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校长发出吼声:中国孩子最缺的不是教育而是生活

 tywqz 2016-07-13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成长频道(ID:chengzhangpdao),《创新时代》,图片来源网络。掌门1对1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茂德,特级教师,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代表作《窗内窗外》、《教育,真的不能简单》、《播种者的期盼与困惑》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不禁回头反思,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到底缺什么?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


沈茂德分享了他的看法,这位校长说,现代的孩子有5个“缺”与“不缺”:

——不缺梦想缺理想

——不缺智商缺情商

——不缺技能缺核心素养

——不缺幸福缺生活

——不缺关怀缺责任


不缺梦想缺理想


当学生该展现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时,他们要追逐金钱和权力。


央视《对话》栏目曾做过这样一期节目,美国12名总统奖学金的获得者和中国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回答同一个问题:从智慧、权力、真理、金钱、美中选取一个词代表自己的价值观。美国高中生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但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之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彼此之间也没有多少共同点,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


除此之外,中美学生针对非洲贫困儿童制作的援助计划,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中国学生的方案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从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吟咏茶马古道,随后便是一场文艺演出。但是对非洲的援助计划却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只说组织去非洲旅游,组织募捐,还去非洲建希望小学等。一个留美的华裔作家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钱出来,首先你的整个援助计划得打动我,我还要知道我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我捐出去的每一分钱是不是都真正发挥作用了。”面对作家的发问,中国学生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而美国学生的方案便从非洲目前的实际情况,比如教育、就业、食物、饮用水、艾滋病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规划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到每一项预算都准确到几角几分。他们对于非洲社会的了解,对已有的援助现状的了解,都深刻而全面,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由此可见,当我们的学生该展现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的时候,他们要追逐金钱和权力;当他们该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吟诗弄赋,在实际问题的外围不着边际地轻轻飘浮。


我们培养出的青年人,既有可能浑浑噩噩,是非不辨,丧失了独立思考的心智和能力,没有思想而随波逐流;也有可能在现实面前,一筹莫展,没有实际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引导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




不缺智商缺情商


很多孩子人性、人品没有与视野同步。


随着家庭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孩子们的视野也就越来越广,但很多孩子人性、人品没有同步。为何这么说?“药家鑫案”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人不能没有善良,人不能没有人性,善良和人性靠谁播种,靠家庭。


不缺技能缺核心素养


孩子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没有与“技能”同步发展。


我们还可以看到,好多家长唯恐自己孩子的“素质”不够全面,节假日、寒暑假,只要孩子有空闲时间,父母就会排出自己的“素质教育课程表”,让他学钢琴、拉二胡、上小记者班、参加舞蹈培训……一句话,决不让孩子有自己的时间。这些种种在应试文化指导下的“技能培训”,确实提升了孩子的某些技能。但可以清晰地看到,“技能等级”的进步并没有形成孩子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同步发展。


“李天一”的案例就足以证明这点。在各项技能领域都成绩优异的李天一为何屡次触碰法律的底线?恰恰说明现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技能的培训,而是缺少有理想有责任的人生信念,缺少独立、阳光、坚毅的性格特征,缺少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



不缺幸福缺生活


自私、任性、脾气大、缺少力和责任感等共性化问题产生。


许多家长尚未认识到,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削弱了“自立”,过度的溺爱还滋长了“任性”,有求必应的物质满足使孩子们不仅不懂得什么是幸福和应该如何去追求幸福,还会缺失自我责任感和人生追求。


“自私、任性、脾气大、缺少坚持的毅力、缺少责任感”等共性化的问题产生了,而这样一些“核心素质”的缺乏就会深刻影响一些孩子未来的成功与幸福。


而生活本身就是一门活生生的课程,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成长的过程。


在四五年前,有一所初中的校长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学校本来有一个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不打算到天一中学来读书了。我问为什么?他说,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是苏北兴化人,捡垃圾到无锡,没有地方住,搭了塑料棚住在破船上,经济条件十分艰苦。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到他的“家”里去看了看,顿时觉得十分心酸。于是我跟这个孩子的父母说,一定要让他上高中,所有的钱我来解决。三年后,这个孩子被保送到南京大学。在离开天一中学的时候,他给我写了封信,这样说到:“我来自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我并不因此而怨声载道,因为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但是,苍天赋予了我智慧。”现在这个孩子在读博士,发展得很好。事实证明,有时候生活中的苦难恰好是孩子发展中的财富。




不缺关怀缺责任


孩子们缺失了“独立”、“自主”等键素质。


今天的“独生子女”有了太多太多的呵护、关爱、宠爱,他们已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已远离了自然的成长过程,他们确实已生活在父母、爷爷奶奶营造的“温室”之中。


在这种长辈的“人造温室”中既没有了真实的“电闪雷鸣”,更没有“风霜雨雪”,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缺失了真实的生活体验,这种“温室效应”的恶果就是:孩子们缺失了“独立”、“自主”这样一些关键素质,“骄”、“娇”两字成为一种通病;孩子们容易缺失规则意识,行事容易冲动,孩子的“自我中心”任意滋长,有些孩子甚至以为“世界就是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