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暑怎么办?史上最全方法大汇总!

 昵称29908653 2016-07-13


夏天最容易发生的一件事情就是“中暑”。说起中暑,小编只有过一次经历,但仅仅是这一次经历,就已经让我终身难忘了!先是头晕眼花,紧接着就是恶心想吐,最后几乎要直接晕倒了!所以说夏天的首要任务就是——防中暑!那么应该怎么“防”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夏季气温高,气压低,尤其是闷热天气,人们排汗较多,容易发生中暑。夏天,许多办公室工作者会头脑发昏,“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也没做出什么东西来,真不知道怎么了。”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中暑的先兆症状。这种高温、闷热的天气里,长期坐在办公室里的人尤其容易中暑。一般来讲,温度达到32℃以上,湿度达到60%的情况下,人比较容易中暑。






你知道吗


中暑是一种急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根据症状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者的关系为渐近发展的,一定要在先兆中暑时期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危险。


1.先兆中暑

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这很可能就是先兆中暑。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发烧现象。

2.轻症中暑

如果出现发烧现象,伴随面色潮红或苍白、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则属于轻症中暑了。

3.重症中暑

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大量出汗及口渴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是热痉挛之症状;此时要及时喝淡盐水,以便补充体内盐分。




专家支招


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护,则可以避免中暑的发生。


1.夏季避免暴晒

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之间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

2.出门备好物品

在炎热的夏季出门,要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工作服宜宽松,以保证通风良好。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时引起中暑。

3.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方法。




4.增加乳制品摄入量

很多人认为夏天不需要补充奶制品,事实上,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还可以多吃些时令蔬菜、水果,比如含水量较高的生菜、黄瓜、西红柿、桃、西瓜等。

5.常饮清暑饮料

清暑饮料不仅可以预防中暑,而且可以祛病健康。下面介绍两种清暑保健饮料的自制法。

1)清暑美容饮料。珍珠母250克、西瓜皮1000克、白木耳30克、白砂糖1000克。制法:先将白木耳加水煮烂,取汁1000毫升。将珍珠母浸入1000毫升水中1小时,加入洗净的西瓜皮再煮半小时,滤出药汁1000毫升。将白木耳汁与珍珠母、西瓜皮药汁混匀,倾入铝锅中再煮沸,加入白砂糖溶化,冷却后再加食用香精5毫升,装瓶贮于冰箱备用。此饮料香甜润口,具有清暑安神、生津润肤的功效。

2)清暑益肾饮料。女贞子50克、旱莲草50克、枸杞子50克、白菊花30克、白砂糖1000克。制法:将上药用水浸泡后煎二次,头煎取汁1000毫升,二煎取汁500毫升混匀,加入砂糖和饮用香精5毫升。装瓶贮于冰箱备用。为中老年人暑天保健强身,滋肾清心,预防中暑之佳品。

6.做好预防性体检

体质虚弱或慢性病病人,由于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尤易发生中暑。因此,在每年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高温作业的工人进行检查,凡患有心血管病、持续性高血压、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溃疡病等疾病的人,应尽量脱离高温环境工作。



.




注意事项


在盛夏季节,外出工作或者外出旅游时,必须掌握一些防暑知识,以防中暑。


1.穿浅色衣服

应穿白色、浅色的或素色衣服,不宜穿黑色的或蓝色的衣服,因为白色、浅色或素色衣服吸热慢、散热快、穿着凉爽,不易中暑。

2.戴隔热草帽

编织草帽的原料多为空心的,里面储存有一定数量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草帽对阳光还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3.中午要休息

早晨空气新鲜,气候凉爽。因此,夏季外出旅游时,出发时间应该早些,到了中午就休息,下午三四点钟以后再进行旅游活动。

4.多喝盐开水

出汗多,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衡,从而出现中暑。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5.带防暑药物

夏季外出旅游时应带些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万金油、风油精、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


健康TIPS:中暑的急救措施


中暑,是在烈日下或高热、高湿、通风条件差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人体内热量不能散发,导致神经中枢调节紊乱而出现的一种急性病变。多发生在夏季。疲劳、饥饿和体质虚弱者容易发病。当发生中暑时,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急救方法进行施救。




1.迅速使病人脱离现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宽松衣服。使病人平卧,头部抬高,通风降温。如有电扇,可以打开,但不要直接对着病人吹风。同时可用冷水蘸湿毛巾擦拭病人的头颈、腋窝,大腿根部,也可以用30%的酒精擦浴。

2.点按人中、内关、风池、承山等穴位,也可针刺双手指尖及委中放血,有条件者,可于太阳穴处涂擦清凉油,亦可服用藿香正气水(),人丹等。

3.病人的体温如在41℃以上时,可把病人浸在冷水中,仅露出头面部。同时搓摩四肢,胸背部以促进血液循环而达到散热。体温降到37.5~38℃时即可停止冷水浸浴。如果病人高热不退、昏迷不醒,应立即送医院。

另外,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