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助“节拍器”
作为业余爱好者,如果觉得自己的节拍观念不好,还是应该进行一些拍子方面的训练,以培养自己的节奏感。最好的方法还是借助节拍器。
市面上与网络上有很多管乐通用型的“校音器”(有的叫定音器),也就几十元钱一个而已。买的时候要选购带有节拍器功能的,就是不需要夹在乐器上的这一种。这种校音器只需萨克斯在适当的距离对它(周边环境不能有太大的声音干扰)吹一个长音,通过看指针的摆动就可以知道某个音(如A,指音名)准不准。按一下某个按钮它又可以当作节拍器用。作为节拍器使用时,它可以发出明显的打拍子的声音,有的还有几种不同的声音效果。可以调节它在不同的拍子间变换。即可以在一拍打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之间进行变换。节奏的速度上应该可以变化,而且在屏幕上有数字可以显示拍子的速度是多少的,这是我们必备的工具。把它当作节拍器用的时候有一个好处,当您想学习吹奏某一首乐曲的时候。在播放乐器示范或伴奏音乐的同时,应该打开节拍器进行调节,调到节拍器的速度与乐曲的速度同步进行(即吻合)。你可以看到这首乐曲的速度数值是多少,也就是每分钟是多少拍的。这也就是我们在看乐谱时的左上角出现的速度标记。
速度是指节拍的速率。它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慢、适中与快。但是如果细分的话,我们听一首乐曲,感觉它是慢速或是中等速度的乐曲,差别也是很大的。比如柔板(缓板)到慢板,大概在52-58(指每分钟多少拍)之间,小广板与小柔板在60-69之间,行板与小行板在72-84之间,而中速(也叫中板)的乐曲则在90-104之间。如果再超过这个速度的,已经是小快板或是快板以上的速度了(刚才上面所谈到的每分钟多少拍的数值,在不同的教材中是略有差别的)。
正规乐团排练时,指挥会非常注意严格控制乐团的演奏速度与节拍。当然,业余爱好者也不必太过拘束于这个方面。但我还是建议大家要经常使用节拍器来核对一下自己练习与乐曲的速度是否吻合,看一看节拍器上显示的数值,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有个好处,习惯了之后,以后当我们看到一首乐谱的速度标记时,或者是听到一首乐曲时,就会知道这首乐曲它每分钟应该演奏多少拍,同时会在心中默数(1、2、3、4)它的演奏速度大概是多少了。使用的日子长了,自己的心中就形成基本的节拍与速度概念了。
当我们每听一首乐曲,都应该形成在心中数拍子的概念。如何数?一般的歌曲乐曲,例如四拍子的,数“逢喳逢喳”(强、弱、次强、弱),三拍子的“数逢喳喳”(强、弱、弱),二拍子数“逢喳”(强、弱)。“逢”是重拍,“喳”是弱拍。数拍,养成心中数拍的习惯,尽量别用脚数。
如果是乐队排练正式演出曲目时,指挥或领队应该禁止队员在乐队排练时用脚来踏数拍子。原因是,不管您数得准不准,脚数踏拍子也是一种舞台表演上的动作,而且多少也会发出声音。一是干扰指挥,二是影响旁边的队员,三是不雅观。 有的朋友已经习惯了不容易改掉怎么办?请您用您脚的大拇指在鞋子里面数吧,这样大家都看不见也听不见了。当然,有时独奏者演奏一些激情的乐曲,为了增加表演的气氛,随着节奏的速度用脚踩踏着也好、用身体摇摆着萨克斯风也好,那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