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习惯养成术:学收拾,练出4大能力

 心晴阳光明媚 2016-07-11

(Photo by stevendepolo @ flickr)


许多父母都知道要教孩子收玩具,但究竟为何要培养孩子收玩具的好习惯?其实收玩具的过程中,可以协助孩子发展四项能力。


首先是专注力,教孩子分类收玩具,或陪孩子想出更多样化的收玩具方法,可以延长孩子对某一件玩具的注意力时间,因而加强孩子的专注力。


第二是理解力。三岁以上的孩子就能慢慢理解收玩具的步骤,譬如如何拆解这个玩具、要收回哪一个桶子等,而孩子的理解力愈高,愈能记住收玩具的步骤。


第三是认知力。两岁以上的孩子就能教他们分辨玩具的形状、大小、颜色,及时间感等。有些孩子很没时间感,明明要出门了,还慢吞吞的拿着玩具走来走去,这跟从小没有建立多久时间要完成工作的概念有关,如给孩子一首歌时间,请他们收拾好玩具。


第四,收玩具是孩子建立自律的首要基础。四岁以上的孩子就应该要有认知,这是他弄乱的,自己要负责处理,并思考处理的方法,若不处理会有哪些后果。


也就是说,收玩具必须具备以上四项能力,也代表着收玩具可帮助孩子培养这四项能力。


1~2岁


基本上,一到两岁的孩子还不太有因果逻辑概念,他们不懂为何倒出来的玩具要收回,也无法理解收玩具的重要与好处,若父母急着在这时要求宝宝收玩具,很难产生正面的效果。


况且一到两岁的孩子正处于感觉运动时期,他们很在乎感觉,要能满足他们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事情,才会有兴趣。


因此,比起收玩具,一到两岁的孩子反而更喜欢那种玩具倒出来的轰隆隆声响,以及五颜六色、各种形状玩具倒满地、数大便是美的视觉感受,以及随处可抓、可踩玩具的触觉感受。


面对此阶段的孩子,父母不用急着教他们收玩具,同时了解,小孩不是天生就会收玩具,仍要透过成人的协助与引导才学得会。不妨让孩子从练习对称开始,并透过可得到感官快乐的游戏设计,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且愉悦的学习收玩具。


1.练习对称


宝宝七、八个月后,会坐、会爬就能练习丢玩具的动作,给孩子一个大箱子,先亲身示范把玩具丢到大箱子里,让孩子知道玩具是可以丢进某一个空间里,这时不必特地跟宝宝说这是收玩具,就让孩子去练习“丢”。


再来就能让孩子练习对称与归位的概念,譬如有些玩具设计是圆形积木放进圆形洞里、方形放进方形洞里,只要不同形状的积木放进相对应形状的洞里,就会产生声音,或告诉你:“答对了。”


对一到两岁的孩子而言,这不是收玩具,而是有感官享受的玩玩具。但透过这类玩对称的玩具,可让孩子体验对称与归位的乐趣。


而不同图案的四片或六片等大片拼图也是一种练习方法,譬如孩子拼完拼图后,教孩子把红色苹果放进一个盒子里,把黄色香蕉放进另一个盒子里,以此类推。


不同年龄要有不同的对应方式,而面对似懂非懂的一到两岁孩子应该先透过像是玩游戏方式,让孩子慢慢熟悉对称与归位的感觉,甚至让他们体会归位的好处,接着再让他们练习跟着父母一起收玩具,才会产生更好效果。


2.跟孩子一起开心的收


很多父母碍于教养责任与压力,常会不自觉跟孩子说:“你为什么又弄得乱七八糟,妈妈不是跟你说过要收玩具吗?”但这句话对一到两岁的孩子而言,他们不一定听得懂或可理解,所以有时很难得到正面的回应,况且父母若对一到两岁孩子的态度就如此强硬,往后会更难教养愈来愈大的孩子。


其实,一到两岁的孩子也非常容易受到其他人情绪所影响,看到妈妈笑,他们会跟着笑,看到妈妈哭,也会跟着哭,因此如果看到妈妈非常生气的要他们收玩具,他们也许会产生不好的连结。


反之,如果他们看到父母或兄姊是一起带着快乐的心情在收拾玩具;或者一起带着笑容,开心的比赛谁收玩具比较快,收得快的人可得到鼓励,这种快乐氛围会让他们感受到收玩具的好处。



(Photo by hayleesherwood @ flickr)


2~4岁


两岁是最常讲“不要”的年纪,常常听到父母跟孩子说:“你玩完玩具要收喔。”两岁孩子常是想也不想的回答:“我不要。”


由于两岁孩子已经开始学习用语言表达想法,却常常是负面语言比较强势。不过,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想讲不要,并非心里真的不要。


对此,父母要理解两岁孩子心口不一的状态,情绪也不要绕着孩子的“不要”走,先忽略孩子的回应,自己开心的示范收玩具,把收玩具当成玩游戏,两岁孩子看到好玩的样子,就会跟着一起来做。


基本上,三岁孩子已经慢慢理解玩完玩具要收玩具,因此,当三岁孩子说不要,他们心里真的不要的成分会居多,父母就要试着去了解孩子不要的原因,才能找出相对应的教养方法。譬如他的心态是,我知道要收玩具,但我还没有玩完,为什么现在就要收玩具?为什么要照着你的指令做?


1.设计闯关游戏


看到家里散落一地的玩具,可以设计闯关游戏,用分配领土的概念,告诉孩子:这边是我的领土,那边是你的领土,我只要收好这里,就可以占领这里,我快要收完了,我要占领这里了,你的动作要快,不然我也要占领你的地方。


基本上,比起玩玩具,收玩具的无聊成分当然比较高,而且二到四岁孩子的行为不是强迫得来,不如花点心思设计游戏,引发孩子收玩具的内在动机。


2.确认孩子的专注持续度


计算孩子的专注持续力有多长?假设孩子玩一项玩具,大约玩二十分钟就不想玩,而他收这项玩具要花三分钟时间,这样父母应该在他玩这项玩具十七分钟后,就引导孩子进入收玩具阶段。


玩玩具与收玩具应该是同一件事,父母要见好就收,不要等到孩子对这项玩具失去兴趣了,丢下玩具跑走了,才要孩子回头来收玩具,通常难以得到孩子正面的回应。


3.了解孩子为何不收


三岁以上的孩子已有思考能力,有时他们不收玩具并非故意耍赖,而是他们心中另有其他想法,父母要了解孩子不收玩具的背后原因,才能真正解决孩子不收玩具的状况,并协助孩子收拾好玩具。


譬如孩子的积木还没有拼出他心中想要的样子,他不想收手。或孩子心里想:我不是不收,只是我还没有玩完,我有我的顺序,我先去玩别的,等一下就会来收了,为什么一定要照着你的顺序走。


但这些背后原因的想法,三岁孩子可能还无法完整表达。因此,父母要有点耐心,面对孩子不收玩具,先不要急着生气,不妨先尊重孩子意愿,让他完成目标,或照着他的顺序走,并从旁多次观察孩子是否如他所想的做。若是,父母就要尊重孩子想法,事后孩子反而可带着愉快的心情收拾好玩具;若不是,父母再进一步找出对应方法训练孩子收玩具,才能真正对症下药。



(Photo by Mr Moss @ flickr)


4~6岁


基本上,四到六岁孩子的同理心逐渐成熟,有一定程度的思考能力,手部灵活度也够发达,若前两个阶段的能力已养成,他们应该可以理解收玩具的目的,也可以独立收拾好玩具。


若到了这个阶段,还是没有养成收玩具的习惯,也许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言行不一致。基本上,四岁孩子已懂得察颜观色,当妈妈说:不收玩具,要把玩具丢掉,但玩具还是一直都在时,他们就会发现,妈妈说说而已,不会真的丢,我也不用太认真收玩具。


当父母的恐吓言语愈来愈多,却总是无法确实执行时,孩子对成人的教养信任感会愈来愈薄弱。因此,父母要定好明确的收玩具规则,而且亲子双方都要执行,这样四岁以上的孩子才会正视收玩具这件事。


1.展现教养权柄


从四岁起,让孩子慢慢认知收玩具是他的义务,有些事不是不想做就可以不做,如果他没有做好收玩具这项义务,有些权利将会因此被剥夺,例如不能买新玩具等。


父母要善用自己的教养权柄,收玩具的教养也要更明确。譬如当孩子累了,可以告诉孩子,我帮你收这两项,其他的你自己收,亲子双方各退一步,但不能让孩子有耍赖空间。


2.家庭的教养想法要一致


给孩子明确的收玩具规则的同时,也要跟家人沟通,全家关于收玩具的教养想法要一致。不能在家妈妈规定要收玩具,到了奶奶家,奶奶却因为疼孙说:“玩具放着就好,奶奶等一下收。”事实上,不管在何时何地,孩子都应该具备收玩具的义务认知。


3.运用同侪的力量


同侪的观感对四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愈来愈重要,父母不妨适度的运用,告诉孩子:小花都自己收玩具,你现在赶快收,下次我碰到她时,我会跟她说:你很厉害,可以在十分钟内收好玩具,藉此刺激孩子的内在动机。


4.改变赞美的方式


四岁孩子已懂得爱面子,也好为长者与人师,因此,对于四岁孩子收玩具的赞美,不能只是说:“你好棒喔。”


还要再加上旁人观感,譬如:“你好棒,你真是弟弟的好榜样,如果弟弟以后会收玩具,一定是学你的。”


有时也可用一点激将法,譬如告诉孩子:“你真的可以吗?”、“我本来以为你不行的,结果你真的自己收拾好了。”


孩子不管多大都需要鼓励,即使收玩具是每天该做的事,父母也不要吝于给孩子赞美,而且要让孩子知道他哪里棒,收拾好玩具对别人有什么贡献,这些也都可刺激孩子的内在动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