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权友:揭秘太极内功功夫 太极拳功夫,是动静开合的功夫,讲究静修,静中藏动机,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正是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言的:“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我曾撰文解析太极意念劲。这种劲是太极内功的表现,很奇特,怎么奇特?它可一触既发,或'吃掉'对方劲,或发劲让其不知不觉而出。 说到吃掉对方劲,让我想到与一位外地朋友推手之事。那是一天傍晚,我正在天津宁河区华翠公园练太极拳,来了一位外地口音的朋友,他说走访武林之人,路过此地,想与我推手。我一看他,觉其气位很高,脚不扎根,便说你跟我推不了,但朋友执意要推。无奈,我笑着与其搭手。我们一搭手,我就将其劲吃掉,轻一发,对方便出。朋友不甘心还要推,我们又搭手,我干脆将手停在其胸前'刹车',即不攻,也不化。朋友的手怎么也动不了,攻,进不了我身,退,又怕我发,化,又化不动……为此,我们都笑了。朋友连连摇头,不对呵?我跟别人试,我能行呵,怎么在马老师面前,我的功夫等于零?我笑着说,我把你的劲都吃了。朋友说他练太极拳已十一年,也有师傅,以前还练了多年气功。他让我指导,我让他练一段拳看一下。他练了一段太极拳后,我诚恳地告诉他,他身上有功夫,腰脊劲很大,但脚不扎根,是由于上身腋太夹,气劲不易下沉脚下的原因,少了根催劲…… 说到发劲让其不知不觉而出,例子就更多了,除我在太极意念劲之文中举的例子外,我再说一个例子。那次,我在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泰丰公园给弟子授拳说劲,拿徒小黄试验。小黄身强力壮,从师于我前在健身房练过自由博击,肌肉发达。我做斜行的七寸靠,而小黄凭身壮而抗力。我觉其扺抗,自然想到改为拦腰肘,脑子一想,意念一给,肘到气到劲到,我劲轻灵带弹性,只见壮汉小黄,腾空而起,后背平拍到草地上,又被弹起。当时,身怀功夫的小黄惊叹不矣,这是怎么回事?我不知不觉倒地,又被弹起?我也吃惊,我只是一想,'拦腰截断',我肘一触其身,小黄便冷脆倒地,太极功夫这么神奇? 其实,以上的太极功反映的正是太极拳论所指的动静之间太极状态寸劲发作的效果。怎么练太极功夫,一层功夫一理论。我马权友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引起重视。 第一要先想到效果。 假如出手有所为,心里先有一想,也就是意念在先,然后意气劲同上,作用于动作。练拳时,入意境,带神气。给意念,无人似有人。以气催行,松而沉,轻而抖,想要什么效果,就出什么效果。 第二要有强大心法。 假若应用,心理作用很关键。比如把己比作坦克,把彼比作草芥,凭其虚无的气势,通过沾粘跟随、几跟几随后,长我之身势,吃掉彼身劲,我意气劲一给,彼必如触电而出矣。 第三要明确练体以固精,练精以化气,练气以化神,练神以还虚之目的。 虚无气势,是太极拳上层功夫。怎样练虚?一要练身:头顶肩沉,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脊活腰,松胯圆裆,裆撑合劲,脚下生根。二要还虚:要以心给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身轻气沉,用意不用力,有身如无身,身似无重量,四肢随腰脊,整劲而为,上下相随。怎样用虚?内劲中定于命门,中正于脊柱,先八面支撑,稳我其身。发劲丹田气炸,由内达外,由根及稍。触彼感之其拙,懂其劲之缺,然后用我虚无之大吃掉彼实之小,瞬间心想事成,此乃太极内功也。(本文作者马权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