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下册重点复习题

 知识百科2016 2016-07-14

第一单元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4、(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6、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7、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月或30天。

8、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是光源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4、(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5(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能使光线(聚焦);(凹透镜)有(缩小)作用;能使光线(发散)。

6、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7、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8、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绿)、(蓝)、(靛)、(紫)七色光。

 

第三单元《电和磁》

1、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

2、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3、(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4、避免触电的方法有:(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用湿毛巾擦电器)、(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5、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 N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 ( S )表示。

6、磁铁的性质有:(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7、(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

8、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9、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或(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10、电磁铁的应用有:(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2、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3、(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4、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5、(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运动员的心跳次数比普通人少。

7、(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8、保护心脏的方法有:(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2、(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题。

1、怎样安全用电?

答:(1)不要用湿手或潮布触摸电源。(2)插电源插头时,不能用手接触插头上的金属片,手要握住绝缘部分。(3)拔掉插头时,不要用力扯着电线拔插头。(4)电线皮脱落,露出金属丝时,不要用手触摸露出部分。(5)家中无人时,应关闭家用电器,切断电源。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磁铁或电磁铁?

答:文具盒、衣柜门、磁性黑板、电动机、电视机、录音机、电话、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

4、怎样保护呼吸器官?

答:(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预防呼吸道传染病。(3)扫地前洒水,避免吸入粉尘。(4)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5)不吸烟。(6)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5、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答:(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2)合理饮文化娱乐活动保障心脏所需的营养。(3)预防心脏病

 

 

1、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的是:(1)要节约使用矿物资源。(2)回收利用矿物资源(3)要保护好这些矿物资源(4)积极开发新资源(5)加强宣传

2、你知道哪些保护大脑的方法?(至少答出4种)

答:(1)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头部。(2)保证睡眠时间。(3)看书时间不要太长,要注意休息。(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1、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常进行室内换气。(2)捂住鼻子打喷嚏。(3)用热水冲洗筷子。

4)勤用肥皂洗手。.

2、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答: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3、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

答: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

4、地震前有哪些预兆?

答:地下水突升、井水冒泡、动物惊慌不安等。

5、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答:在发生强烈地震时应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来不及,就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者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6、人们采用了哪些方法防锈?(如何防止铁生锈?)

答:生产、生活中的防锈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擦干、喷漆、涂沥青、加覆盖膜、电镀、制成不锈钢等。

7、为什么食品在夏季容易发霉?

答:因为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在这样潮湿的环境下食品就容易发霉。

8、怎样预防传染病?

答:一要管理好传染源,防止病源体扩散;二要切断传染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要保护好易感人群;四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五要改善营养,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1、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1)不吸烟,不喝酒;(2)男孩不能拔胡须;(3)女孩不穿高跟鞋,不束胸不勒腰;(4)女孩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5)不宜减肥;(6)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2、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该怎么做?

答:(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答:(1)建立自然保护区;(2)建设生态工程;(3)节能减排;(4)倡导绿色生活。

4、面对缺水的现实,人们越来越感到节水的重要。想一想,对于节水,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答:(1)尽量做到一水多用。如可以用洗完菜的水浇花、喂牲畜;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2)不用水时要拧紧水龙头。(3)避免滴漏。(4)推广“中水”使用。

5、为了呼吁更多的人来节约水资源,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语。

 答:水是生命之源。

请珍惜每一滴水,不然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

6、在家中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答:使用节能灯具、使用节能的炉具、及时关闭用电设施、把空调设置适当的温度、安置太阳能热水器等。

7、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三、实验题

1、请你设计自制的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细菌将牛奶中的一部分糖转化成了酸。

 

2、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湿馒头容易发霉。

 

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

答: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

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

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4、实验名称:会吹泡泡的瓶子

所需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实验过程: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实验结论: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实验名称:制作太阳灶

所需材料:电筒凹面反光碗泡沫塑料铁丝土豆细竹签

制作过程:

1)、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

2)、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

3)、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

4)、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6、探究铁钉生锈的实验

假设:如果铁放在:水里,那么铁就会生锈。

实验器材:几根铁钉,几根试管,少许油。

实验步骤:a、把铁钉放在盛满水的试管里。

          b、加一点油。

          c、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

结论:铁钉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和水,去掉其中一个,铁就不易生锈。

 

7、实验名称: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实验器材:黏土、化石、贝壳、树叶、骨头

实验步骤:

1)、将黏土擀平。

2)、把化石、贝壳、树叶、骨头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8、自制小火箭实验

所需材料: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

制作过程:

1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

2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

3划好一根火柴,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如同出弦之箭,嗖地一声,在空滑了一道白烟构成的弧线,飞出去一米多远。

实验结论:反冲原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

 

9、实验名称:制作小水轮

实验器材:塑料片、软木塞、钉子、塑料瓶、牙签、漏斗、细塑料管

实验步骤:

1)、用4个塑料片插在软木塞的槽里,做成水轮。

2)、用钉子在塑料瓶的相对侧面钻两个孔。

3)、将牙签推压进软木塞里。

4)、将瓶子安放在玻璃盘子上,将细塑料管放进瓶子的颈口里,并且往漏斗里(5)、倒水,让下落的水冲击水轮使之旋转。

 

10颜色的保护作用实验:

材料:黄色水彩笔、白纸、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

2)在白纸上覆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现象:透过橘黄色的透明纸不易发现白纸上的黄色鱼。

结论:因为鱼身上的黄色与透明纸的颜色很相似,所以会起到保护作用。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末重点复习题

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4、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5、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6、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7、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8、(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

9、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

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第二单元

1、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2、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3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4、不稳定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5、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6、(赵州桥)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7、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其次是斜拉桥,(平板桥)最不牢固。

8、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

 

第三单元

1、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2、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

3、动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识别)、(交配)、(生产)、(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4、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

5、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6、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十个月)。

7、珍爱生命,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方法:学做负重活动,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负担;多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劳累;努力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等。

 

第四单元

1、岩石的用途有(建筑房屋)、(铺路搭桥)、(石桌、石凳)、(制作观赏石)等。

2、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3、属于岩浆岩的岩石有(花岗岩、玄武岩);属于沉积岩的岩石有(砂岩、页岩、石灰岩);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

4、(沉积岩)里常有(化石)、(煤)、(石油)、(天然气)。

5、可以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认识矿物的性质。

6、(滑石)是(最软)的矿物。纯净的滑石是生产(化妆用品)的好原料。

7、(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金刚石是制作(玻璃刀)的材料。

8、(石英)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可做各种首饰。

9、(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各种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第五单元

1、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大脑)。

2、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3、人的大脑中,(左脑)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语言、书写、数学、逻辑;(右脑)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

人睡眠不足时,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思维反应不灵敏等症状。

4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神经就像电话电缆,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5、(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分布在这些器官里的(神经)将接受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有了各种(感觉)。

6、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90%)来自(眼睛)。

7、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第六单元

1、(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2、科学注重(事实)与(证据),容不得虚假和轻信。

3、质疑就是有(根据地)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疑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