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老手艺------ 补锅匠

 丰城往事 2016-07-11
 
 
      “补锅哇,补伞呵,补脸盆喽”那悠长洪亮的吆喝声一但在乡间上空响起,就会见到身着灰色衣服的补锅匠肩上一头挑着火炉,一头挑着工具晃悠悠地走来,悠长而有穿透力的吆喝声响彻在村庄上空,为宁静的乡村涂上一层热闹的色彩,那些不甘寂寞的小孩都赶紧跑过去看热闹。若干年后的今天,小村已成回忆,岁月冲淡许多记忆,虽然那亲切的吆喝声再也不能耳闻,那些曾经停留在记忆深处乡村补锅匠的影子至今难以抹去。

  顾名思义,补锅匠的首要活计当然是帮别人补锅。相传从“黄帝作釜甑”,“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三国谯周《古史考》)起,人类便有了锅釜,与此同时,也便有了补锅匠,但真正出现修补铁锅的补锅匠,还是到铁器出现以后的事,至今也有二千多年历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补锅补伞的多是安徽人,手艺很好,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是补锅匠。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做饭菜、煮猪食都是用铁锅,一般的人家是不会把破损铁锅扔掉的,常常是补了又补,疤上重疤。因此乡下人喜欢补锅匠到来,那些行走的艺人,走南串北好像什么都懂,乡下人没见过什么世面,最喜欢听他胡侃,每每见到补锅匠就像赶戏场一样把他围住,总是想方设法从家里寻一两件破东西来补,就见补锅匠安好风箱、支起炉子后,端起需要补的铁锅,轻敲慢刮仔细查看找到裂纹后,就轻轻将锅扣在砧子上,用小锤子细心敲打裂缝,把一些放进用于熔铁的坩埚里熔化。这时总有许多小孩帮忙拉风箱,随着风箱“呼哧、呼哧”的拉动,炉火越来越大、越来越旺,坩埚内铁片熔化成通红闪亮的铁水后。补锅匠右手握一把长长的铁钳夹着一把独特陶制小勺,从坩埚内舀起一小勺铁水迅速地倒在摊在左手的垫子上,垫子上面有草木灰,灰中间预留着一个小坑,刚好能装铁水,使它不能滚动,这时熔融的铁水火花四溅,分外好看。然后,将盛有铁水珠的垫子立即从铁锅的外面对准漏洞按上去,同时一手操起那似小扫帚把的短棒,饱蘸石灰浆在锅的里面迅速一顶,只听得“咝啦”一声,补丁的表面与锅的球面就保持光滑一致了,一个小洞也就补好了,如表面不平的则用磨刀石略微打磨平滑,让人觉不出修补的痕迹。虽然大家都喜欢补锅匠,但不会让自己的后人去学做补锅匠。在我们乡下流行的段子是:“有儿莫学补锅匠,挑个担子走四方,一天整不到一碗饭,一生讨不起一婆娘。”由此可见补锅匠虽然讨人喜欢却没有地位。

  自从铝锅、不锈钢锅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使用铁锅的大大减少,加之人们经济条件改善了,买一张铁锅也花不了多少钱,即便坏了,扔了就算了,不再拿去修补,因此,补铁锅的生意也就日渐衰落了。原先的补锅匠也就再难觅踪影,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老手艺却渐行渐远,如今师傅早已转行了,传统补锅手艺面临着失传的境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