文教局科员、厂长、设计院牵头人、学校党委书记。副县副研,中国散文学会、宜昌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文安之研究会、曹廷杰学会顾问,屈原学会会员,炎黄研究会理事,湖北杨守敬研究副秘书长,中国水利文化学会理事。出版有《县尊问路》、《大禹传人》、《杨守敬学术年谱》、《水经注疏·三峡注補》(熊茂洽先生同撰)、《水经注疏補》中华书局出版560万字。

《山海经》秘境

 ———屈原杨守敬诸子百家解读秘境

文/杨世灿 杨泽甦宏 杨泽未冬

《大荒北经》第十七目录

原文

参考翻译

秘境解读:

一、《大荒北经》第十七所说到的山、水、海、地名、人名、图腾、自然、物种及关键词。

二、《大荒北经》第十七所说到的山、水、海、地名、人名、图腾、自然、物种等今在何处?

三、《水经注疏补》中的“大荒北经”及其渊流

三、《水经注疏补》中的“大荒北经”及其渊流(续十:《水经注疏补》卷三十四)

《水經注疏補》卷三十四  江水二

江關、弱關、捍關。江關即夔門、瞿塘關。弱關即秭歸仙女山西麓古關口。捍關在長陽巴山。《注》江水自關,東逕弱關、捍關。捍關,廩君浮夷水所置也。江水又東逕巫縣故城南,疏:朱此十字訛作《經》,又別為卷首。戴改《注》,與烏飛口接。全、趙同。縣故楚之巫郡也。疏:守敬按:《戰國·楚策》,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括地志》,巫郡在夔州東百里。《通典》,巫山縣,楚置巫郡秦省郡,立縣以南郡。吳孫休分為建平郡,治巫城。疏:守敬按:《史記·秦本紀》,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取巫郡。《輿地廣記》,秦昭王取以為縣。兩漢巫縣並屬南郡。建安中,先主分屬宜都郡。孫權又分置固陵郡,見《吳志·潘墇傳》。孫休永安三年,分宜都置建平郡,見《休傳》。《通典》謂吳置建平郡,在秭歸縣界,與《注》治巫城異。晉、宋、齊、梁縣並為建平郡治,故城在今巫山縣北,晉移於今治。城緣山為墉,周十二裏一百一十步,東西北三面皆帶傍深谷,南臨-2830-大江,故夔國也。疏:朱故下有謂之二字,趙同,全、戴刪。會貞按:熊摯始治巫城,後徙。見後夔城下。江水又東,巫溪水注之。疏:朱此九字訛作《經》,戴改《注》,戴雲,考下文巫溪,即《經》之鹽水也。全、趙改同。溪水導源梁州晉昌郡之宣漢縣東,疏:朱晉昌作晉興,全、戴同,趙改。會貞按:宋之宣漢屬梁州魏興郡,齊屬梁州晉昌郡,觀上卷注稱巴水出晉昌郡宣漢縣,則此作晉昌郡無疑,趙改是也。今水曰大寧河,出大寧縣北界。又南逕建平郡泰昌縣南,疏:朱又作入,《箋》曰:當作又。戴、趙改。守敬按:晉置縣,屬建平郡,宋、齊、梁因。在今巫山縣北一百二十裏。又逕北井縣西,疏:守敬按:晉置縣,初屬巴東郡,泰始五年改屬建平郡,宋、齊、梁因。在今巫山縣北。東轉歷其縣北,水南有鹽井,疏:朱水訛作井,戴、趙改。井在縣北,故縣名北井,建平一郡之所資也。疏:守敬按:《漢志》巫有鹽官。後為北井縣地。《文選·蜀都賦》濱以鹽池。劉《注》,鹽池出巴東北新井縣,水出地如湧泉,可以為鹽。《方輿勝覽》,寶山在大寧縣北十七裏,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鹽泉也。以《晉志》建平郡論,統巫、北井、泰昌、信陵、興山、建始、秭歸、沙渠八縣,為今巫山、興山、建始、恩施等縣及歸州地。鹽水下通巫溪,溪水是兼鹽水之稱矣。疏:戴雲:按此乃注釋《經》文鹽水。守敬按:所謂互受通稱也。此鹽水在江北,《夷水》篇之鹽水,則在江南。溪水又南,屈逕巫縣東。縣之東北三百步,有聖泉,謂之孔子泉。其水飛清石穴,潔高泉,疏:朱潔字訛在石穴上,戴、-2831-趙移字上。守敬按:明抄本作潔高泉。《禦覽》七十引盛弘之《荊州記》,巫城東北三百步,有孔子泉,其水甘馨,雖帝漿無以過也。此雲潔並高泉即指帝漿。《呂氏春秋·本味》,水之美者,高泉之山。《山海》[《中次十一》]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臺之漿也。《寰宇記》,內鄉縣高前山,今名天池山。下注溪水。溪水又南入于大江。疏:守敬按:今大寧河自大寧縣東南流,至巫山縣東南入江。江水又東逕巫峽,疏:朱此七字訛作《經》,戴改《注》,全、趙同。守敬按:《方輿紀要》,巫峽在巫山縣東三十裏,為三峽之一,《水道提綱》,江水東逕巫山南麓,曰巫峽。南岸大山,土人亦曰巫山,以在縣東者為十二峰也。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疏:守敬按:杜宇使鄨令鑿巫峽,通水,蜀得陸處,詳見上卷南安縣下。郭仲產雲:按《地理志》,巫山在縣西南,疏:會貞按:《渚宮故事》,郭仲產為荊州從事,同義宣之謀,被誅。《唐志》,仲產有《荊州記》二卷,此蓋《記》中語也。巫山在縣西南,乃應劭說,師古引之,非班《志》文也。而今縣東有巫山,將郡、縣居治無恒故也。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疏:朱此九字訛作《經》,戴改《注》,全、趙同。會貞按:《寰宇記》引盛弘之《荊州記》,沿峽二十裏有新崩灘。《吳船錄》,自神女廟東二十裏,至東灘,東當新崩之訛。在今巫山縣東,巴東縣西。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疏:朱訛作十三年。趙改雲:《續漢書·五行志》是十二年。全、戴改同。會貞按:《後漢書·-2832-和帝紀》在十二年,與《續漢志》並稱秭歸山崩,蓋以山在秭歸也。觀下文,知既崩後,乃有新崩灘之目。晉太元二年又崩。疏:會貞按:《晉書·孝武帝紀》、《五行志》及《宋書·五行志》皆不載此事。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裏,湧起數十丈。疏:會貞按:《東觀漢記》,秭歸山高四百餘丈,崩填谿水,壓殺百餘人。[]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笥,疏:朱笥訛作屋,戴、趙同。會貞按:屋與簞不類,不得對舉,考鄭玄《曲禮·注》,圓曰簞,方曰笥。酈氏蓋本以為說,則屋當作笥,今訂。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故謂之新崩灘。其頹巖所餘,比之諸嶺,疏:朱比作北,《箋》曰:當作比。戴、趙改。尚為竦桀。其下十餘裏,有大巫山,疏:會貞按:陸遊《入蜀記》亦雲,新奔[奔崩音同。]灘下十餘裏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岷、峨,偕嶺衡、疑。疏:會貞按:岷山、峨眉山見上卷,峨眉又見《青衣水》篇。衡山、九疑山見《湘水》篇。其翼附群山,竝槩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神孟塗所處。疏:朱孟作血,下同,《箋》曰:《山海經》作孟。戴、趙改。《山海經》曰:夏後啟之臣孟塗,是司神于巴。疏:守敬按:今本《山海經》脫此巴字。巴人訟于孟塗之所,其衣有血者執之。是請生居山上,在丹山西。疏:守敬按:《海內南經》文。郭景純雲:丹山在丹陽,屬巴。疏:守敬按:今本《山海經》誤以郭《注》為《經》文,又誤巴作居,當據此訂正。丹山當在今歸州境,或謂在今巴東縣西,非也。丹陽城見下。丹山西即巫山-2833-者也。疏:守敬按:《山海經》言,孟塗所居之山,在丹山西。酈氏謂丹山西即巫山。故直定巫山為孟塗所處,而今本郭《注》雲,今建平郡丹陽城,秭歸縣東七裏,即孟塗所居,與《經》不合,疑是後人羼入,當以酈說為正。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臺。疏:趙改臺作陽,雲:《禦覽》[按五十三。]引此文作陽。又李善《高唐賦·注》引《襄陽耆舊傳》曰,赤帝女姚姬,未行而亡,葬於巫山之陽。戴改同。守敬按:《渚宮故事》、《禦覽》引《襄陽耆舊記》並作巫山之臺,又與《注》合。精魂為草,實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姬。疏:趙改姬作岨,雲:《寰宇記》引《江源記》曰,《楚辭》所謂巫山之陽高邱之岨,岨字與上下文葉。全、戴改同。守敬按:《渚宮故事》引《襄陽耆舊記》精魂為草,摘而為芝,媚而服焉,則與夢期,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姬。《禦覽》引亦有媚而服焉四句,姬與上芝、期為韻。其下文又雲,妾在巫山之陽,高邱之岨,旦為行雲,云云。趙氏未《襄陽耆舊記》全文,故有改姬作岨之失。戴亦為所惑。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早視之,果如其言,故為立廟,號朝雲焉。疏:守敬按:自宋玉以下,全本《襄陽耆舊記》,見《渚宮故事》三,《禦覽》三百九十九亦節引,與《高唐賦》有異。《寰宇記》,陽雲臺,高一百二十丈,南枕長江。《吳船錄》,陽臺在巫山來鶴上。又雲,自巫峽三十五裏,至神女廟。《元一統志》,神女祠,唐儀鳳元年置。則非故廟矣。而《隋志》甑山縣有陽臺山。《寰宇記》亦謂陽臺廟在汊川縣南二十五裏,今誤傳在巫峽中,縣令裴敬為碑以正之。其閒首尾一百六十裏,-2834-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疏:會貞按:此三句鈔變盛弘之《荊州記》文。引見《寰宇記》。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疏:朱脫或字,趙據《禦覽》增,戴增同。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閒千二百里,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疏:趙以改似,雲:《寰宇記》引此作加。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檉柏,疏:趙雲:《禦覽》檉作怪。全、戴改怪。會貞按:宋本《禦覽》作檉。懸泉瀑布,飛其閒,清榮峻茂,疏:朱榮訛作滎,戴、趙改。良多趣味。朱《箋》曰:舊本作趣謂。會貞按:《禦覽》作雅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疏:朱屬作屢,《箋》曰:《世說[按《黜免》。注》引《荊州記》作屬引清遠。全、趙、戴改。會貞按:《禦覽》作屬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疏:會貞按:《禦覽》作入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疏:會貞按:自三峽七百里中以下,盛弘之《荊州記》文,引見《禦覽》五十三。又《類聚》九十五引《宜都山川記》,載一歌曰,巴東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江水又東逕石門灘。疏:朱此八字訛作《經》,戴改《注》,全、趙同。守敬按:陸游謂石門灘為天下之至險。在今巴東縣東,中有巨漩。灘北岸有山,山上合下開,洞達東西,緣江步路所由。疏:守敬按:《通典》,巴東縣有石門山。《寰宇記》,石門山在巴東縣東北三十五裏,山-2835-有石徑,深若重門。《輿地紀勝》引《圖經》以為石門關在今巴東縣東北。劉備為陸遜所破,走逕此門,疏:朱走作是,《箋》曰:謝雲,一作走。戴、趙改。追者甚急,備乃燒鎧斷道。疏:守敬按:《蜀志·先主傳》,章武元年,帥諸軍伐吳。二年,陸遜大破先主軍於夷道猇亭,先主由步道還魚復。《吳志·陸遜傳》,備遁,燒鎧斷後。孫桓為遜前驅,奮不顧命,斬上夔道,疏:朱《箋》曰:《吳志》作兜道。何焯雲:夔字是也,史誤文。截其要徑,備踰山越險,僅及得免,忿恚而歎曰:吾昔至京,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於此。疏:守敬按:《吳志·孫桓傳》文。遂發憤而薨矣。疏:守敬按:《蜀志·先主傳》,章武三年四月,殂于永安宮。距敗歸僅數月耳。:《經》 又東過巫縣南,鹽水從縣東南流注之。

補,一、巫縣,今重慶巫山縣。巫山縣戰國為楚國巫郡。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改置巫縣。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析巫縣置北井縣。三國蜀漢章武二年(222年),縣境屬吳國宜都郡。吳孫休永安三年(260年),分宜都郡置建平郡,治巫縣。西晉,泰始四年(268年),隸屬巴東郡。隋開皇三年(583年),改巫山縣,屬建平郡。巫山在縣東,也稱巫峽,縣因以為名。巫山以上古唐堯時代巫鹹(堯帝的禦醫)而得名。唐至明,巫山縣建制沒有變化。清康熙九年(1670年),大昌縣併入巫山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1217日,成立四川省巫山縣人民政府。1997628日,巫山縣劃歸重慶直轄市。大巴山、巫山、七曜山三大山脈交匯於巫山縣境內,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最低海拔73.1米,最高海拔2680米。

二、鹽水大寧河發源於陝西省平利縣南大巴山界龍竹壩,流逕巫溪縣高竹鄉、易溪鄉、徐家鎮、白鹿鎮荊竹峽、大河鄉西溪河水出凍耳坪、寧廠鎮後溪河、城廂鎮熊家河;巫山龍溪鎮花台鄉、大昌鎮(滴翠峽、巴岩河)、雙龍鎮(巴霧峽、平定河、楊家河)。大寧河於巫山縣巫峽鎮(龍門峽)江東村箜篌沱入長江。大寧河小三峽是龍門峽、鐵棺峽和滴翠峽的統稱,小三峽南起巫山縣,北至大昌古城,全長約60公里。出龍門峽,名銀窩灘、鐵棺峽。鐵棺峽長約10公里。有24具黑棺。小三峽中最長滴翠峽。滴翠峽長約20公里。有赤壁山、關門岩、鎖關。

三、鄂西天然鹽泉有三處,巫溪寶源山鹽泉(大寧鹽場)、彭水鬱山鎮伏牛山鹽泉、湖北長陽縣清江鹽泉。寶源山是中國最早的鹽泉之一。巫溪寶源山鹽泉(大寧鹽場)曾是最早的中國富庫。整個鹽場上下長5裡,場上人來人往,河上百舸爭流,形成了萬灶鹽煙的奇觀。 整個漢中盆地、兩湖盆地、四川盆地、鄂西地區等的食鹽,都要大寧鹽場供應。甯廠鎮在古時是一個大城市。最繁盛時,成為一萬四千餘人口的市鎮,四方商旅薈萃雲集,大約有10萬人以鹽業為生。大寧鹽場四周崇山峻嶺,當地人稱猿猴也難攀登。巫鹽最早出川,是勤勞的巴人沿著狹小險要的山道,翻越秦嶺後背出去的。巴人開闢了4000裡鹽運山道。巫鹽運往鄂西和陝南一帶的山道,在崇山峻嶺中已有8條鹽道大路,當地人稱這些道路為秦楚大道。同時還開闢了四百里鹽運水道。大寧河是長江中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巫鹽便借助它從鹽場至巫山,再由長江順流而下,或逆流而上,運往全國各地。第三條是三百里引鹽棧道。巴人沿大寧河岸邊,鑿修成300裡左右長的棧道,巫溪鹽泉沿大寧河直下巫山。遠古巴人壟斷了人類必須品食鹽,鹽稱作鹽巴。《山海經》西南有巴國。巫鹹國與鹽頗有淵源。巴人鹽業僅次於巫鹹國

巫縣故城。今重慶巫山縣治巫峽鎮。巫城今巫山縣城,此“故城”酈氏所指即巫峽鎮。漢立北井縣,治巫溪縣城廂鎮,在今巫山縣北。夔子熊摯先居巫山,後徙秭歸,所以稱巫峽鎮曰“故夔國也”。聖泉(孔子泉)。今重慶巫山縣城東部的聖泉街,又名聖泉、孔子泉。《山海》[《中次十一》]經,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臺之漿也。新崩灘。今湖北省秭歸縣新灘社區。大巫山孟塗。今川鄂巴地夏後啟之臣,名字孟塗,即夏臣,掌管司法,在巴地。丹山,今湖北神農架木魚寨小當陽太陽岩山。其翼附群山,竝槩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神孟塗所處。《山海經》曰:夏後啟之臣孟塗,是司神于巴。守敬按,今本《山海經》脫此巴字。巴人訟于孟塗之所,其衣有血者執之。是請生居山上,在丹山西。守敬按,《海內南經》文。

補,一、大巫山,指巫山山脈。位於渝鄂交界區,自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綿延40餘公里,北與大巴山相連,主峰烏雲頂海拔2400米。巫山山脈是中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界線,西為四川盆地,東為長江中下游平原。《山海經·大荒經》 “大荒之中有山……巫山者。《大荒南經》巫山西面有黃鳥,有不死之藥,黃鳥也懂得巫術,用玄蛇做道具。《山海經》四次出現巫山,晉代郭璞對《山海經》的注解說:巫山,山名,在今建平巫縣。《辭海》巫山,在重慶、湖北兩省邊境,北與大巴山相連。《巫山縣誌》巫山山脈矗立東南,為渝鄂界山。達湖北鹹豐,東入巴東,西進奉節。山脊海拔1500-2500……縣境1500米以上的山峰35座。

二、孟塗,山海經夏後啟之臣日孟塗,是司神于巴。巴人訟于孟塗之所。即夏臣,掌管司法,在巴地。三,丹山,今湖北神農架木魚寨太陽岩,南即屈原所說,“帝高陽之苗裔”,今興山高陽鎮,西即大巫山。丹山。今湖北神農架木魚寨(鎮)小當陽(小丹陽)之太陽岩山即丹山。《注》郭景純雲:丹山在丹陽,屬巴。守敬按,今本《山海經》誤以郭《注》為《經》文,又誤巴作居,當據此訂正。丹山當在今歸州境,或謂在今巴東縣西,非也。丹陽城見下。補,守敬按,丹山當在今歸州境,或謂在今巴東縣西,非也。楊指“丹山”不在今巴東縣西。“丹山”也不在今歸州境。是。神農架板壁岩傳為華夏始祖神農炎帝采藥、療民之地。所謂 “架木為梯,以助攀援架木為屋,以避風雨架木為壇,跨鶴升天。炎帝功績有八:訓牛以耕,焦尾五弦,積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創農耕,搭架采藥,日中為市,穿井灌溉。1997年主峰南麓小當陽建神農祭壇。神農架分屬近州郡縣管轄,三國至隋初設綏陽縣,清代隸屬湖北省鄖陽府房縣及宜昌府興山縣。

丹山西即巫山之臺。巫山三台之一。一、楚陽臺即古陽臺,在巫山城北約二裡的高邱山,一名高都山上,台高一百丈,半山有“觀”,名叫高唐觀,廟已廢。巫山陽臺高唐,因楚宋玉作《高唐賦》而名始傳。二、授書台,位於巫山十二峰的飛鳳山麓,瑤姬向大禹授天書於此平臺得名。三、斬龍台,位於巫山縣西部長江南岸的錯開峽黛溪鎮。傳大禹治水鎖龍之處。楚陽臺、陽雲臺、高唐觀、朝雲廟,均為此巫山之臺。

“丹山西”指神農架板壁岩小當陽太陽岩山之西。《注》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守敬按,《山海經》言,孟塗所居之山,在丹山西。酈氏謂丹山西即巫山。故直定巫山為孟塗所處,而今本郭《注》雲,今建平郡丹陽城,秭歸縣東七裏,即孟塗所居,與《經》不合,疑是後人羼入,當以酈說為正。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臺。守敬按,《渚宮故事》、《禦覽》引《襄陽耆舊記》並作巫山之臺,又與《注》合。精魂為草,實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姬。《楚辭》所謂巫山之陽高邱之岨。守敬按,《渚宮故事》引《襄陽耆舊記》精魂為草,摘而為芝,媚而服焉,則與夢期,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姬。《禦覽》引亦有媚而服焉四句,姬與上芝、期為韻。其下文又雲,妾在巫山之陽,高邱之岨,旦為行雲,云云。趙氏未覩《襄陽耆舊記》全文,故有改姬作岨之失。戴亦為所惑。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早視之,果如其言,故為立廟,號朝雲焉。守敬按,自宋玉以下,全本《襄陽耆舊記》,見《渚宮故事》三,《禦覽》三百九十九亦節引,與《高唐賦》有異。《寰宇記》,陽雲臺,高一百二十丈,南枕長江。《吳船錄》,陽臺在巫山來鶴峯上。又雲,自巫峽三十五裏,至神女廟。《元一統志》,神女祠,唐儀鳳元年置。則非故廟矣。而《隋志》甑山縣有陽臺山。《寰宇記》亦謂陽臺廟在汊川縣南二十五裏,今誤傳在巫峽中,縣令裴敬為碑以正之。補,一、宋·范成大《吳船錄》八天遊陽雲臺(巫山神女峰)至平善壩(今長江三峽大壩壩址),第九天游枝江縣即今宜都枝城鎮,第十天遊沙市,共十天。神女廟乃在諸峰對岸小岡之上,所謂陽雲臺、高唐觀,人雲在來鶴峰上,亦未必是。神女之事,據宋玉賦雲以諷襄王,其詞亦止乎禮義,如“玉色頩以赬顏”之語。餘嘗作前後《巫山高》以辯。今廟中石刻引《墉城記》:瑤姬,西王母之女,稱雲華夫人,助禹驅鬼神,斬石疏波,有功見紀,今封妙用真人,廟額曰凝真觀,從祀有白馬將軍,俗傳所驅之神也。二十裏,至東奔灘。二、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臺。季女,《侯人》詩毛傳雲:季,人之少子也;女,民之弱者。鄭玄箋,季女為幼弱者。瑤姬,巫山神女。居於巫峽一帶的神女。《巫山縣誌》稱其為南方天帝赤帝(炎帝)之女,未嫁而死,葬於巫山之陽,遂為巫山之神,精魂化為靈芝 。《墉城集仙錄》稱其為西王母之二十三女,將其納入道教體系。戰國楚宋玉《高唐賦》稱先王(懷王)游高唐在白天夢見女神願薦枕,神女臨去時稱自己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後宋玉《神女賦》敘楚襄王夜夢神女得見神女之美豔絕倫及神女潔身自持而拒絕楚襄王求愛之事。

巫峽首尾一百六十里。古里縮於今。瞿塘峽,位於重慶奉節縣境內,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巫峽,位於重慶巫山縣和湖北巴東縣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五公里。西陵峽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長6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辭海》三峽全長193公里,其中,狹穀90公里,寬穀103公里。《注》其閒首尾一百六十裏,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會貞按,此三句鈔變盛弘之《荊州記》文。引見《寰宇記》。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閒千二百里,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檉柏,會貞按,宋本《禦覽》作檉。懸泉瀑布,飛潄其閒,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會貞按,《禦覽》作雅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會貞按,《禦覽》作屬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會貞按,《禦覽》作入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會貞按,自三峽七百里中以下,盛弘之《荊州記》文,引見《禦覽》五十三。又《類聚》引《宜都山川記》,載一歌曰,巴東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

補,一、略無闕處,闕通缺,空缺。二、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午夜,看不見太陽和月亮。三、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閒千二百里,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襄陵,夏天水位漲至丘陵。沿泝,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意思。王命急宣,有時遇到皇帝有命令需要緊急傳達,早晨就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間相距了一千二百多裡,即使騎上飛奔的快馬駕著疾風,也不如水流快。

江陵,又名荊州城。今為荊州市和荊州區人民政府所在地,位於湖北省中部偏南,南通湘粵,稱七省通衢。 禦風,禦,抵擋,通禦。《說文》使馬也。駕駛車馬。《莊子·逍遙遊》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蘇軾 《前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不以疾,又作不為疾,不如、不比。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檉柏,湍,急流,急流的水。巘,大山上的小山,讀岩。檉柏,檉,耐鹼抗旱,適造防沙林,亦稱三春柳、紅柳。 柏,常綠喬木,葉鱗片狀,結毬果,有扁柏、側柏、圓柏、羅漢柏等多種。木質堅硬,紋理緻密。可供建築及製造器物之用。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衣裳” 巴東俗話“yīshang”。《離騷》屈原賢姊女嬃嬋媛詈餘。《楚辭·離騷》女媭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女媭,亦作女須 ” 屈原之姐。後世以為姊的代稱。嬋媛,眷戀,引申為親族的眷戀。詈,《說文》罵也。此指斥責對屈原的不平。屈原懷石,秭歸屈原親族聲援而招其魂歸,故曰秭歸。《注》袁山松曰: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喻令自寬全。鄉人冀其見從,因名曰秭歸,會貞按,《禦覽》一百六十七引袁山松《記》,屈原此縣人,既被流放,忽然暫歸,其姊亦來,因名其地為秭歸。此《注》分引流放二句於後歸鄉縣下,而此引姊事較詳,蓋山松《記》全文也。即《離騷》所謂女嬃嬋媛以詈餘也。會貞按,《離騷》,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王逸《注》,女嬃,屈原姊也。《說文》賈侍中說,楚人謂姊為嬃。補,《離騷》是屈原的自傳。淮南王安稱《離騷傳》,太史公稱“蓋自怨生”,忠而被謗曰怨,竭忠盡智曰生。劉勰“不有屈原,豈見《離騷》” ?王逸稱《離騷經》,“經”者人生之逕也。朱熹說自從屈原作了《離騷》,南方文士師法其風格,以表屈子千古之前的隠衷。王國維說屈原“必通南北之驛騎而後可斯,即屈子其人也”,又說甲骨文蔔辭通《離騷》和《天問》千古之辭,都是把屈原《離騷》看作研究屈原生平的第一手材料。楊守敬于《楚辭章句》十七卷,說“莫古於是本”,可謂高也。而屈原提出“民之多艱、民各有所樂”的價值觀,又為屈原精神所永存!《離騷》第一部分,從懷王歸葬百里洲寫起,敘述出生、入宮、成言、民生、嫉妒、聖厚、修能、護葬等與懷王三十六年的細節生活,初步表達屈原忠君愛國善民的思想,為全篇奠定主題基調。第二部分,借女媭之口彰顯屈原的正直與清白,闡述屈原忠君愛國善民的主題思想。第三部分,借占卜師靈氛之口,宣傳屈原求全完美的理想主義思想。無法實現的求全思想,唯有“占卜師”的哲學思想可以左右逢源。這也符合楚國“十巫”文化的精神,於是最後選擇老巫師彭鹹的不歸路。這一部分,尤其紀述君臣年歲,一個壯志未酬36歲而客死他國,一個“扶壯”56歲因君亡國破而被迫走彭鹹之道,君臣“抑志”,屈原最後懷乎“故都”、“美政”、“國人”而不可知,點明“尊君愛國善民”美政的治國理想沒有實現,不得已只好已矣哉!以此可見,《離騷》經擬于懷王死,而成于楚國亡。

秭歸縣城歸州東北數十裏屈原舊田宅。在歸州東北六十裏。《注》縣東北數十裏,有屈原舊田宅。雖畦堰縻漫,猶保屈田之稱也。會貞按,《名勝志》,屈原宅有二,一在歸州東北六十裏,即三閭鄉也,有玉禾田,相傳屈原所種禾,色如白玉,故名。補,屈原故里在秭歸縣三閭鄉樂平裡。從香溪鎮出發,沿香溪公路北行至賈家店下車,然後過香溪河,徒步穿過七裡峽幽谷,便是樂平裡。這裡有關屈原的名勝古跡和傳說特別多。屈田,在歸州東北六十裏,即三閭鄉也,包括今興山高陽鎮、建陽坪、杉樹坪、鄭家灣及今秭歸縣屈原廟、五指山、屈原鎮。

秭歸縣縣北一百六十裏屈原故宅樂平裏。今湖北秭歸落腳坪。《注》縣北一百六十裏,有屈原故宅,累石為屋基,名其地曰樂平裏。會貞按,《名勝志》,屈原宅一在歸州東百里,即平樂宅,平樂為樂平之誤。《輿地紀勝》亦稱樂平裏,可證。補,秭歸縣境南北一百六十裏,秭歸縣境西東一百裏,是樂平裏的座標點。樂平裏俗稱落腳坪。《楚辭》多稱平樂,兩存。

女嬃廟。樂平裏即屈原故宅,東北六十裏,在今興山縣故高陽鎮東女兒灣。建陽坪東南有廟嶺屈原村。今秭歸縣有屈原宅、女須廟,擣衣石猶存。《注》宅之東北六十裏,有女嬃廟,擣衣石猶存。會貞按,《續漢志·注》引《荊州記》自縣北至有女嬃廟同,是《注》本盛說。《類聚》六、《禦覽》並引庾仲雍《荊州記》,秭歸縣有屈原宅、女須廟,擣衣石猶存。則此又本庾說也。《一統志》引《元和志》,屈原宅在興山縣北三十裏。在今縣北,女嬃廟在縣東北。

熊繹始國秭歸。今湖北興山高陽鎮南至秭歸。高陽鎮屬移民遷建集鎮,西漢明妃王昭君的出生地,北宋端拱二年 (989)建高陽鎮(今改名昭君鎮)。《注》故《宜都記》曰:秭歸蓋楚子熊繹之始國,守敬按,《括地志》亦雲,歸州巴東郡東南四裏,楚子熊繹之始國也。本此為說。詳見下。補,一、巴東郡東南四裏信陵鎮,地處巴東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恩施自治州唯一的港口鎮。二、史記·楚世家》熊繹,羋姓,熊氏,名繹,顓頊後裔,熊繹的曾祖父鬻熊侍奉周文王。《左傳·昭公十二年》熊繹的祖父熊麗、父親熊狂亦侍奉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在位時,感念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時期,大臣們輔佐朝政的功績,於是提拔他們的後代,將鬻熊的曾孫熊繹封在南方蠻荒之地,賜給他土地僅有五十裡的子爵爵位,建立楚國政權,居於丹陽。前1006年,熊繹去世。其子熊艾繼任楚國國君之位。後世丹陽文化有湖北秭歸說、安徽當塗說、枝江說、河南丹淅說。三、全雲:按既曰熊繹之始國,則非熊摯附庸所居矣,自相參辰,何也?補,熊繹始國在前1006年後,熊摯附庸在前634年前。全氏時王國維甲骨文天乾地支尚未破譯。參、辰,二星宿名,此出彼沒,不同時出現。參星酉時出於西方,辰星卯時出於東方。參與辰,卯與酉相對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立。

屈原之鄉里。屈原村(樂平裡)位於秭歸縣西北邊境,與秭歸縣屈原鎮仙女坪村、北峰村、鳳凰溪村以及興山縣峽口鎮接壤。海拔高程從175米至1800米,是三峽庫區移民村。《注》而屈原之鄉裏也,原田宅於今具存,守敬按,明抄本作原田宅。《名勝志》引此同。指謂此也。

舊州北對丹陽城。今湖北秭歸歸州(丹陽城)與舊州隔江相對。《注》江水又東逕一城北,守敬按,江水過秭歸縣南,則秭歸城在江北,又東逕此城北,則此城在江南,截然兩城,趙增其字,則與秭歸混。戴增一字為是。在今歸州東南。其城憑嶺作固,趙刪其字。二百一十步,夾溪臨穀,據山枕江,北對丹陽城,趙陽作楊。城據山跨阜,周八裏二百八十步,東北兩面,悉臨絕澗,西帶亭下溪,南枕大江,險峭壁立,信天固也。補,《水經注疏·三峽注補》舊州鎮在舊州河入長江處,古舊州,北對歸州鎮。《秭歸縣地名志》歸州鎮江南岸有舊州城,為歸州故城,又名千戶所、所堂坪、鎖場坪。西北600米為楚王城東濟門,中有楚王井。《宜昌地區簡志》端平三年,徙治江南。嘉靖四十一年徙還江北舊治。在江南設治326年。《湖北建制沿革》秭歸古丹陽先在江南後徙江北。

楚子熊繹始封丹陽之所都。今湖北秭歸縣歸州(丹陽城)與舊州隔江相對。《注》楚子熊繹始封丹陽之所都也。守敬按,《史記·楚世家》,成王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正義》引《輿地志》,秭歸縣東有丹陽城,周迴八裏,熊繹始封也。《輿地紀勝》,丹陽城在秭歸東三裏,今屈沱楚王城是也,北枕大江,周十二裏。又引《元和志》,在秭歸東南七裏。陸遊《入蜀記》,楚王故城,在山谷閒,城中無尺寸土。在今歸州東。《地理志》以為吳之丹陽,論者雲:尋吳楚悠隔,繿縷荊山,無容遠在吳境,是為非也。會貞按,《左傳·昭十二年》,子革曰,我先主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趙雲:觀子革僻處荊山之語,則枝江為近。酈氏故辭而闢之。會貞按,《續漢志》,枝江有丹陽聚。《史記·楚世家·集解》徐廣曰,丹陽在南郡枝江縣。《正義》,潁容《三傳釋例》雲,楚居丹陽,今枝江縣故城。與秭歸之說異。《通典》又謂熊繹初都丹陽,在秭歸,後徙枝江,亦曰丹陽。《寰宇記》引《郡國志》同。趙氏蓋以枝江尤密邇荊山,故舉以為說,不知與本《注》不相應也。補,一、《水經注疏·三峽注補》丹陽城在秭歸東三裏,今屈沱楚王城是也。屈沱今屈原沱,楚王城長江北岸。屈原投汨羅,神魚托屍至此,女須、麼姑、鄉親合力安葬屈原衣冠塚于此,修屈原廟,自此每年端午節賽龍舟投角黍粽子,以示紀念。秭歸東南七裏。陸遊《入蜀記》,楚王故城,在山谷閒,城中無尺寸土。在今歸州東。《辭海》丹陽在今秭歸東南,周成王封熊繹于楚蠻、居丹陽即此。後世稱西楚。《湖北建制沿革》丹陽古城在秭歸大江之南,後徙江北。二、《地理志》以為吳之丹陽,此是班固誤記。吳丹陽作丹楊,酈道元雲:尋吳楚悠隔,繿縷荊山,無容遠在吳境,是為非也。因此否定丹陽吳說之辭。三、湖北秭歸歸州丹陽(前740-690年),共52年,一任王羋熊通。四、江陵丹陽(郢都,前690-504年)共187年,二任王羋熊貲。五、湖北枝江丹陽(前433-278年)共156年,沮中郢都(考古發掘楚王城),十四任王羋熊章。參見《水經注疏·三峽注補》引臺灣柏楊《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六、楚世系:季連…羋鬻熊--羋熊狂(麗)--羋熊繹。楚子羋熊繹--熊艾--熊黵 --熊勝。熊楊 --熊渠 --熊康。熊延( 執疵)--熊勇(前847--838年在位)弟羋熊嚴(前838--828年)--熊霜(前828--822年)弟羋熊絢(前822--800年)---羋熊咢(前800---791年)--若敖(羋熊儀前791--764年)---霄敖(羋熊坎前764--758牟)--蚡冒(羋熊昫前758-741年)其弟武王(羋熊通前741--690年)--文王(羋熊貲前690-675年)--杜敖(羋熊艱前675--672年)其弟成王(羋熊惲前672--626年)--穆王(羋商臣前626--614年)--莊王(羋侶前614--591年)--共王(羋審前591---560年)--康王(羋昭前560--545年)--郟敖(羋員前545---541年)之叔靈王(羋圍前541---529年)初王(羋比前5294月至5月)弟平王(羋棄疾又名羋熊居前529--516年)--昭王(羋軫母秦女前516489年)--惠王(羋章前489年-前432年)--簡王(羋仲前432408年)--聲王(羋當前408402年)--悼王(羋疑前402-381年)--肅王(羋臧前381370年)弟宣王(羋良夫前370-340年)--威王(羋商前340-329年)--懷王(羋愧前329—299年)--頃襄王(羋橫前299264年)--考烈王(羋完前264---238年)幽王(羋悍前238--228年)--哀王(羋猶又名羋郝前228.2---228.3年)--楚王(羋負芻前228223年)。楚成王三十八年滅夔(今湖北秭歸東),並伐宋。楚穆王(?—前614)熊氏,名商臣。前625一前614年在位。死後葬于楚都之西(枝江縣西二十裡長樂鄉)。楚昭王,進吳發病,死于城父。楚昭王墓葬今湖北當陽縣,又名昭丘。墓高七米,林木蔥翠。傳世有銅器“昭王之鼎”與“邵三之諻簋”,為其母所作之器。楚肅王蜀伐楚,取茲方(今湖北松滋),楚築扞關,今湖北宜昌西以拒之。楚肅王死後無子,由熊良夫繼位,為楚宣王。楚宣王遣師西侵巴地(四川重慶以東巴國東南)。楚威王(?—前329)盡取吳故地。越朝服于楚。三十六年(前333年),齊田嬰(號靖郭君,齊相,齊威王少子)欺楚,王伐齊,令齊必逐田嬰。田嬰使張醜說王,乃止。四十年(前329),卒。子熊槐立,是為懷王。楚懷王(前331—前296年)戰國楚國國君,威王子,繼威王而立。前329—前299年在位。威王卒,魏聞楚喪伐楚,取陘山(今河南漯河東)。周顯王四十六年(楚懷王六年,前323),秦相張儀會齊、楚大臣于齧桑(今江蘇沛縣西南),以拉攏齊、楚,向魏進攻。王使柱國昭陽將兵伐魏,破襄陵(今河南睢縣),取八邑。又移兵攻齊,陳軫以畫蛇添足說昭陽引兵而去。周慎王三年(前318),公孫衍發動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攻秦。推王為縱約長。其後,誤信張儀之言,為秦給商於之地六百里所誘,不能堅持聯齊制秦的對外政策,與齊絕交。後索地不成,先後與秦戰於丹陽(今河南丹水北岸)、藍田(今陝西藍田西),為秦所敗,失去大片國土。後又遭齊國攻擊,國勢日衰。時而靠秦,時而靠齊。前299年,楚懷王再次受騙,入秦被扣,最終死于秦。在位期間,曾乘越國內亂,攻滅越國,設立江東郡。楚頃襄王(?—前263)名橫。楚懷王子。前298—前263年在位。為太子時,曾入秦(都城在今陝西鹹陽)作人質。後逃歸楚都郢(今湖北當陽季家湖楚城)。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年),為聯齊(山東淄博)抗秦,入齊為人質。次年,楚懷王受騙入秦而被扣。他在齊國的要脅下,答允割讓楚國東境地五百里給齊,才被釋放回國,立為楚君。即位時,齊國派人索要“東地”。他一面答應獻地,一面派楚軍守衛,同時派人去秦求援。進攻東地的齊軍發現秦軍援楚,乃退兵。頃襄王七年(前292年)娶秦女為妻,向秦求和。秦軍又大舉向楚進攻,一路攻佔黔中(今湖南西部及貴州東北部),一路攻佔鄢(今湖北宜城東南)和西陵(今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前278年(頃襄王二十一年),秦軍破郢(今湖北當陽季家湖楚城)。頃襄王二十七年(前272年),遣太子完去秦都鹹陽為人質,太子完逃回楚國立為楚考烈王。《戰國策》說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春申君娶趙人李園之妹李嫣。李嫣有身孕後,獻于考烈王,生子被立為太子,即楚幽王。楚令尹子庚墓,墓址在河南淅川倉房鎮嚴寺下寺附近.共出土包括青銅禮器、樂器、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玉飾、骨器、料器等器物共計6098件。

楚之先王陵墓。《史記》楚子熊繹始國。熊繹墓在秭歸縣。秭歸縣東有丹陽城。2001年香溪鎮更名為歸州鎮。“縣東”即今屈原鎮。《注》又楚之先王陵墓在其閒,蓋為徵矣。會貞按,本篇上卷江水又東逕故陵北,江側有六大墳。庾仲雍曰,楚都丹陽所葬。又《括地志》,熊繹墓在歸州秭歸縣。又《劍南詩槁》,歸州光孝寺後有楚塚,近歲或發之,得寳玉劍佩之類。補,一、長江南岸雲陽縣故陵鎮的江邊有一個大土包,當地居民世代相傳這正是楚王陵所在。考古鑽探經過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努力,只找到小型墓葬,沒有發現有重大考古價值的楚王陵。奉節上關遺址盜掘者留下3000個盜洞調查試掘,三峽淹沒區專家發現60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和古生物化石地點、8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古代巴人的遺址和墓地、470處漢至六朝的遺址和墓地、6處古代枯水題刻和數十處宋代以來的洪水題刻組成的舉世罕見的古代石刻水文記錄長廊、2處東漢石闕題刻和數十處唐以後的摩崖造像、碑碣、摩崖詩文題刻,發現近300處明清建築物,包括廟祠、民居、橋梁等。二、《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楚子熊繹之始國也。又熊繹墓在歸州秭歸縣。《輿地志》雲秭歸縣東有丹陽城。《劍南詩稿》陸遊詩詞全集,共八十五卷,收錄詩詞九千三百四十四首。《憩歸州光孝寺寺後有塚近歲或發之得寶玉劍佩》陸遊作:秭歸城畔蹋斜陽,古寺無僧晝閉房。殘佩斷釵陵穀變,苫茆架竹井閭荒。虎行欲與人爭路,猿嘯能令客斷腸。寂寞倚樓搔短髮,剩題新恨付巴娘。屈原鎮地處長江西陵峽的牛肝馬肺峽和兵書寶劍峽之間,地跨長江南北兩岸,與三峽大壩眺望可及,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的誕生地,是聞名中外的兩大地質災害--新灘大滑坡和鏈子岩工程治理所在地,轄新灘、西陵峽、鏈子岩、長江、龍馬溪、天龍、鋪坪、漆樹坪、仙女坪、屈原、北峰、鳳凰溪、九嶺頭12個村,1個居委會。兵書寶劍峽位於西陵峽上段,西起香溪水府廟,東至新灘上灘沱,全長5公里。《歸州志·山水》香溪又東流三裡為兵書峽,又名白狗峽。峽南石壁中折,廣五尺,相傳有神力關鎖,歷久不墜,謂之鎖山。峽北石壁一孔相傳為諸葛武侯藏兵書處,望之若書卷然。兵書寶劍峽在江北,白狗峽在江南。一疊兵書即兩副懸棺。牛肝馬肺峽位於兵書寶劍峽東段,西起新灘鳳凰嘴,東至茅坪煙家洞,全長4.5公里。牛肝和馬肺其實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鈣沉積形成的鐘乳石,有西陵峽縴夫謠唱到:怪石生來此肝肺,儼然懸掛碧雲端。千年陰雨淋未朽,萬載烈日曬不幹。船中過客頻相顧,隔岸漁翁仔細觀,老鷹為它空展翅,欲待充饑下嘴難。如今牛肝還完整,而馬肺則在清光緒二十六年被英國軍艦轟掉了下半部,使馬肺殘缺不全。屈原故里舊稱樂平裡,近稱三閭鄉屈原鄉,屈坪,落腳坪。樂平裡香爐坪,就是屈原誕生的地方。傳說屈原有故宅在香爐坪。樂平裡是一個山間小盆地,有屈坪河與響鼓溪在此匯注,東面伏虎山,西臨王寨山,南望九嶺頭,北倚天池山,鐘靈毓秀,至今尚存有屈原廟、讀書洞、吟詩台、照面井等遺址。相傳為屈原少時讀書、梳理整裝的地方。屈原誕生地在明代和清康熙四十二年建有兩座屈原廟,因年久失修,均廢。新建屈原廟為磚木結構,由山門、配房、大殿組成。青瓦粉牆,彩繪淡雅素淨,立有《重修三閭屈原廟記》碑文。1971年發掘宜昌前坪戰國楚墓遺址、1981年發掘秭歸官莊坪春秋遺址、1981年發掘秭歸柳林溪春秋戰國遺址。

夔城《歸州志》秭歸周為夔子國。夔子城、州南十裡春秋夔子之國。夔子城是夔子國的國都。夔子國早期治所在巫山縣東巫城,後遷至秭歸,建都夔子城,其遺址在今已淹沒秭歸縣香溪鎮江中。《注》江水又東南逕夔城南。會貞按:《輿地紀勝》引此,東下無南字。《寰宇記》,夔子城在秭歸縣東二十裏。《名勝志》,地名夔沱,在今歸州東。城跨據川阜,周迴一裏百一十八步,西北皆枕深谷,會貞按,《名勝志》引亦作皆,蓋謂西、北兩面俱枕深谷耳,與上東北兩面悉臨絕澗同,改皆作背,失之。東帶鄉溪,會貞按,非也。夔城在江北,東帶鄉溪,則此溪自在江北。下鄉口溪則在江南,安得混而為一?《名勝志》,歸州東鄉溪一名香溪,今香溪自興山縣南流入江。南側大江。城內西北角有金城,東北角有圓土獄,西南角有石井口,徑五尺。會貞按,《名勝志》,夔子城內有楚王井。補,東帶鄉溪,香溪古名鄉溪。香溪城古名夔城。夔子國,今秭歸縣香溪古名夔城,即夔子從巫山遷到秭歸的駐地。

熊摯始治巫城後世復移此。湖北秭歸歸州丹陽(前740-690年),共52年,一任王羋熊通。熊摯家族始治巫山(鹽產)後徙秭歸歸州香溪鎮。《注》熊摯始治巫城後復移此,會貞按,《輿地紀勝》引此作復,今訂。蓋夔徙也。守敬按,《寰宇記》夔子城亦稱為夔子所都,蓋初封於彼而滅於此。《輿地紀勝》引《寰宇記》,接引此文,知酈言夔徙,必有所徵,故從其說。全氏以今存之書無考,遽駁之,何耶?《春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楚令尹子玉滅夔者也。會貞按,《左傳》,楚成得臣滅夔。杜《注》,成得臣,令尹子玉也。僖二十六年滅夔,已見上,此複。服虔曰:在巫山之陽,秭歸歸鄉矣。會貞按,《史記·楚世家·集解》引服說,有山字,惟脫一歸字。補,熊繹始國在前1006年後,熊摯附庸在前634年前。熊渠前877死,熊渠三子(句亶王熊毋康、鄂王熊摯紅、越章王熊執疵)的嗣位問題,熊延( 執疵) 876--847年在位。熊勇(前847--838年在位)。《春秋經·僖公二十六年》前634年,楚人滅夔,以夔子歸。《正義》引《樂緯》熊渠嫡嗣曰熊摯,有惡疾,不得為後,別居於夔,為楚附庸,後王命曰夔子也。成得臣、鬬宜申帥師滅夔在前634年,相距213年。則所滅之夔子歸,是熊摯的後世,改國姓夔、名子歸,亦羋子歸,秭歸之源出也。宜昌萬福堖西周遺址即丹陽聚,出土可證周楚人活動痕跡。“楚季寶鐘”當在周晚。

歸鄉縣故城。南朝宋423,分秭歸置歸鄉縣。酈氏指舊州為故城。《注》江水又東逕歸鄉縣故城北。守敬按,東晉置縣,屬建平郡,宋、齊因,梁徙廢。在今歸州東。袁山松曰:父老傳言,原既流放,忽然暫歸,守敬按,暫、蹔同。鄉人喜悅,因名曰歸鄉。抑其山秀水清,故出儁異,地險流疾,故其性亦隘。《詩》雲:惟嶽降神,生甫及申,守敬按,《大雅·嵩高》篇文。信與!守敬按,《禦覽》但引山松《記》流放二句,見前。餘謂山松此言,可謂因事而立證,恐非名縣之本旨矣。補,一、崧,豎排本,排成山松,作袁松。趙雲,袁松即袁山松,《晉書》有傳。《謝安傳》作袁崧,終當以山松為是。二、歸鄉縣故城北,指舊州河入長江之舊州城,在長江右岸。歸鄉縣,守敬按,東晉置縣,《湖北建制沿革》歸鄉縣,景平元年(南朝宋皇帝宋少帝劉義符年號423424八月),分秭歸置,本東晉元帝省建始縣所立,不在晉建平郡八縣之列。北周歸鄉曰樂鄉,隋樂鄉曰巴東。疏“今歸州東”,當是指鄉溪(香溪)東,略異。三、戰國稱歸鄉。《永初山川記》歸鄉縣有白狗峽,形影起伏如狗。《荊州記》歸鄉縣有屈原宅、女嬃廟、擣衣石猶存。《太康地志》秭歸有歸鄉,故夔子國,楚滅之,而無歸鄉縣,何志所言非也。《巴東縣誌》南朝宋景平元年(423)置歸鄉縣,北周改名樂鄉,隋開皇十八年(598)更名巴東,唐隸山南東道歸州。四、《詩經·崧高》尹吉甫贊申伯詩:崧高維嶽,駿極於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甫,甲骨文字形,象田中有植物生長之形。甫通父。對男性長輩的通稱。申氏,夏朝四嶽之後被封于,部落聯盟首領就叫做

:《經》又東過夷陵縣南。

補,夷陵縣,夷陵位於風景秀麗的湖北宜昌長江西陵峽畔,長江中上游的分界處,屬鄂西山區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扼渝鄂咽喉,上控巴夔,下引荊襄,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為夷陵,素有三峽門戶之稱。吳後改西陵,晉又改夷陵。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人至此而喜。夷陵是巴、楚文化發祥地之一。古屬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楚國的西塞重地。楚頃襄王二十一年(278)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於史冊。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郡縣天下,改夷陵置巫縣。西漢複置夷陵縣。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年)改夷陵為西陵。晉太康元年(280年)改西陵為夷陵縣,屬宜都郡,郡治夷陵。南北朝宋、齊皆為夷陵縣,梁稱宜州,西魏改拓州,北周改硤州。隋改硤州為夷陵郡,領夷陵縣。唐武德四年平蕭銑後置硤州,領夷陵,夷道,遠安三縣,唐天寶元年改為夷陵郡,唐乾元元年複為硤州。宋、元代為夷陵縣。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為夷陵州。清順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置東湖縣為附郭首邑。民國元年(1912年)廢宜昌府,改東湖縣為宜昌縣,先後隸屬於荊宜道、湖北省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1949716日,宜昌解放,縣城及城郊劃出設宜昌市。宜昌縣隸屬湖北省宜昌專區,縣直機關仍設宜昌市內。19707月,因興建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縣城遷至小溪塔。2001728日,撤縣建區,稱宜昌市夷陵區。《史記·楚世家》(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夷陵第一次出現在史料中。夷陵的命名當與其山川地理形勢有關。應劭《前漢書·地理志注》 “夷陵在西北,以為因夷山故名夷陵。夷山即今西陵山。清《東湖縣誌》長江自奉節下,兩岸層巒疊嶂,江中水高浪急,一出南津關,險勢頓減,水至此而夷(平緩),山至此而陵(低矮),故名其地為夷陵。此說起於何代,出自何人,無可考。清順治五年(1648)改夷陵彝陵。宜昌之名始見於晉。晉永甯元年(301年),分夷道(今宜都市)、恨山(今長陽縣)之地設宜昌縣,與夷陵、夷道、恨山同屬宜都郡。隋廢宜昌縣。《水經注》宜昌縣治江之南岸,北枕大江,與夷陵對界。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宜昌府名。其寓意大約為宜於昌盛。夷陵區(原宜昌縣)古屬荊州。《通典》周代為楚國及夔國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郡縣天下,改夷陵置巫縣,西漢置夷陵縣,屬南郡。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魏分南郡枝江以西立臨江郡。建安十五年,蜀改宜都郡。郡治夷陵。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年),改夷陵為西陵。晉太康元年(280年),改西陵為夷陵縣,屬宜都郡,郡治夷陵。南北朝梁改宜州,西魏改拓州,後周(指南北朝北周)改硤州。隋大業三年(607年)複夷陵縣,並改硤州為夷陵郡,郡治夷陵。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夷陵郡為硤州;天寶初,複改硤州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夷陵郡為硤州,領夷陵等縣。州、郡治均在夷陵。五代,硤州與荊、歸二州同為南平國。北宋,硤州屬荊湖北路,領夷陵等縣。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年),改硤州為峽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峽州為峽州路,領夷陵等縣,路治夷陵。至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攻取峽州路,改峽州路為峽州府,省夷陵縣。旋降峽州府為峽州,直隸湖廣行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峽州為夷陵州。清順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屬荊州府。順治五年,改夷陵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升彝陵州為宜昌府,並立東湖縣為附郭首邑。民國元年(1912年),廢宜昌府,改東湖縣為宜昌縣,先後隸屬於荊宜道,湖北省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五年(1916)設團防,清代鄉鋪制改全縣為13區團。民國十七年改為18區團,團下設保、甲、牌:10戶為1牌,10牌為1甲,10甲為1保。民國十九年並全縣為5區團,14鄉、25鎮,139個聯保,844保、8394甲。民國二十四年4月,全縣設4區、6鎮、27鄉,即:第一區,轄中南鎮、南大鎮、北東鎮、古城鎮、薑孝鄉、煙收鄉、廣化鄉、土城鄉、西峽鄉、黃牛鄉;第二區,轄盤青鄉、峰溪鄉、龍泉鄉、高升前鄉、高升後鄉;第三區,轄新溪鎮、普鹹鎮、社林鄉、登雲鄉、新柏鄉、羅泗鄉、南院鄉、果園鄉、三溪鄉、紙坊前鄉、紙坊後鄉、紙坊中鄉;第四區,轄霧渡鄉、秀水鄉、河峰鄉、大峰鄉、楞演鄉、黃柏鄉。四區總轄794保、8243甲。民國二十九年(1940),全縣設4區,4鎮、31鄉、20聯保。民國三十年,非淪陷區縮編為3區、27鄉鎮、454保、6806甲。民國三十六年,縣轄28個鄉(鎮)、353保、478甲。19493月,宜昌縣政府成立,設霧渡河、鄧村坪(駐地太平溪)、蓮沱溪、分鄉場、曉曦塔、龍泉鋪場、鴉鵲嶺場、土門埡場、巴芒店、三鬥坪10區,依次以110區數字稱呼,區下設行政村和自然村。716日縣城解放,全縣設行政村258個。19497月,以宜昌縣城及近郊葛洲壩、黃草壩、西壩共43平方千米設宜昌市,縣區地域範圍多次變動。19513月,劃第九區安安村、五龍村和第八區楊岔路入宜昌市。195111月,增設土城寺、南邊、蛟龍寺為第十一、十二、十三區。1952年,劃漢宜、東山兩村和東山園林場入宜昌市。19529月,增設樟村坪為第十四區,同時將行政村改為260個鄉。1953年,秭歸雙紅鄉部分地方約133公頃劃歸宜昌縣。19533月,根據湖北省政府鄂民字第568號通知區不作一級政權,一律稱區公所1954年,劃土門區雞子山鄉給宜都縣。19552月,撤銷龍泉、南邊兩區。19565月,全縣並為7區,轄81鄉、646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1月,在樟村坪設第八區。19589月,劃艾家鄉、點軍鄉全部,白洋鄉的火光、聯豐、旭光、萬年、合益、聯合,伍家鄉的共前、共勤、共強,小溪塔鄉的七社、八社、十社、十一社、十二社、十三社、十四社入宜昌市。到1960年,宜昌市留下白洋鄉的火光、周家沖、大樹灣、黑虎山、華農分校基地,伍家鄉的共前、共勤、伍家林牧場、洋壩菜科所、水產大隊,點軍鄉的五龍和市城建單位共4057.2公頃,其餘退回宜昌縣。1958101日,撤區,建立五一、鴉鵲嶺、曉曦塔、分鄉、大橋邊、三鬥坪、太平溪、鄧村、蓮沱、下堡坪、樟村坪、霧渡河12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下轄68個鄉級管理區和5個鎮委會、611個生產大隊、3594個生產隊。1961年,劃鴉鵲嶺區的太和場共200公頃給宜都縣。1961426日,設霧渡河、樟坪、下堡坪、鄧村、太平溪、三鬥坪、蓮沱、分鄉、曉曦塔、鴉鵲嶺、土門、橋邊、土城13區,下轄76個人民公社、643個大隊、4622個生產隊。196819月,成立區革命委員會。1970年,劃白洋公社的萬年,沙河公社的唐家灣、石板、茶庵、望洲崗,伍家公社的共強,花豔公社的共聯、共誼,點軍公社的十裡紅、梅子溪、塘上、範家湖等大隊以及萊科所、農科所入宜昌市。1971年,劃沙河鄉的沙河、張家、前坪、後坪,白洋鄉的旭光、聯豐,花豔鄉的共升、共和、共同、合益,點軍鄉的羅家、穆家店、郭家嶺、李家河、內口河、紫陽、牛渣坪和柑桔場入宜昌市。1975年,劃艾家公社的譚家河入宜昌市。19751117日撤區並社,全縣設霧渡河、樟村坪、下堡坪、鄧村、太平溪、三鬥坪、蓮沱、柏木坪、曉峰、上洋、分鄉、張家場、鴉鵲嶺、土門、橋邊、聯棚、土城、羅家畈、小溪塔19個社(鎮),下轄76個管理區、565個大隊、4172個生產隊。1979年,劃小溪塔鎮的桃坪大隊和碑埡大隊第十生產隊入宜昌市。1982年,劃土門公社虎牙管理區的長江、虎牙、磨盤溪、高家、翟家、高湖、馬宗嶺大隊共755公頃給枝江縣。1984年,劃長嶺鄉、聯棚鄉和土門鄉靈寶大隊的8個生產隊,車站大隊的4個生產隊,天臺鄉鐘家畈大隊的第八生產隊,小溪塔鎮碑埡大隊入宜昌市。至此,宜昌縣劃給宜昌市計330.04平方千米。19842月,政社分開,恢復區、鄉建制,全縣設小溪塔、三鬥坪兩個縣轄鎮和霧渡河、樟村坪、下堡坪、曉峰、分鄉、鄧村、太平溪、蓮沱、橋邊、土城、龍泉、鴉鵲嶺、張家場13區,下轄6個鄉級鎮和樟村坪林場,64個鄉,551個村民委員會、4139個村民小組。1985年,增艾家為縣轄鎮,區(鎮)增為16個,下轄52個鄉,6個鄉級鎮,一個鎮屬林場,550個村,4130個村民小組。1987年撤區並鄉,全縣設小溪塔、樟村坪、霧渡河、分鄉、太平溪、三鬥坪、樂天溪、龍泉、艾家、橋邊、鴉鵲嶺11鎮和殷家坪、下堡坪、栗子坪、鄧村、曉峰、上洋、黃花、柏木坪、土城9鄉,轄547個村民委員會、10個居民委員會、4112個村民小組。1991年,全縣轄11個鎮、9個鄉:小溪塔鎮、艾家鎮、樟村坪鎮、霧渡河鎮、分鄉鎮、太平溪鎮、三鬥坪鎮、橋邊鎮、鴉鵲嶺鎮、樂天溪鎮、龍泉鎮、殷家坪鄉、下堡坪鄉、栗子坪鄉、上洋鄉、鄧村鄉、小峰鄉、黃花鄉、金獅洞鄉、土城鄉。共545個村民委員會、4088個村民小組,11個居民委員會、59個居民小組。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全縣總人口625208人,其中小溪塔鎮 137179人、樟村坪鎮 17717人、務渡河鎮 29803人、分鄉鎮 39025人、太平溪鎮 28959人、三鬥坪鎮 35609人、樂天溪鎮 39425人、龍泉鎮 50612人、艾家鎮 8212人、橋邊鎮 26920人、鴉鵲嶺鎮 57358人、殷家坪鄉 8391人、下堡坪鄉 13887人、栗子坪鄉 10085人、鄧村鄉 28453人、曉峰鄉 18345人、上洋鄉 9205人、黃花鄉 15010人、金獅洞鄉 7462人、土城鄉 24571人、三峽壩區虛擬鎮 18980人。20017月,宜昌縣改為宜昌市夷陵區。2001728日將艾家鎮、橋邊鎮、土城鄉劃給宜昌市點軍區管轄。宜昌縣北。即今湖北宜昌夷陵區三鬥坪鎮石牌,楊《疏》兩晉治石山。《省志》引《清·一統志》石山在縣西北30裡,一名石山,又名石箅山、峽。《宋史·地理志》峽州建炎中移治石山。楊守敬“晉之宜昌在黃牛峽、狼尾灘之上,去今東湖且百餘裡。”至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仍治宜昌縣石牌。

《注》江水又東逕宜昌縣北,分夷道佷山所立也。守敬按,晉末置宜昌縣,屬宜都郡,宋、齊因,梁徙廢。在今東湖縣西。夷道縣見下,佷山縣見《夷水篇》。縣治江之南岸,北枕大江,與夷陵對界。守敬按,夷陵之地在江北,宜昌在江南,宜昌與夷陵隔江,故雲與夷陵對界。《宜都記》曰:渡流頭灘十裏,便得宜昌縣也。守敬按,明抄本、黃本並有也字。補,渡流頭灘十裏,便得宜昌縣。即今湖北宜昌夷陵區三鬥坪鎮南沱至石牌,石牌即宜昌縣始治。李泉《圖說宜昌兩千年》,楊世燦《古城史記》,晉始名宜昌縣(265-420年)。楊守敬“治今東湖縣西江之南岸。”《說文》箅,所以蔽甑底者也。從竹,畀聲。箅古同、箄,筏子。西陵峽。西起巴東官渡口,東止宜昌南津關,全長120千米。西陵山(又名夷山117.9米)在今前坪村東南葛洲壩平湖路,黃柏河大橋北墩,東依黃柏河,西靠葛洲壩防淤堤,嫘祖紀念館、戰國楚墓群遺址在其間。《襄陽耆舊記》“楚先王墓在夷山”。鎮境山在葛洲壩大壩東鎮境山公園。禹斷江。斷江山今湖北宜昌點軍區平善壩村崩岩山。明朝稱今平善壩為峽口山。清朝同治《宜昌府志》斷江山在峽口南岸,去城十五裡。三遊洞七穀村,三遊洞摩崖,簡稱三遊洞,位於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西北7公里的長江邊的山崖上,西陵峽峽口下牢溪入長江處。2006525日,宜昌市三遊洞摩崖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城洲、步闡故城。今湖北宜昌西陵區三江橋東湖路,西至西壩屯甲沱。葛洲壩、黃草壩、西壩、三壩一體,形成長江三江。葛洲壩洲附北岸,即西壩頭黃草壩,東北西陵山、鎮境山,近南津關。葛洲壩又稱葛洲、故城洲。古郭洲為東湖縣治,亦稱步闡壘、步闡故城、故市(步騭故城)、在西壩至今東湖路。紫雲宮在今三江橋頭下。故城北所謂陸抗城。今湖北宜昌點軍區朱市街街道辦事處。江南岸有山孤秀。今湖北宜昌點軍區五龍磨基山。北對夷陵縣之故城、三戰而燒夷陵。磨基山北對夷陵縣故城(三江橋東湖路故市)。拔鄢(宜城南鄢郢遺址)、拔西陵(宜昌南津關)、拔郢(枝江沮中、當陽沮漳季家湖楚郢中、楚王城遺址)為三戰,故雲三戰而燒夷陵(懷王廟堂,墓在百里州)。《宜都記》自三峽下夷陵,必以西陵為重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總圖》兩地距離7.5公里。今考西陵區南津關村東南4裡即前坪村,西陵山(又名夷山117.9米)在今前坪村東南葛洲壩平湖路,黃柏河大橋北墩,東依黃柏河,西靠葛洲壩防淤堤,嫘祖紀念館、戰國楚墓群遺址在其間。

《襄陽耆舊記》“楚先王墓在夷山”。鎮鏡山在葛洲壩大壩東鎮鏡山公園。馬穿。今湖北宜昌市西陵區南津關白馬洞。東南前坪戰國楚墓群遺址。白鹿巖。今湖北宜昌市點軍區艾家鎮銀子山。荊門、虎牙之閒。長江先逕湖北宜昌市艾家鎮與宜都界河野人溪十二背(碚)北,又逕虎牙山南,再逕荊門山北。虎牙山地處宜昌江北猇亭區猇亭街辦虎牙村虎牙山洪溝虎牙灘上。荊門山在今湖北宜昌江南宜都市紅花套鎮漁洋溪村(今荊門山大道)。

《水經注疏·三峽注補》流逕宜昌縣宜昌市有河流528條。長江北岸有白水溪(百歲溪),源出大老嶺長28.9公里,建有12座水電站。太平溪水土流失基地。樂天溪因白居易樂天得名,有沙坪電站。下牢溪出曉峰牛坪埡,逕曉曦塔鎮薑家廟芭焦溪,于南津關入江,長26.7公里。水逕三遊洞(摩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岸古樹參天,深潭碧綠,澗擊石鳴,獨具鳳韻。橫溪源出土地嶺南麓,長30.7公里,水力資源豐富。黃柏河出良山,橫穿夷陵,東支發源於宜昌縣樟村坪鄉的黑良山,全長126公里;西支發源於宜昌縣的武郎寨,全長70公里。東西兩條支流在宜昌縣黃花場附近匯合成幹流,長32公里,逕夷陵區小溪塔注入長江。樟村坪磷礦之鄉鎮辦電站30座。玄廟水利水電工程位於遠安縣荷花鎮玄廟觀村,為黃柏河東支梯級規劃中第二級水電工程。壩址以上承雨面積38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76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57立方米/秒。 大壩距遠安縣城60km,距下游天福廟水庫大壩19km,距河口110km。天福廟水庫位於遠安縣荷花鎮,攔截長江一級支流黃柏河東支,壩址距河口(葛洲壩水利樞紐三江船閘上游航道)80公里。壩址以上承雨面積553.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總量2.69億方,水庫總庫容6420萬方。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發電、防洪、攔沙和養殖等綜合效益的中型水庫樞紐工程,是黃柏河流域梯級開發工程之一。天福廟水庫是宜昌市城區和東風渠灌區(全國大型灌區)的重要水源調蓄工程,年均為東風渠灌區、宜昌市城區供水0.9億方。水庫下游有西北口大型水庫、宜昌市城區、三峽專用公路和葛洲壩水利樞紐三江航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北口大型水庫,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境內,系長江北岸一級支流黃柏河流域梯級開發的骨幹工程。水庫大壩至上游天福廟水庫26公里,下游至東風渠渠首工程尚家河水庫9公里,距宜昌市中心城區65公里。水庫壩址以上承雨面積8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3.88億立方米,水庫總庫容2.1億立方米,設計水位322米,相應庫容1.6億立方米,為大(2)型水庫。工程以蓄水灌溉為主,兼有發電、養殖、防洪、攔砂等綜合效益。宜昌市東風渠灌區(全國100個重點大型灌區之一),設計灌溉面積116.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97.1萬畝,覆蓋宜昌市夷陵區、枝江市、當陽市、猇亭區22個鄉(鎮)293個村,總面積2437平方公里。灌區內29條幹渠、218條支渠將14座大中型水庫、182座小型水庫和3.9萬口塘堰聯接成為典型的長藤結瓜式灌區,灌區總蓄水能力6.5億立方米。灌區骨幹水利工程於1969年動工興建,1971年投入運行;擔負宜東地區百萬畝農田灌溉和宜昌城區、夷陵區百萬人口的城鎮供水任務,是宜昌市重要的飲用水源工程。宜昌市八大灌區之首(當陽漳東、鞏河、遠安沮東、宜都大溪、幸福渠、枝江百里洲、夷陵區土城)。黃柏河支流鹽池河,198063日崩山,死難284人。黃柏河西支霧渡河出樟村坪武郎寨,霧渡河鎮位於夷陵區西北邊陲,東接夷陵區黃花、分鄉和遠安縣,南鄰夷陵區下堡坪鄉,西靠興山縣,北與夷陵區樟村坪鎮接壤。霧渡河鎮貓子灣有一棵千年銀杏樹。王昭君母親秦氏,是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清江坪村人(古巫縣)。志載,王穰早年娶妻無育,娶秦氏晚年得女,取名王嬙字昭君。王穰前妻許氏,巫峽(今重慶巫山縣)人。王昭君孩提時跟霧渡河鎮清江坪嘎嘎、嘎公(外公)長大。新坪河谷棺木岩險不可攀,村民劉智堯帶四弱冠青年探洞,見棺筒欙欙,白骨晶晶。水竹精巧,篾席裹屍,千載未損。黃柏河幹流自兩河口始,西北欄母溪溝來注,湯渡河水庫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經濟開發區下坪村,黃柏河上游,占地約0.7平方公里,從1962年開始,成為宜昌城區的主要水源地,直到2002年底,由於水庫上游地區採礦加劇,水質變差,宜昌市更換飲用水源地,而成為宜昌市備用飲用水源地。湯渡河是夷陵區尚未開發的原生態景區,因其中有一三面環水的小島,景色宜人。湯渡河亦名宜昌運河。黃柏河東有鄢家河來注,東逕南津關、西陵山、將軍岩、北逕夜明珠、鎮鏡山入長江,與長江葛洲壩三峽樞鈕工程,倚為三峽風景第一奇觀。中國水利報楊世燦《葛洲壩的江邊現象》:從船上遠望,葛洲大壩猶如一條5華裡的莽莽蒼龍,橫鎖西陵峽口。大壩設置123號船閘,一千二百噸兩扇巨門可自動開關。麗日當空,登壩遠眺,只見南津關口白雲繚繞,水庫上下,行輪如梭;洩洪閘滾滾江流,勢如巨瀑,聲震四野。入夜,壩上建築,宛如寶石鑲嵌的水晶宮殿,矗立大江之上。大壩電站裝機21台,總271.5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為141億度,為世界大型水電站之一。為建設三峽工程積累寶貴經驗,實為修建三峽工程的實戰準備。江南岸有暮陽溪,源出長陽天陽坪,于石牌入江。橋邊河源出竹篙山麓,逕土城河,於十裡紅入江,長63.7公里。有王家壩水庫、楠木溪水庫。

夷道縣夷道。今湖北宜都陸城鎮過路灘西至長陽縣龍州坪歎氣溝古騾馬道。西通湖北省鶴峰縣容美鎮(容美土司爵府遺址)。西道。今湖北宜都陸城鎮過路灘西至長陽縣龍州坪歎氣溝古騾馬道。西通湖北省鶴峰縣容美鎮(容美土司爵府遺址)。魏武臨江郡。208魏武置臨江郡。“臨江郡”郡治在今伍家崗區伍家鄉共聯村臨江坪。臨江溪(土門河、東支柏臨河、龍泉河)在上臨江坪、龍盤湖在下臨江坪,郡在二水之間。“分南郡置”即分枝江西,龍盤湖水出今猇亭(分屬宜都、枝江)太子崗,名高馬河。土門河出夷陵區別家大山,官莊水庫名楊樹河、東支龍泉河。臨江溪因水名郡,因郡名村也。劉備改宜都。209年劉備立宜都郡,郡治今湖北宜昌西陵區東湖路。560年陳於夷道縣(過路灘)東(今陸城)置宜都縣。陸遜故城。今湖北宜都市陸城鎮。三國61年,宜昌對峙38年(196-234年)吳踞陸城、南津關、朱市街、屯甲沱、東湖。蜀踞宜都、東湖。魏踞臨江坪。軍屯為築,據山為城(寨)也。湖裏淵。今湖北宜都紅花套鎮。

江汜枝分,疏:《箋》曰:當作江沱。趙改沱。會貞按:《通鑑》晉太元二年,《注》引此作氾。-2853-東入大江,縣治洲上,故以枝江為稱。疏:會貞按:下引盛弘之雲,縣舊治沮中是也。此謂縣治洲上,故以枝江為稱,似初即治百里洲者,與盛說戾。漢縣屬南郡,後漢、吳、晉、宋、齊、梁因。在今縣東。《地理志》曰:江沱出西南,東入江是也。疏:朱作江(陁阝改氵),《箋》曰:當作江沱。《地理志》蜀郡郫縣《注》,《禹貢》江沱在西,東入大江。趙雲:按《漢志》南郡枝江縣,江沱出西,東入江。師古曰,沱即江別出者也。按此是荊州之沱,朱氏引梁州之沱以相證,可謂鹵矣。又班《志》枝江之沱無南字,恐是世本脫失耳。戴刪南字。守敬按:據盛弘之雲,縣舊治沮中[見下。]則有南字是也。酈氏言江汜枝分,證以《漢志》,蓋謂與《志》合。而鄭康成獨雲枝江之沱尾入江,首不出江,意以夏水當荊州之沱。康成生於漢順帝時,去班氏不過百餘年,豈有變遷若此?然酈氏何以不言中閒有通塞之事耶?會貞按:《寰宇記》百里洲下,引《荊州圖》洲首派別,南為外江,北為內江。又雲,蜀江在松滋縣北一裏,在枝江縣南九裏。宋初,松滋,即今縣治,枝江治百里洲,蜀江既在松滋北,枝江南,是以洲南之水為江,洲北之水為沱矣。今則大江正流行洲北,而洲南之水微與古異。其民古羅徙。戴改作其民故羅國,蓋羅徙也。羅故居宜城西山,疏:會貞按:《漢志》枝江故羅國。《續漢志》枝江本羅國。非始封之羅。《左傳·桓十二年》杜《注》,羅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南郡枝江縣。《沔水注》,夷水東南流,歷宜城西山,又東南,逕羅川城,故羅國也。楚文王又徙之于長沙,今羅縣是矣。疏:會貞按:《漢志》羅縣,顏《注》引應劭曰,楚文王徙羅子,自枝江居此。盛弘之曰:縣舊治沮中,疏:會貞按:《通鑑》晉元興三年《注》,沿沮水上下為沮中。後移出百里洲,疏:會貞按:《沮水經》,沮水東南過枝江縣東南,入于江。此縣舊治沮中之證。楚昭所謂江、漢、沮、漳,楚之望也。疏:全、戴昭下增王字。會貞按:語見《左傳·哀六年》,沮作睢,沮與睢同。: 《經》又東過枝江縣南,沮水從北來注之。守敬按,《沮水》篇見後。補,枝江縣,三國《水經》指今當陽季家湖楚王城遺址,春秋羅城、戰國楚郢、漢沮中,名異而實為一城。

枝江市地處湖北省南部,長江中游北岸的港口城市,江漢平原西緣,三峽之末,荊江之首。問安鎮關廟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形成原始的社會部落。周稱丹陽,屬楚國領地。春秋前期乃楚都所在地,後為羅國(國君姓熊)。戰國名丹陽。秦屬南郡枝江。漢置枝江縣,縣治沮中,南郡十八縣之一。三國吳析枝江為兩縣,在枝江境內北部置旌陽縣,旌陽、枝江兩縣皆屬吳南郡九縣之中。南北朝時,宋文帝元嘉十八年省旌陽縣併入枝江,枝江屬南郡七縣;陳,省枝江,置羅郡,枝江屬羅郡。隋,複置枝江縣,屬南郡。唐肅宗上元元年析江陵置長寧縣,二年將枝江併入長寧,唐代宗大曆六年省長寧複置枝江,屬山南東道江陵府江陵郡。五代十國,高季興父子踞江陵,稱南平國,枝江屬之。宋朝,枝江屬荊湖北路江陵府江陵郡,宋神宗熙寧六年省枝江併入松滋縣,宋哲宗元年複置枝江縣。元朝,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中興路。明朝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明太祖洪武十年五月,枝江併入松滋,十三年五月複置枝江縣。清朝,枝江屬湖北省荊州府。民國元年枝江直屬湖北省。二年屬荊南道;十年分荊南道為荊宜、施鶴兩道,枝江屬荊南道。十六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枝江屬湖北省。二十一年湖北省劃為十一個行政督察區,枝江屬第七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省改十一個行政督察區為八個行政督察區,枝江屬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711日枝江解放,屬湖北省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1951年,湖北省宜昌行政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地區專員公署,枝江屬之。1955222日省枝江併入宜都縣。19621020日恢復枝江縣。19788月,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枝江屬之。19923月,宜昌地區行政公署與宜昌市合併為宜昌市,改地管縣市管縣,枝江屬宜昌市。1995321日,設立宜昌市猇亭區,以枝江縣猇亭鎮為其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桐嶺。1996730日撤銷枝江縣設立枝江市治馬家店。上明城。今湖北枝江馬家店長江南岸百里洲鎮劉巷白馬寺赫家窪子(郝家凹)。晉松滋上明城故城遺址在松滋老城鎮老城鎮村西街鐵石溪入江與上百里洲寶月寺人渡間(松滋古渡口渠首)。苻堅重江南(老城鎮),輕戍江北(赫家窪子),遷治上明古渡口。洲巫回台(今寶月寺保安寺間),古丹陽聚在百里洲。百里洲有三國魏吳浮橋戰爭遺址。清·曹以履《枝江竹枝詞》緣堤深柳繞周遭,百里洲邊景最繞。山色湖光看四面,楚王台並庚台高。枝城為古丹陽考證,譚其驤根據楊守敬研究的宜昌地理成果編制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上古部分記:古西陵氏定在今宜昌市,古丹陽聚定在今枝城鎮。楚文化祖源最早始於長江三峽,具體地望指的是湖北枝江、秭歸等地。楚子熊繹的始國,在今湖北枝江、秭歸。楊守敬和他的枝江籍學生熊會貞對古丹陽做過詳細的詮釋,指出楚國君主一任羋熊通西元前741年以今湖北枝江為楚都丹陽。熊會貞引我先祖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清代歷史地理學家趙一清說:觀子革辟處荊山之語,則枝江為近。《史記·楚世家集解》徐廣說,丹陽在南郡枝江縣。《正義》,《三傳釋例》說,楚居丹陽,今枝江縣故城。《通典》、《寰宇記》、《郡國志》說,熊繹都丹陽在秭歸 “後徙枝江,亦曰丹陽。《左傳·桓公十二年》說:熊姓國在宜都西山中,後徙南郡枝江縣。臺灣柏楊說楚國建都湖北枝江,共計年數52年,楚王國,昔地丹陽,建都帝王,一任王羋熊通,起訖前741-690年。歷史所記古丹陽,還有今枝江的百里洲故城,即枝江馬家店鎮長江南岸江邊古城,地名赫家窪子,當地謂之丹陽城。還有今當陽的枝江縣古城沮中,季家湖城址。還有秭歸江南丹陽故城和江北丹陽城。因為楚人念祖,所以每有遷徙,必稱丹陽。楚國所謂江、漢、沮、漳,楚之望也。枝江為稱(江汜、江沱)。今枝江百里洲北長江時為內江(衣帶細流),稱江汜或江沱。又以夏水今當陽季家湖楚王城遺址楊水入沮漳為“夏首”,循荊州郢城鎮逕潛江楊湖入漢江之夏水(分支)為荊州之沱。古羅徙(枝江本羅國)。從今湖北宜城徙羅(枝江本羅國)丹陽,即枝江羅城(今當陽沮漳草埠湖鎮季家湖楚王城遺址)。1980年香溪鎮出土鳥篆越王州鉤自作用劒全國重大考古珍品,長50公分,重1.75公斤。

古楚的嫡嗣始治巫城,遷徙秭歸,居於夔,因不祀祝融、鬻子,而被滅於夔。熊摯是熊渠的後人,熊渠為熊繹五代孫,一因為是一個殘疾人,不能繼位,封於“夔”。“夔”,即巫郡,在巫山之北,故巫城,後遷到秭歸,在姊歸縣東二十裡即今香溪鎮。沮、漳分二支,《山海經》說,金玉是出,亦沮水之所導。青溪北即荊山,首曰景山,即卞和抱璞之處。說明出產富有。沮水流經春秋糜國的一個錫穴(在今遠安),戰國楚人《鬼谷先生傳》雲,楚有清溪。沮漳二水間有麥城,傳為楚昭王所築。古城殘跡,俗稱朝陽山。今河溶觀基寺村境內,鷹落湖之濱為昭王古陵。其南面為季家湖周代古墓群和楚王城遺址。沮中“丹陽”城,在今湖北當陽草埠湖,治所在季家湖。“津鄉,裡名也”。《春秋·莊公十九年》,前5年,“巴人伐楚,楚子禦之,大敗於津。”郭仲產雲:“尋楚禦巴人,枝江是其塗便。此津鄉殆即其地也”。津鄉之地,歷來眾說紛紜,其主要原因,是沒有找准“縣治”。盛弘之曰:“縣治沮中”。沮中,《通鑒》晉元興三年注,沿沮水上下為沮中,按《中國測繪圖》,沮漳水古入江河口為今枝江七星台大埠街。沿沮水上下為沮中,則上下各約百公里,當在今遠安縣鳴鳳鎮,遠安亦名臨沮、高安,無沮中之稱。所謂“沿沮水上下為沮中”,所指應以當陽河溶沮漳會合處到大埠街古入江處,上下各約三十餘公里,正在今當陽草埠湖農場季家湖。清《枝江縣誌》:“縣治沮中,今當陽季家湖,東晉太元八年(383),縣治遷於百里洲上明城,今赫家窪子”。《宜昌地區簡志》:“當陽季家湖古城遺址,草埠湖東南4公里處,城牆殘高3-6米,底寬12米,面積2.2平方公里。出土古代宮廷建築構件金鉤,為春秋戰國時代楚城,省重點保護文物”。《當陽縣地名志》:“季家湖,南臨枝江,戰國時楚故城遺址”。《中國厲史地圖集》:“沮中即枝江縣治所,據《荊州刺史部》,西漢枝江縣治所,在沮漳河岸西3. 5公里,西南距馬家店17公里,西北距當陽縣治32公里,東南距江陵35公里”即季家湖古城遺址,楚之城丹陽。以沮中(季家湖)為中心,“縣西三裡有津鄉”。這個“津鄉”當即今枝江問安關廟山一帶,在今枝江縣東。津鄉,一名津邑,戰國楚地。清《枝江縣誌》:“問安,古有湖,與江通,商旅盛極一時。漢昭烈駐營於此。”沮中“縣東北十裡,土臺北岸有迤州,長十餘裡”。迤洲當指今江洲。土台當指巫回台。《枝江縣誌》“巫回台即楚懷王墓”。《枝江縣地名志》,“南北朝洲人劉凝之,辭官不做,謙稱居處名劉家巷”。西五公里,即赫家窪子,俗稱丹陽城或枝江老城。《通鑒》臨沮、上黃二縣皆其地。即今遠安、襄陽以南屬沮中。漳水南逕麥城東,王仲宣登其東南隅,臨漳水而賦之,揭出“夾清漳”“倚曲沮”二語,表示麥城在沮、漳間,不是今當陽城樓。漳水南到枝江縣烏扶邑,入於沮。《山海經》注:“漳水出臨沮縣東荊山南至枝江縣北烏扶邑”。《襄陽府志》:“今河溶,即漢枝江之烏扶邑也”。《湖北省建制沿革河溶於漢,為枝江烏扶邑”。《寰宇記》:楚昭王十年,(506),吳通漳水,灌紀南城,入赤湖,進灌郢城,遂破楚。漳入楊水。江水又東,逕上明城北。《堵宮舊事》:上明、中明、下明謂之三明,“明”猶渠,《宜昌地區簡志》:上明城即邑之故城,俗稱丹陽城,在今枝江馬家店長江南岸。《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明城,今赫家窪”。《枝江縣誌》載為“百里洲故城”。“370年從沮中(今當陽季家湖)遷入,1237年城崩入江,遷撕洋洲(松滋老城鎮)。”此後枝江縣邑曾遷今枝城鎮白水,亦稱丹陽城,今枝城二中藏“丹陽書院”銘。巴、楚藉險置關,以相防捍巴人和楚人,經常攻伐,最終以江關、捍關、弱關為界,和平共處。古江關即今瞿塘關,在今奉節縣界。舊在赤甲城,後移在江州南岸,對白帝城故基。《春秋左傳·文公十六年》,即前611年,庸與群蠻叛楚,莊王伐之,七遇皆北。主要是今奉節(魚複)一帶的少數民族叛楚。楚人以江關王巴蜀。“自巫下皆其域”。弱關在建平秭歸界,今考《秭歸地名志》,牛肝馬肺峽長江南九碗溪西,仙女山西麓古關口,素稱“關卡”,為香溪(古夔地)與長陽(古巴國地)獨通之道。《湖北省建制沿革》楚滅國考:梁啟超曰“巴庸(今竹山縣)世為楚病,巴服而庸滅,楚無內憂,得以全力爭中原”。則此關為戰略要地。捍關,“廩君浮土舟于夷水(清江),據捍關而王巴。巴氏子務相,與巴蠻五姓,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擲劍于石,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務相擊中。又令浮土舟,約浮者為君,唯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凜君。”捍關,在今湖北長陽縣州衙坪。《宜昌地區簡志》:春秋戰國時期,長陽為巴國與楚國爭戰之地。楚肅王四年築捍關於巴山,巴楚於此為界,西屬巴,東屬楚。“長陽洞人”在清江支流南汊溪上游東南源出地,即今湖北長陽縣大堰鄉黃家哨村。在古捍關之東。南汊溪,源出龍潭坪鳳竹園西南山谷,支流觀音岩水,此段名雪山河。東北流至肖家岩,此段名龍潭河,潛流5公里至龍潭坑,流30余米複入洞潛流2公里,從洞灣複出,名“三現水”。此流納胡家曉溪流逕都鎮灣東北,名覃家河,折東北於固倉坪東入清江,長37公里。南汊溪當為巴楚部落和睦共處之母親溪。從現有最早文字記載和至今為止發掘的文物遺跡來看,楚民族文化主源形成於長江三峽流域,其支流主要有三,即峽江巫山的楚都文化;沮漳流域的楚故城丹陽文化;夷水清江州衙坪捍關以東的“長陽洞人”文化。楚民族的創業人物為華熊繹,封都丹陽,巫山在丹山西,在巫之陽,故所遷之地皆名“丹陽”,以祀熊繹。屈原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藝術思想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她是楚文化祖源孕育的結果,是鬻熊、熊繹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後世三峽文化,亦無不打上楚文化祖源的烙印。這是幾千年中,楚文化在歷史文化演變中頑強生命力的體現。是三峽文化不盡的寶藏

縣舊治沮中、津鄉。沮中即今當陽草埠湖鎮季家湖古城遺址。津鄉即今枝江問安鎮。沮口、楚昭所謂江、漢、沮、漳。今湖北枝江七星台鎮江口(老江口)即古沮口七星台鎮與古城荊州隔沮漳河相望,是水電旅遊名城宜昌市的東大門。楚昭王(前523489年)得年34歲,羋姓,熊氏,名壬、軫。江水自此兩分而為南、北江。今湖北宜昌枝江市老江口江洲,在百里洲江中,沮漳水自沮中(漢枝江縣治)來注,長江自此兩分而為南、北江。《楚辭·漁父》司馬遷(前145-90年)版本: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與王逸(東漢襄陽宜城縣人)、朱熹(1130—1200年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出生于南劍州尤溪)版本不同: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劉向(前77前年6西漢楚國彭城人)。《漁父》曰:世皆醉,我獨醒。世皆瘺,我獨清。新浴者必振衣,新沐者必彈冠。又惡能以其冷冷,更世事之嘿嘿者哉?此是西漢又一版本。酈道元從太公之說,此地“漁者莫不擊浪浮舟,鼓枻而去矣”。楚先君遷紀郢。前740-690年秭歸丹陽之都,至一任王羋熊通。前690-504年江陵郢都,羋熊貲二任王。前433-278年當陽草埠湖鎮沮中季家湖楚王城郢都,十四任王羋熊章。紀郢。郢城是楚國都城(現紀南城遺址),也是楚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郢城順丘陵地勢而建,北有紀山,西有八嶺山,東北與雨臺山相鄰,東臨諸湖(廟湖、海子湖、長湖),氣候宜人,既無水患可慮,又可引水入城。今郢城遺址,位於荊州古城東北3公里處。楚平王為防衛吳國入侵而修築。秦南郡治所,西漢為郢縣(王莽改稱郢亭)治所,東漢併入古江陵縣,城遂廢。地理位置在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郢城鎮郢城村。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城址呈正方形,邊長約1.5公里,總面積約2.3平方公里,城垣為黃土築。現高36米,基寬1520米,面寬710米。四面各建有城門,城外有護城河環繞,寬3040米,深達10米。城垣西北角有一土台,俗稱"莊王望妃台"。氣勢雄偉,與西南方荊州古城和西北方之楚紀南故城並峙形同鼎足。城內發現楚國"郢爰"金幣和秦漢"半兩"以及戰國、漢代的筒瓦、板瓦和陶器等遺物。20141014日,荊州博物館考古勘探隊在荊州區楚源大道荊州中學新址工地上,發現400余座古墓。夏水所通豫章口。豫同古同。沮漳水逕枝江、沙市界筲箕窪入長江,即豫章口(沮漳口)。中夏口,季家湖(楊水)入沮漳,東出又分南北二支,南支東逕江陵入江,北支東逕潛江入漢,今名澤口(中夏口在張新民垸楊湖),所謂夏水也。揚口運河又稱揚水運河,西晉杜預鎮襄陽,在先秦運河基礎上,利用江漢多湖蕩的便利條件,開揚口(今湖北潛江新民垸楊湖),穿渠西至荊州市(今湖北省江陵市)城下,西連沮漳,建造揚水運河,南連揚水,北連漢江。楚王命令令尹孫叔敖主持修築揚水運河。揚水又作楊水、陽水。中夏口又作中襄口。長湖的前身,與古揚水有關。揚水運河起沮漳今菱角洲,終點在潛江澤口西楊湖。楊守敬說昭王自此再沒有回紀郢。光緒二年,倪文蔚主持編纂《萬城堤志》、《荊州府志》。楊守敬應知府倪文蔚之邀參與編纂。楊守敬悉心查閱明末清初邑人孔自來的《江陵志餘》,再結合實地踏勘,在《荊州府志·山川》中專設“楊水”條。他從自己的獨到見解出發,闡述古楊水消亡後一分為二、再注入長湖的流逕地域。

认证文艺微公号,入驻360图书馆,同步发布作品,经审核公开后,可供读者转为个人馆藏。

“夷陵评论”微刊专栏专事文艺作品推介、评论,兼顾文化建设;

“元辰私坊”专栏只发布个人作品。

微主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本号总在深夜等待您的好稿,共同打造优秀平台。也许您已成了大家。小小的本号,依然欢迎你回来坐坐。

    所有来稿文责自负,加个人简介、个人照片。稿件微信元辰或发66371560@qq.com信箱。已在微信平台发布的,需对“元辰文苑”开放白名单。

    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