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首个国际长寿养生基地花落遂溪

 爱收藏的乌鸦 2016-07-12

中国首个国际长寿养生基地花落遂溪

美丽的海岸线,丰富的农海产品,宜人的气候孕育了遂溪这一方物阜民丰的沃土。据统计,遂溪县现有百岁以上老人15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万分之14.03,比“中国长寿之乡”的认证标准还要高。陈煜 摄

“溪水合流,民利遂之”,遂溪得名意取于此。千百年来,遂溪得水而生,傍水而兴,县城内更是形成了“五水合流、六河交错”的自然景观。作为雷州半岛人类最早居住的遂溪一抹平原、沃土千里,孕育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物产资源。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悠久的健康养生观念,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在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遂溪成为了一块健康养生、延年益寿的风水宝地。素有“全国第一甜县”和“中国醒狮之乡”美誉的遂溪,如今再传喜讯,国内第一块长寿养生的“金字招牌”——“国际长寿养生基地”也被收入囊中。

近日,记者从遂溪县了解到,经过中国老年学学会和国际老龄化长寿化研究委员会多次的调研审核,7月4日,国际老龄化长寿化研究委员会专家组在北京召开论证会,一致通过遂溪县国际长寿养生基地的申请。12日,国际老龄化长寿化研究委员会在遂溪召开论证发布会并对遂溪进行授牌。

中国首个国际长寿养生基地花落遂溪

103岁的陈志群与98岁老伴及曾孙在家门口的竹林里乘凉。

对比“中国长寿之乡”

指标值更严 含金量更高

提起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评选认定的“中国长寿之乡”,大多数人都较为熟悉,目前我国共有76个“长寿之乡”。

而说起“国际长寿养生基地”,很多人却并不知晓,这是因为此前国内尚无一地获评该称号。遂溪县,正是全国首个获得“国际长寿养生基地”殊荣的地方。

“与‘中国长寿之乡’相比,‘国际长寿养生基地’的含金量更高!其评定标准更加严格,相应的考核指标也更高。”遂溪县民政局局长许保说,对照“中国长寿之乡”的认证指标,遂溪要拿下该称号绰绰有余。

据统计,遂溪现有百岁以上老人152人,占全县总人口(108.31万人)的10万分之14.03,高于“中国长寿之乡”认证标准10万分之10。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遂溪县的人均预期平均寿命高达80.2岁,比全国平均预期寿命76.8岁,高出3.4岁之多。而该县80岁以上人数为32235人,占全县老年人总数153062人的21.06%,高出全国平均数——15%。90岁以上老人6073人,约占全县老年人总数的3.97%。

2015年3月,遂溪启动申报国际长寿养生基地的工作。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研究机构,国际老龄化长寿化研究委员会从今年1月开始接受国际长寿养生基地的申报评审。该委员会与中国老年学学会曾多次派员到遂溪实地调研,采集空气、土壤、水源和海产品、粮食类、水果类、蔬菜类共254个样本数据。经对比数据发现,遂溪在多项指标上都远优于标准值。

据介绍,山西大同、安徽祁门、浙江丽水等地都在申请“国际长寿养生基地”,而经过国际老龄化长寿化研究委员会7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论证会中充分认证,遂溪县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国内首个“国际长寿养生基地”。

中国首个国际长寿养生基地花落遂溪

遂溪四季常青、冬暖夏凉,有大小河流34条,沃土千里。

高屋建瓴

构筑国际长寿养生基地

获得“国际长寿养生基地”这一国际“金字招牌”,遂溪继续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标杆,高屋建瓴,致力打造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长寿养生基地:

以创建“中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启动了总面积超过13.6平方公里、首期投入超过33.7亿元的“两河三岸”项目;

以5A级旅游区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孔子文化城,首期于2015年7月3日破土动工,目前已经完成,并于今年6月28日开门迎客;

打造集休闲旅游、休闲运动、度假酒店、商务平台、养老养生产业、高端地产等为一体的大型养老休闲度假平台——玥珑湖生态城;

着手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大力整治水生态环境。对风朗河、东圩河流域生态进行综合治理,对雷州青年运河城区段水环境进行改造;遂溪的城镇供排水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也在大力改造中;

完善交通网络,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着手对县城市政道路和农村路网进行升级改造。

……

一个又一个宜居宜人的项目,让遂溪“旧貌换新颜”,真正实现了“还河于民、还绿于民、还路于民”,不断擦亮“国际长寿养生基地”这一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影响深远

引领产业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

“国际长寿养生基地”不仅是遂溪人的荣誉和骄傲,更是遂溪人的责任和动力。“国际长寿养生基地”这张名片,必将成为遂溪县现代服务业的一艘旗舰,有力引领该县养生休闲、全域旅游等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遂溪县委县政府决定依托这块国际“金字招牌”,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长寿养生+文化旅游”项目,推动遂溪农海产品加工、医疗卫生、休闲养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塑造多种遂溪地理标志产品,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长寿产品走向产业化,不断促进遂溪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中国首个国际长寿养生基地花落遂溪

遂溪仙裙岛日落。

长寿见闻

百岁老翁常骑车载老伴“趁圩”

近日,记者到遂溪县走村串巷,发现许多八九十岁的老人精神矍铄,扛着锄头下田耕作,一些百岁老人常洗衣做饭劈柴扫地。

“我们村里很多老人家的身体都很不错,不少老人家还下地干活,104岁的老爷爷还经常骑三轮自行车搭载其94岁的老伴去镇上‘趁圩’呢!”记者走访遂溪县乌塘镇湛川村时,不少村民都对村中的黄芝茂夫妇津津乐道。

随后,记者来到黄芝茂的家里,然而不巧的是,104岁的黄芝茂由于半个月前和儿子下田干活,不小心扭伤了腿在遂溪县人民医院住院,还有一两天才能出院。其94岁的老伴麦秀琴看到大家到来,忙出来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里坐。尽管腰已佝偻,但麦婆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热情地介绍家里的情况。

在麦婆婆的房间里,电视机还开着。“虽然我听不懂电视里说的普通话,但仍喜欢看看里面的人,看看戏。”麦婆婆笑着说,平时她也会到村里散散步,和其他老人聊聊天、说说话。

“母亲的记性一直很好,这两年的身体才稍微差些,以前村里人的生日她都记得,随口就能说出来。”与麦婆婆同住的儿子黄德意说,父母亲的身体还算硬朗,自己以前买的一辆三轮自行车,现在成了父亲走村串巷的“专车”,虽然家里也会为老人家准备饭菜,但他们还是喜欢自己煮。加起来近200岁的两位老人,还时常在“圩日”骑着三轮车一起到集市上买些新鲜的海鱼和猪肉回来煮汤,日子过得开心畅意。

“我们这里的老人普遍长寿,全村1000多人,80岁以上老人就有42人,其中90岁以上有7人,百岁老人有1人。”湛川村村干部方志灵说,由于环境好、空气好,村民们饮用甘甜可口的井水,家家户户都种有粮食、番薯等,乡亲们自给自足,老人普遍健康长寿。

尊老爱老

百岁老人几代同堂颐养天年

走在遂溪乡镇的乡间小道上,道路两旁满是翠绿,令人心旷神怡。在遂城镇新滩村,103岁的陈志群正和98岁的老伴在家门口的竹林里摇着蒲扇乘凉,尽管两鬓斑白,但两位老人精神状态非常好,摇着扇子聊着天。看到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叫儿媳摘了自家门前种的黄皮果招呼大家吃。老婆婆年近百岁,喜欢吃黄皮。儿媳笑着说,两位老人喜欢清静,最喜欢在家门口的竹林里乘凉,等曾孙们放学回来,给他们读书讲故事。

记者来到乌塘镇邦塘村100岁老人袁氏家中时,她正佝偻着腰拿扫帚打扫家门口,见到来了客人,她三两下洗了手招呼大家坐。性格爽朗的她还向大家展示了她刚刚煮好的番薯粥和虾煲。

袁婆婆的儿媳杨琼珍笑着说,老人爱吃番薯粥、虾和五花腩肉,平时给她买了菜她总爱自己煮。闲时经常到村里的小卖部坐着和村里人聊天。老人家年纪虽大却仍耳聪目明,平时还喜欢自己缝衣服、做鞋,穿针引线的功夫丝毫不输年青人。平时还常去劈柴,现在在家人的劝说下才少去劈柴了。

聊天时,袁婆婆对儿媳赞不绝口。“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闹过不愉快!他们两口子也没有吵过架。”袁婆婆笑着说,自己的儿子儿媳还有孙子们都很孝顺,人开心了精神自然好。

记者走访遂溪多条村庄,探访了多位百岁老人后发现,几乎所有长寿老人都与自己的儿女住在一起,儿孙绕膝,几代同堂,颐养天年,心态非常好。朴实的村风、家风营造了尊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遂溪,坐拥“南粤千年孔庙,西海万顷银沙”。这座缤纷多彩的活力之城,将建成环境优美的长寿养生胜地。养生,将成为遂溪人引以为豪的一张城市“新名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