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由体位即非平卧位(no supine position),也就是直立体位(up-right position)+侧卧位,避免平卧。待产的体位主要需要考虑到产妇的舒适性,休息时侧卧接产的体位考虑到了产妇的舒适度,接产人员观察操作的方便性,及便于保护会阴等。而常用的接产体位有侧卧、手膝俯卧、站立、坐等。 2. 自由体位分娩的优点: 增大子宫脊柱(骨盆)的倾斜角——骨盆驱动角(Pelvic drive angle),有利于胎儿入盆下降; 增大骨盆径线,纠正异常胎位,促进顺产;预防胎儿缺氧;宫缩更有效;减轻产痛。 常用的分娩体位中,手膝俯卧位骨盆径线最大。 一项通过MR测量未孕妇女在仰卧位、手膝位、蹲坐位时骨盆径线的研究结果发现:手膝位(跪趴)和蹲位时,骨盆出口后矢状径较平卧位时增加(分别为3mm±5mm,p = 0.002和 2mm±5 mm,p = 0.01)、坐骨棘间径增加(分别为6mm±7 mm和8mm±7mm; p<> 3. 分娩接产的评估因素:安静的环境(产房声音控制标准);暗淡温柔的灯光(光标准);关爱支持(爱的标准);饮食支持,如干裂的嘴唇则会扣分;自由体位活动(必须);自由体位评估胎心等。 4. 分娩接产前的准备工作: 在地上、水中,垫一些厚垫子; 在普通的产床,病床准备; 俯卧时机:拔露2-3个cm; 产妇的上身可直立坐到脚跟上、可抬高趴床头、可放平,近着冠时产妇哈气; 接产人员:正面接产,可坐着; 会阴准备:清洁为主,碘伏不可进入阴道; 铺巾:一条大单为主,主要目的是放新生儿(世界卫生组织清洁接产:新生儿要出生在清洁的表面上)。 5. 接产操作:产妇如何用力? 处于自由体位时,不同于传统的平卧位大屏气用力,产妇可以自己掌握用力;如果胎头顺利拔露,产妇可以依靠本能用力,不需要进行指导; 如果产妇不能很好的控制,乱叫乱喊,可给予引导; 宫缩初起时,指导产妇先吸气,不要屏气用力; 腹部鼓起时,数1-7七个数字,然后慢慢呼气,发FFFF……,练习呻吟:哈... ...,不要尖叫。 6. 保护会阴的技术-不伤害是最好的保护 以上有关腹部加压及相关因素导致的母儿不良事件的统计数据显示,分娩时坚决拒绝腹部加压娩出胎儿的方式。 7.分娩接产时的操作: 控制胎头,不要压迫会阴组织,不管在什么体位; 用柔软的手掌轻轻的扶持胎头,不要用手指,避免用手指挤压揉捏胎头; 主动配合产妇,让产妇放松,将手松开,脸部放松,不要喊叫; 多听胎心,少阴检; 不要人为扩张宫颈、阴道、会阴,容易引起明显水肿; 蹲位、坐位容易引起会阴水肿,俯卧和侧卧有利于血液循环。 8. 接产:慢慢的娩肩 娩肩时更容易裂伤:自然的娩肩,让宫缩推动肩娩出,而不要牵拉娩肩; 注意胎肩可向不同的方向旋转; 头娩出后进行评估,观察脸色,探测囟门、颈动脉的搏动; 一般头到肩的时间在1-2分左右,有少数可能会有2次宫缩超过3-5分钟,甚至有超过8分钟,必要时启动肩难产,但不能过急过快的牵拉; 手托枕后骨与脊柱方向一致慢慢托出胎体,手不要抓握环绕胎体和腹部,否则可能会造成肢体骨折,肝脾损伤; 有的臀部也很大,顺势娩出,慢慢拉动不要过急过快。 9. 新生儿处理:不常规吸痰 胎粪虽污染但是有活力,因此不必吸引气管,不必洗胃。 新教材中,有关新生儿出生快速评估的问题去掉了“羊水清吗?”这条。把羊水胎粪污染的处理放在了初步复苏中:如果新生儿出生时有羊水胎粪污染且有呼吸抑制,肌张力低下,和/或心率<100次>100次> 10.分娩接产:晚断脐 循证医学研究证据表明:分娩接产时要晚断脐带,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早于1分钟断脐是没有益处的,可在脐带搏动停止、胎盘娩出两个时间点断。晚断脐带对足月儿来讲,可以增加血红素,预防贫血;对早产儿来讲,可以预防脑出血,提高生存率。 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脐带很短;脐带绕颈很紧,大于三圈且发白没有搏动。必要时可切断脐带松解娩出胎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