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做人好办事
孔子把中庸称为至德,这既说明他把中庸视作道德的最高准则,也说明中庸是他的哲学基础。孔子的中庸之道,简单来说就是反对过与不及,要在过与不及的两端把握一个中点、一个度,这样才能保持事物的常态不变。 他解释道:“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我知道人们为什么不按客观规律做事,不行中道。因为聪明的人易过头,愚笨的人则做不好。我知道为什么中庸的道理懂的人少,因为聪明的人虽了解却不以为然,愚笨的人想理解却无从下手。 最精彩的是最后那个比喻: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每个人都会吃饭,但又有谁能真正品出其中的味道呢,实在太少了! 能吃,不代表喜欢吃;喜欢吃,不等于会吃。能吃的人,饕餮一生也未必知道自已究竟在吃些什么;喜欢吃的人,津津乐道于某些口齿的“艳遇”;而真正会吃的人,于寻常瓜菜中也能发掘出旖旎风情,于寻常景致中亦可享无边风月。 还有的人虽然了解中庸之道,也想做到,但就是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孔子说:即便了解了中庸之道,不长期固守“喜怒哀乐未发”的规矩,也是不成的。 我们东方的哲学,从来都是“行不到”则“知不达”,做不到就不要说。没有“行”的“知”,只是自以为是而已。只是能说会道、口若悬河,到头来也不过是“口头禅”,对于自身境界的提升,起不了任何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 不但孔子身体力行中庸之道,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更是深契其精髓,孔子曾经这样夸奖这位徒弟: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下面我们来看看,颜回学“中庸”以致用,未卜先知的故事。 有一次,鲁定公饶有兴致地问颜回道:“先生,您听说过东野毕很擅长于驾马吧?” 颜回答道:“擅长是很擅长,不过他的马将来必会跑掉。” 鲁定公听了很不高兴,东野毕擅长驾马是众所周知之事,可如今,颜回却说他驾的马必会跑掉,不知颜回是何用心。便对旁边的人说:“原来君子也会诬人啊!” 颜回听后,没有辩白什么,默默退了出去。 颜回离开后第三天,掌管畜牧的官员突然跑来报告鲁定公说:“东野毕驾的马不听指唤,挣脱缰绳,车旁的两匹马拖着中间的两匹马,一起回到马厩里了。” 颜回到后,鲁定公便向颜回请教道:“前天,寡人问您东野毕擅长驾马的事,先生您说,擅长是很擅长,但是他驾的马必将跑掉。不知您是如何预先知道的呢?” 颜回起身答道:“臣是以政事推测出来的。以前的时候,舜帝善于使用民力,造父擅长使用马力。舜帝不穷尽民力,造父不穷尽马力,因此在舜王那个时代,没有避世隐居或逃走的人,而造父手下,也没有不听指示的马。但东野毕在驾马的时候,虽然骑着马,拿着缰绳,姿态很端正,驾马的缓急快慢,进退奔走,也很合适,只是当经历险阻到达远方之后,马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却仍然对马责求不止,臣是从这里推想到的。” 颜回说:“臣曾听说过,当鸟被逼急时就要啄人,兽逼急了就用爪子乱抓,而人被逼得没办法时便要欺诈、叛乱,马被逼过头了自然就会逃奔。从古到今,没有使其手下处于极点,而自己没有危险的啊!” 鲁定公听了颜回的话后很高兴,感到非常受益,也很佩服颜回的智慧与德行,便将此事告诉了孔夫子,夫子听后,微笑着说:“这就是颜回之所以为颜回了,他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啊!” 颜回观东野毕驾马,却以舜王政事断定有佚马之后果,二者之间看似并无关联,然而道理却相同,那就是:过犹不及,物极则反。用比较通俗的话说:狗急了跳墙。 舜为一代圣王,仁心爱民,不穷其民力。人民都能安居乐业,自然会拥戴他了。东野毕虽然很有一套御马的技术,但对马却无体谅之心,马自然不堪忍受而奔逃。所谓“有压迫就有反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像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一味奉行法家的铁腕政策,最后弄得民不聊生、鸡犬不宁,结果必然是官逼民反、自取灭亡了。 凡事做过了头,必然会走向反面,最后让你没有好果子吃,这就是古人推崇的中庸之道。当我们时时以平和中正之心待人接物,事事不偏不倚,弃其两端、取其中道,定能无往而不利。 感悟:世上一切成功者,必然遵守的做人做事法则。方乃做人之本,圆为处事之道。我们看天地,天圆地方;我们看铜钱,外圆内方;方和圆本来是一个天平的两端,阴阳的两极,它们既可以互相制衡,又可以互相转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的就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其中,修身养性至为重要,它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最高学问。做人首先要求一种正气,只有堂堂正正地做人,才能干一番事业,这是“方”的一面。为人处事要善于与人相处,谦虚处世,不要挑剔别人,以诚待人,在处事中使自己的品德不断升华,这是“圆”的一面。人的一生就是方与圆的邮寄结合,内方可以身心贯通,井然有序;外圆可以减少阻力,便于运动。在我们日常具体的工作中,“方”就是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做人的道德和原则;“圆”就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对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对各项规定合理应用的方式方法和工作的技巧等。作为个人,不仅要具备优秀的品质,如理想信念、热情、自信、责任等,还要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恰当的工作方法。文/单眼老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