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军:中国学者要自觉从“阐释者”转变为“立法者”

 無情360 2016-07-11



中华好学者

 

摘要

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自我富强的道路上已经汇集了具有丰富蕴含的中国经验,作为立足并擅长于经验研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就应该立足于中国经验的本土实践,不仅要向全世界诠释好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更应该坚持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构建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学者要自觉从“阐释者”转变为“立法者”

文 文军

从上世纪末开始至今,“社会转型”逐渐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普遍使用的一个热门术语,对社会转型的研究,几乎涵盖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研究特点。在社会学中,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是指社会的整体性变动,它不是指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更不是指社会某项制度的变化,而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在当下中国大多数的学术论述中,“社会转型”常被用来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过渡,是社会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变迁过程。尤其是特指当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过程,其产生的语义背景正是中国当下现代化的生动历史实践。

当前,以“中国社会转型”为实践背景的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正在逐步进入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新时代,在这一过程中,理论自觉显得尤为重要


就当前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其主流的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在西方话语体系和思想境遇中展开并向非西方国家扩散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对非西方国家具有无可比拟的话语霸权和学术影响力。

 

可以说,近二三十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在许多方面对西方学术研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不仅表现在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上,而且还表现在学科的各种制度化建设方面。如何摆脱这种学术研究的依赖性,建构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实践和中国经验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并由此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已成为当前中国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议题。为此,就需要我们从理论自觉入手,重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自信,及时梳理和总结中国日趋稳定的社会实践,重新挖掘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以此建构出中国本土的学术概念、话语形式以及理论框架。

理论自觉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对于研究者来说,理论自觉包含对理论学习的自觉、对理论选择的自觉以及对理论反思的自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自觉意识并不是将自身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作为西方既有理论的案例或者验证,拥有兼具中西的专业理论意识和学会自觉运用理论于实务之中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追求。但在当前,由于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理论自觉不足,理论自信缺乏,甚至还存在某种“反理论”(anti-theory)的立场,其结果不仅导致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流于经验表层或单一的说教层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长期处于一种“理论欠缺”或“理论失语”的状态,从而最终会造成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破坏。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出发,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理论研究和选择的自觉性才是打破理论建构欠缺,促进理论繁荣的重要手段。


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自我富强的道路上已经汇集了具有丰富蕴含的中国经验,作为立足并擅长于经验研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就应该立足于中国经验的本土实践,不仅要向全世界诠释好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更应该坚持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构建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为此,我们应该在理论自觉的反思和理论自信的建构中,承担起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研究者应有的历史责任和学术担当,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学术能力建设: 


一是要具备准确研判现阶段及未来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类社会问题的能力。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去或者现阶段,还需要培养敏锐的学术眼光,洞察中国未来发展变化的能力,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研判提升我们预测未来发展规律,并设计和规划理想社会建设方案的能力。

二是要具备转化中国本土化学术语言,开展全球性对话的能力。这不仅需要我们跳出对西方学术话语保持长期依赖的“惯习”,更要立足于中国本土实践,将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与生活概念提炼出来并加以推广,使之成为全世界学术界能够普遍读懂、理解并逐步接受的学术概念。这对当代中国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只有让全世界先读懂了中国,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全球性的对话。

三是要具备从中国社会现实出发提炼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能力。学术研究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唯西方是从,而是要善于立足于自身的社会实践去挖掘理论要素和核心概念,从而建立起适合中国自身特征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

 

四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共同体要具备联合攻关、协同作战的“集体意识”,以在不同研究领域推动形成具有不同中国特色的各种“中国学派”。这种学术共同体的“集体意识”既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学术俱乐部,也不是你死我活,相互鄙视甚至学术攻击的角斗场,而是真正基于推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学术共同体”。


五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具备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反思性地运用到对现实社会的建构当中,从而“引导”与“建构”一种新的“社会事实”的能力,而不只是充当一个“解释者”的角色。对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应该逐步自觉实现从“阐释者”到“立法者”的角色转变,通过为社会“立法”而引领中国社会发展和学术进步,这也是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本文为作者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论坛(第1场)

——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与学术评价”上的发言

原发言题“社会转型、理论自觉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担当”



感谢您的阅读!《中华好学者》倡导'理性之思想,自主之精神',专注于学者、学界、学术的发展进步,定期向您推荐中华优秀学者及其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