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着花枝作酒筹

 孟溪ProbeT连山 2016-07-13

在中国的民俗中,酒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人常说:「百里之会,非酒不行,无酒不成礼。」《鸡鸣》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行酒令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酒文化,也就是人们在饮酒时所采用的一种助兴娱乐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以此来沟通彼此的关系。

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夜宴一节对占花令描写得十分详尽:说着,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其中提及的竹雕签筒象牙花名签子,即饮酒行令的酒筹。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着花枝作酒筹。




   《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僊僊。





如果说中国文人与茶的互动透出清雅之风,那么中国文人与酒的互动则更多的表现出热情和喧闹。

先秦有射箭助酒,汉代有投壶罚酒,魏晋阮籍赌棋饮酒,东晋王羲之曲水流觞赋诗罚酒……




在唐代,筵席上的酒令助兴就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娱乐形式,比起文人们在茶会、茶宴中的赋诗联句毫不逊色。



花蕊夫人《宫词》 :新翻酒令著词章。




韩愈《人日城南登高》 :令征前事为,觞咏新诗送。




1982年,在江苏丹徙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唐代银器窖藏,出土物中包括一件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一件,酒令筹五十支。每支正面刻楷书文字,其内容出自《论语》,下半是酒令的具体内容。



楠书房制器选录了其中的三十六支。



《考略》:此器圆筒形,状如蜡烛,所谓『论语玉烛』,系包括此器的内容与外形而言。」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玉烛二字见于《尔雅·释天》:四气和谓之玉烛



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玉烛者,释文引李巡云: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所谓论语玉烛即帝王用《论语》治理国家,使《论语》光照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