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总是受到各种歧视:找工作被歧视,入校也被歧视,甚至出入境也被歧视等等。今天快问君来和大家聊聊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的那点事儿,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一些不必要的难题!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案 朱某,男,34岁,职员。2008年12月5日初诊。 主诉:右胁痛5年余。 初诊:患者5年前体检发现乙肝两对半示:HBsAg(+)、HBeAg(+)、HBcAb(+),肝功能正常,当时自感无明显不适,未予重视。但后来患者出现肝区隐痛,易疲劳,少寐多梦,近期查 HBV-DNA示:2.507E+6拷贝/m1,肝功能正常,遂来就诊。 就诊时症见:肝区隐痛,眠差,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淡暗,苔黄腻,脉弦。 中医诊断:胁痛,证属肝胆湿热。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此因患者感染湿热疫毒,阻滞中焦气机,肝失疏泄则右上腹胀闷不适;湿热蕴结,伤津耗气故口干口苦,乏力;热扰心神,故眠差。治以清热法湿。 处方: 珍珠草30g 鸡骨草30g 溪黄草30g 虎杖30g 怀牛膝15g 蛇舌草309 半枝莲20g 丹参20g 栀子12g 莱菔子12g 甘章6g 14剂,水煎服, 日1剂。嘱避风寒,调饮食,畅情志。 二诊(2008年12月19日):无明显不适,胁痛消失,睡眠改善,舌淡暗,苔黄膩,脉弦。査乙肝两对半仍为大三阳,肝功能正常。守上方去怀牛膝, 25剂,水煎服, 日1剂。 三诊(2009年1月13日):大便烂,1~2次/日,余无不适。守上方去白芍、升麻、珍珠母、浙贝,加火炭母30g,凤尾草30g,14剂,水煎服,日1剂。 四诊(2009年7月20日):诉服完上药后,按原方自行购药服用。现患者诉易感精神较差,易疲劳,夜间多梦,余无明显不适,舌暗胖大苔白,脉弦。 HBeAg定量由412PEIU/ml,降为138 PEIU/ml, HBV-DNA<500拷贝> 处方: 珍珠草30g 蛇舌草30g 半枝莲20g 丹参20g 郁金15g 莱菔子12g 怀牛膝15g 太子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甘草6g 25剂,水煎服, 日1剂。 五诊(2009月8月15日):咽喉仍感干涩不适,余无特殊症状,舌质仍偏红,大便正常。舌淡红苔黄膩,脉弦。此为感受风热外邪。 处方调整如下: 金银花12g 野菊花15g 甘草6g 桔梗12g 玄参15g 麦冬12g 牛蒡子12g 鱼腥草30g 珍珠草30g 丹参15g 溪黄草30g 鸡骨草30g 14剂,水煎服,日1剂。 随症加減治疗8个月余,诸症消失,复査HBeAg定量、 HBV-DNA均正常。 按语:慢性乙肝是外感湿热疫毒引发,要使病愈,首先驱逐外来病邪。湿热毒邪胶着,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故清热解毒利湿法须贯穿整个治疗始终,这是治疗之关键。引起乙肝的湿热毒邪也不同于一般的湿热病邪,其性胶着顽固,驱邪务尽,要守方坚持治疗,提高病人依从性,延长疗程以利驱邪。邱老擅用岭南草药溪黄草、鸡骨草以及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珍珠草(叶下珠)等甘淡微寒之品,以达清热解毒利湿驱邪之功。 通过以上案例的详细治疗过程和药方,相信大家对于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了更多的认识。乙肝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歧视这些不幸患上此类症状的同胞。希望朋友们多多包容这些不幸的同胞,给他们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支持,多一点帮助!共筑健康和谐的一片幸福蓝天! 本文来源于快问平台资深名医邱健行主编《杏林健行》真实案例原创发表,(温馨提示: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私自用药。)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