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 美国的轰炸机从日本广岛的上空, 投下原子弹 " 小男孩 " 。顿时, 广岛成了一片火海, 成了20多万人的大坟墓。 8月9日, 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 胖子 ", 使长崎变成了一片废墟 , 几乎一切都荡然无存。
知识产权
教学反思: 这一课时讲前三个性质: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创新性;技术的综合性。在讲技术的目的性进行“助听器”案例分析时,学生对“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在教学中对亲近生活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把握。在教学中不但采用课本上的案例,还增添了精选的案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对技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技术的性质中的前面三个性质,哪三个性质? (板书) 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2、技术的创新性 3、技术的综合性 上节课我们布置了一道练习题,完成得怎么样? 教师检查、点评练习题完成情况。 二、新课讲授(讨论、阅读、辩论和概括) 1、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板书)[4、技术的两面性] 学生阅读课本P015内容。 请你列举几项常见的技术,并分析其正反两面性。 (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提出一项技术,并说出它的正面,另一组说出它的反面,两组间可进行反驳。要提到四项技术。) 如电池可以随时随地为人类带来光明和动力,但是任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一粒纽扣电池就能污染6×105L水。 预案:农药;炸药;电;网络。 分析其正反两方面 总结: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 , 技术也不例外。 进行技术的两面性辩论: 辩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还是带来灾难? 正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给人类带来进步。 反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给人类带来灾难。
总结:技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 , 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实用性是技术的基本特性。没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就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但是,如果实用性被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 甚至于不考虑技术对环境、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而盲目地追求功利性, 这就违背了技术的本义, 走向了它的反面。 阅读案例: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 讨论:你对“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是支持还是反对,请展开讨论。分别说出各自的理由。 总结:对技术本身要予以支持,但是要建立相应的“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阅读:信息技术带来的困扰 问题提出:利用信息技术从事的犯罪活动有哪些? 引导学生回答:如非法截取信息、窃取各种情报, 复制与传播计算机病毒、黄色影像制品和精神垃圾, 伪造和篡改信息、进行诈骗活动, 遥控指挥走私、贩毒、恐怖活动等。 现代技术的发展,也挑战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由技术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 如大家熟悉的克隆技术、核武器就是很好的例子。 思考:克隆技术引起的争论 1思考:核技术带来的困扰?
哪个同学知道全球化生态危机?
你知道全球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 (1)全球变暖(2)“臭氧空洞”(3)酸雨 引导学生对“技术的两面性”进行小结 (1)什么是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它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2)技术为什么会具有两面性? 技术作为人类使用的工具和物品,不具有正面和负面,技术具有两面性?一是“技术应用的两面性”,即技术由什么人使用及使用的目的而出现的“两面性”现象。二是由于技术的“不可控性”所决定的技术负面影响。同学们可以参考课外阅读资料。 (3)怎样看待技术的两面性? 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仅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正确态度。 相信人类的理智和智慧,定能找到解决技术两面性问题的办法,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2、理解技术的专利性 板书:[5、技术的专利性] 学生阅读“技术的专利性”这部分内容。 提问:什么是专利? 回答: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凝结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专利权是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思考:什么是知识产权?什么是知识产权制度? 引导学生回答:知识产权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部分。知识产权制度是对技术创新活动,从发明创造的构思开始,一直到研究、开发、实现产业化、走向市场这一全过程起激励、信息传播和市场保护作用的制度。 阅读案例: 复印机的专利壁垒 讨论:结合案例谈谈专利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回答: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继续新的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问题提出:专利权是自动取得的吗? 引导学生回答:专利权不能自动取得,对于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必须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向国家专利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最后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专利申请的程序:
模拟专利申请:全班同学分为两组,分别扮演某项专利的申请方和专利授予方,模拟专利申请的过程。 三、复习: 简要说出技术的五个主要特性,你是怎样理解的? 拓展:你认为技术还有哪些特性 ? 请作具体说明。 四、练习:P018 1.阅读下文,谈谈你的看法,并尝试草拟“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应遵循的条例”。 2.查阅有关空间技术的资料,分析它怎样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等性质。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讲了前三个性质: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第二课时讲后两个性质:即技术的两面性和技术的专利性。 第二课时进行技术的两面性辩论,主要问题有“核技术”、 “农药技术”、“炸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辩论激烈,可达到互相攻击的程度。
这节课的教学课程,教师要及时观察技术发明、市场技术产品的新动向,随时把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入课堂,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技术的兴趣,使他们全心身投入技术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