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曾见过的滇池母亲湖珍贵照片

 知识求知叟 2016-07-12


高原无海,高原人却向往海,因此高原人喜将湖称作海。被称做“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的滇池,却既不叫海,也不叫湖,而是叫做池。滇池,她既有海的壮阔,也有湖的秀美,她是属于云南的水,云南的湖,云南的海,她是云南的母亲湖。


此前,《滇池复苏》一书出版发行,看着书中众多珍贵的老照片,昆明发布小编翻拍了一些分享给网友,让我们共同感受滇池70年的生命轨迹。



留存的这些影像,视角温柔而敏感,以至不像摄影,更似悄然的凝视,凝视着滇池的过往,难觅的老昆明岁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图像远远超越“老照片”,它们是关于滇池那些重要社会生活和事件的视觉记录,是我们的“共同记忆”。




上世纪40至70年代,温润的年代。




昆明陆路不畅,航运很发达,昆明、昆阳、呈贡、晋宁、安宁都可以通过航运连通,粮食都由水路运来,滇池堪称生命线。





每年水涨的季节,城内的盘龙江也是通航的,得胜桥俨然一个小小的港口,每天都会有很多船只停靠、过往。船的种类很多,有大、中、小篷船,双、单桨彩船,小汽船。



《小火轮》等照片,则展现了昆明人依靠滇池的水上生活,一望无际的水面,云雾晕染,如水墨画卷,风光旖旎。



70年代,一个狂热的年代。



1971年—1973年,连续三年的7月16日,昆明各单位都会挑选政治思想好、泳技高的人组成民兵方队,参加“武装泅渡滇池”,被选中的人倍感自豪。那时,每人一支五三式步枪背在身上,整齐地都穿衣戴帽,将手袖裤腿卷高。10点准时下水,为保持队形,游速较慢,抵达滇池对岸大概要3个小时。画面中,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白色的东西。那时很多人游泳技术不好,为了减轻枪的重量增加浮力,所以每人都背一只白色塑料桶,安全潜游。



1970年,是滇池历史上令人痛心的一年,那时,昆明开始大规模围海造田。隔着一条新筑的石坝,滇池草海有一侧的水被抽干了,四面则是一望无际的黑色淤泥地。另一侧的湖面上,千百艘木船、铁壳船,在对面西山与石坝间蜂拥穿梭,起码有上万人如勤劳的蚂蚁般涌动在工地上。



据载,围海造田从1969年年底开工,每天至少有10万人劳作,历时8个月,把昆明八景之一的“坝桥烟柳”变成了乌黑的腐殖土。最终,围海造田面积3万亩。但事与愿违,填出的水田中,有的是死沙地、有的是胶泥地,不适宜种粮。



滇池,逐渐成为国内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之后,属于悔悟的年代。



浑浊湖水中,蓝藻堵塞河道的一幕。滇池湖水呈现墨绿色,绿油漆般,不仔细看,几乎会误把它当做一片草地,在大风中翻卷着绿色的浪花……这些镜头见证了群众性的疏河捞泥、机械化的过滤蓝藻、高投入的截污处理、高科技的生物治污……



经历切肤之痛后,当时,昆明开启了治滇六大工程——“环湖截污,交通、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入湖河道整治,生态清淤,外流域调水及节水。”急切的治理期望与浩大的治理工程存在差距,但情况在好转。



变化,新生,一点一点开始着。




照片或已泛白,但,滇池曾经经历过这样的那样的岁月。滇池,像密码一样,能开启每一个普通昆明人的家族史。



(来源:昆明信息港;照片为《滇池复苏》部分图片翻拍,也有网络综合的“滇池影展”部分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