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鸡汤
打小时候,就不爱喝鸡汤。清清汤水上蒙一层粘乎乎的黄油,胃里舒服不舒服,眼睛先不舒服。 现在,微信,微博等……铺天盖地煲上鸡汤,呼呼地冒着热气,招揽着一大批一大批善男信女顶礼膜拜,奉若神明,美其名曰:心灵鸡汤。 这汤乍一看,惊艳。“人生十不准”、“最美……”、“不看你一辈子后悔”、“世界上最……”,也如小时候端起的鸡汤,第一眼看到的是那层诱人食欲(大众食欲)的黄油。不过成人后我的眼睛和肠胃的承受力都有所提升,已经能打开鸡汤细啧慢品了。喝上一口,其实挺好,或娓娓说理,慧外秀中,或设喻作比,婉约精致,或托物寓意,神韵合一,读之,或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或启悟比照自己,三省吾身,然后恭敬收藏,备作后事之师。 天长日久,行事做人,发现其实除了事前苦闷徘徊一段,临了还是自己风格,该长的还长,该缺的还缺,一大碗一大碗鸡汤,竟似乎喝到他人肚子里去了。接下来的当然是一长段的自责和彷徨,煎熬于自己和鸡汤之间欲纳难纳的苦闷。原来,喝不进去鸡汤不只是小时候视觉的排斥,身体的枝枝丫丫也是在畏它斥它的。 谁都知道,鸡汤是好东西,清淡中含着丰富营养,若再加几味中药,其作用恐不仅仅是大补,连小痒未痒都劫杀于襁褓之中也未可知。但自身素质不够,没有强健的体魄做基石,没有宽广的肠胃做容器,没有相宜的腺、酶去运作,即使眼睛和味觉视它们如友朋,这么多的好东西又怎能服帖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呢? 我开始慢慢审视鸡汤。鸡汤本是鸡自己的营养,添加的中药是煲汤人医好他自身需要的药材,现在社会却人人为他人煲汤,人人当自己金石之言,世外高人,煲一锅色香味俱全的鸡汤就开始外卖。我们许多人见营养就上,高高端起,对自己症下别人药,怎能不消化不良或适得其反呢?还有,即使大家作为同类有许多的体质共性,但营养的东西要适量才是精华,像这样一日三餐、铺天盖地的卖汤买汤喝汤,就是其汤有太上老君仙丹之效、天庭琼浆玉液之妙,也终是要害人的。 鸡汤不坏,只是要对症下药,鸡汤不坏,只是别泛滥成灾,鸡汤不坏,只是别老买来主义。 不妨我们也俯下身来,用心煲煲自己的鸡汤,毕竟,自己的体质自己最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