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谈孝顺:孝本身不是问题,顺才是问题

 我的书摘0898 2016-07-14

心理学家谈孝顺:孝本身不是问题,顺才是问题

有一个女孩哭着向我求助,说被父亲半夜赶出了家门!这位父亲是一位因为脾气暴躁人缘极差而提前十年退休的公务员。事情的起因是女儿有男朋友了,是个政府雇员,当她把喜讯告诉父亲后,父亲问:“你怎么找个这么条件这么差,这么没前途的?”女儿答:“他人品很好啊!”

父亲瞬间暴怒,开始破口大骂:“我养了你几十年,你居然这么不听话,你怎么对得起我?!”妈妈见状不好,赶紧出声相劝,也被骂的狗血淋头。最后,父亲说道:“滚!你给我滚出这个家!吃我的喝我的住也不花钱,你滚......”

就是这样一位父亲,一直很专制,很粗暴,很重男轻女,对妻女态度强硬而严苛。就是这位女儿,从小就严重缺乏安全感,遇人不淑,付出惨痛代价后找我求助,当我把她催眠后,她潜意识中所压抑的恐惧早已变成了鬼的形象,经过两个月的辅导才让她感受到重生的轻松与快乐。

还有一位父亲,拥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儿,女儿很优秀,是个面霸,逢考必过,心理素质极佳,在报考公务员时创当地有史以来的最高面试成绩。可就是这位父亲,强力坚持“住上千平方金碧辉煌独栋别墅身家起码要过亿的人才配娶我女儿”。女儿说,我只想找个门当户对的能够懂我的人就好了。常年对女儿和颜悦色的父亲也即刻震怒不已,表示决不允许!

心理学家谈孝顺:孝本身不是问题,顺才是问题

两个故事说完了,各位有何感想?在中国这样一个强调孝顺的集体主义文化环境下,通过把顺与孝进行捆绑试图解决一个有史以来就一直困扰人类的问题:控制感!人有本能希望自己可以控制所处的情境,当一个情境中有多人存在时自然就会出现控制权之争。通过强力推行和维持儒家“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使得在家庭内部这个最基础最重要的情境里实现了一言堂,即父亲是具有合法的绝对控制权的唯一人选。如此,所有人都成为父亲意志(父亲死后即是母亲,例如慈禧)的执行者,除了对皇帝的忠诚问题外,如有违背或者说是忤逆就是弥天大罪,宗法礼教绝不宽容,出礼入刑、沉猪笼活埋仗死都可以得到人们广泛的道义支持。子女更可以随时成为父亲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进行交易的筹码,父亲(也可以是母亲)借助交易以实现其父凭子贵或者父凭女贵的梦想。

你是哪种自我?

在大多数西方社会中,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要成为独一无二的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欲望,努力完成个人目标,自我实现,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这样,自我被看成是一种独立、自主、个别的存在,拥有独特的品质、能力、想法和感受。个体尝试公开表达这样的自我,并且不断地通过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自我的存在。这些内在的品质构成了自我,并赋予其意义。所以,西方人普遍是独立自我。

而在集体主义文化盛行的中国社会里,个体的社会化是努力建立与他人和谐的关系,关注个体与他人的联系,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并尝试融入社会群体之中。自我被看成是与他人相连的,是社会网络的一部分。一个人的行为、想法和感受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互动体现出来的。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建立在他们的社会关系上,而自我最重要的部分来自与他人的关系互动中。而在全部关系中,家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所以,中国人普遍是关系自我。

关系自我扮演这样的角色,关注社会职责和责任,尝试了解他人想法和感受,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人期望。在中国,依照自己愿望行使被看成是一种幼稚的行为。关系不仅是实现个人目标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一个最终目标,他人的期望就是自己的期望。所以,中国人习惯于顺从他人的期望甚至将他人的期望直接视为自己的期望,更加容易屈服于社会认可的压力更加害怕得到群体的否定。中国人相当普遍的惯常于将父母意志主动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当父母将一顶“不孝顺”的帽子扣在子女身上时,足以绑架甚至毁灭其原本发自真我的自由意愿。自由意志的毁灭往往带来的就是身心俱毁,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即是典范。

你是巨婴吗?

当个体遵循文化的要求,履行文化对思想、感情、行为的模式规定时,最终又强化了这一模式。当思想和行为与所属文化相一致时,你就会更加支持和推崇它。现在你可以理解为何很多父母在当今社会仍会如此喜欢操控和干涉子女诸如择偶之类的自由意志了吧,这些父母往往本身就出自传统色彩十足的原生家庭,对“孝顺”文化既是坚定的践行者也因此成为坚定的传承者。孝本身不是问题,顺才是问题。顺就意味着一个个体自幼就要不断放弃并逐步接受并认可自我意识的弱化与虚无,自觉服从所谓合法掌控者的支配。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才普遍缺乏真实自我意愿的表达经验,缺乏独立的认知与决断能力,小至家庭决策者大至国事话事人只要驾鹤西去就会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仿佛退回到不能独立行走的婴儿状态。事实上很多中国人就是巨婴!其身虽大,其心极幼,其神极弱。巨婴本身就是既自大又缺乏安全感且容易焦虑的,巨婴习惯于索取,习惯于指挥别人,习惯于熟悉的情境,巨婴害怕变化,害怕失控,害怕孤独。

须知,对自由的追求乃至人之天性,当天性得不到自然表达势必容易出现压抑,进而透支心理能量。所以,中国人是个普遍压抑的群体。中国人有心理问题的人多吗?我觉得很多,官方曾说仅抑郁症就有九千万之众,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焦虑症患者。而当个体基于某种理由想要跳出这一传统模式行使其真实意志时,势必会遭致父母乃至全部家族成员的强大压力。因为,对子女的控制乃是其“天赋权力与自由”,而自由这东西享受过又拿走,比完全不给更危险,到了手的自由,不经一战没人会自愿放弃。而且这意味着习惯的改变,有人也就是父母要离开其“心理舒适区”,这对他们来说是个艰难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愿作出的决定,此乃人之本性。所以,家庭战争藉此宣告爆发,结局难料!

我辅导过很多被“顺”文化扭曲而痛苦的来访者,感受他们的痛苦越多,对“顺”文化的厌恶越深!我坚信,只有个体自由、自在才是保持长久心理健康的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杨靖”(yangjing-chn),欢迎关注微博@心理咨询师杨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