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老子思想对《黄帝内经》治疗理论的影响

 山水丰顺 2016-07-13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生产和医疗实践中的经验汇聚和总结提升,其产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渗透,建立了“气—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医学思维模式,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天人观、医学观、疾病观、治疗观、方法论,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便是被历代奉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现代研究普遍认为《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形成于战国,并自秦汉以来代有补充,其成书时间约在西汉中后期。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思想解放,“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流派的产生、交流与融合,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而道家作为战国时期主要流派之一,其地位与影响力不言而喻,到了西汉早期黄老之学则愈加盛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内经》理论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必然会采纳道家学说的精华。

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的《老子》一书不仅为道家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更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深层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道家学说影响的《内经》也不时闪烁着老子智慧的光芒。老子以“道”为本,认为“道”为万物之宗,“道”为天下母,是宇宙的本源和根本规律,世间万物皆必然遵循于“道”,人也不例外。是以《老子·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的整体观为特色之一,其治病理论定是需要合乎于“道”的,故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训:“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粗浅探讨老子思想对《内经》治疗理论的影响,望可以为读者拓展思维。

1 治病法“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素问·调经论》云:“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相对平衡,相互制约的动态消长之中,保证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形与神以及人体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维持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素问·生气通天论》谓之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疾病的发生究其根本都是致病因素破坏了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一旦阴阳的平衡关系失调,产生阴阳中的某一方偏盛或偏衰,则会出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等病理状态。此时,便需要通过合适治疗手段纠正人体内阴阳的偏差。《老子·七十七章》讲到:“天之道, 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老子从事物正反相生相成,矛盾又统一的发展变化基本规律里,领悟到事物在矛盾统一中存在均衡性。而“道”就是通过抑制削弱事物过度的方面,推动补充不足的方面,来保证事物发展的总体平衡与稳定,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内经》汲取老子的思想,并进一步发展用于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把恢复阴阳平衡作为治疗疾病的最终目标,提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以“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思想为指导,确立“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灵枢·邪客》)的根本治疗大法,并具体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等一系列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具体措施,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之中。

2 以枉为直,顺势而为,不争而善胜

《老子·七十三章》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喻指天道的力量,形容天道无边笼罩万物。天地万物皆由道所化生,因而万物之间相互存在着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天道为法则。而天道则顺应万物自然的本性,利用万物之间的联系,从宏观的角度调节着天地万物之间的动态平衡,并不只是单纯的杀伐补益,所以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内经》则注重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利用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相互的关系,确立相关的治则与治法。例如,《素问·宝命全性论》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依据五脏合五行相克的规律,发展出“培土制水法”——以温补脾胃治疗肾水泛溢,“补火泻金法”——温通心阳以化肺饮等等。以五行生克之理间接调节整体平衡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内经》强调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顺势而为,以因势利导为原则。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依据邪气所结病位的不同采取适当方式给邪以出路的治疗方法。这些理论都是老子“曲则全,枉则直”(《老子·二十二章》),“善胜者弗与”(《老子·六十八章》),讲究通过间接的途径,顺势而为,不与之正面冲突从而达到目的“不争而善胜”的具体体现与运用。

3 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二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的化生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文中的“一”和“二”可以理解为太极和阴阳,“三”指的则是阴阳二气及其阴阳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而阴阳交感是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源,故老子言:“三生万物”。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不仅是在自身体内阴阳二气产生交感,也与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处于不断的交感之中。《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背为阳……腹为阴……”,为阳的背需要与阴交感,为阴的腹需要与阳交感,只有阴阳二气相互交感作用,才能达到“和”的状态。人体内阴阳不断交感自和的状态,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若阴阳出现格拒不和,则会产生疾病,甚至出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导致人的死亡。基于这个理论,对于阴阳无法正常交感以致不和而产生的疾病,必须采取贯通阴阳的治疗方法。例如,桂枝汤证的基本病机是营卫不和,卫之阳浮盛于外,营阴失卫之固。因此桂枝汤中,用桂枝通阳益卫,以白芍敛阴和营,二药合用,外散内敛,调和营卫,恢复营卫“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正常交感相和的状态。又如白通汤方,治疗少阴病阴盛戴阳证,方中用葱白辛温走窜,宣通上下,以破阴阳格拒,令上浮之阳气得回,与阴气交感相和,而解诸症。所谓“和曰常,知和曰明”(《老子·五十五章》),医者须在治疗疾病时不能只考虑阴阳偏盛偏衰,也要注意人体中阴阳交感的正常与否,方能使人体达到真正“和”的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老子思想对《内经》治疗理论的影响可见一斑,了解老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发展中医思维。国医大师裘沛然曾说:“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自然通。”中医学正是因为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如此博大精深。我们要学好中医,就必须追根溯源,在学习医学经典的同时品读国学经典,深入理解传统哲学思想,像老子一样体察万物变化,感悟天地之道,从而触类旁通,提升理论境界,并将其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之中。有道是“惟有博学于文,始得精专于医。”笔者才疏学浅,言辞鄙俚,然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今以此文抛砖引玉,疏漏不足之处望君斧正。
(作者系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