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大李老师微课讲座之后,很多人都在问小芭:“什么是适合孩子发展的玩具?要怎么玩呀?”没有听微课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收听录音回放:《收藏!李跃儿微课《关键期关键帮助》语音 | 芭学堂》 今天小芭根据孩子的成长关键期特点来搜集了一些帮助孩子发展的游戏和工作,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哦。 孩子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敏感期就是口的敏感期,这时候,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看见什么啃什么。现在有不少妈妈都知道这个敏感期,也不再干涉孩子到处啃了,其实,孩子啃的东西太多太杂也不好,这样他们会无法选择,不能持久地对一个东西进行探索。 一般最多拿三个物品供孩子选择,这三个物品是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当孩子啃多了,不再喜欢之后,换掉其中的两个,剩下的一个作为与旧感觉的链接,不要把三个全部换成新的。 比如:可以啃毛绒玩具、棉布的小玩偶、磨牙饼干、还有可以用香蕉、苹果等不同口感的水果装在咬咬袋里给孩子吃。这些也许会让孩子口水流得到处都是,但没关系,擦擦就好了。 在口腔敏感期的同时还会有一个视觉敏感期,在这个时候,千万要记得不要给孩子纷杂和强烈的颜色刺激,因为这样会让孩子内心感到不舒服,一般提供枣红色、蓝色和黄色等两三种颜色的物品就可以,不要超过三种颜色。 孩子躺在床上,脚上系上两个红蓝气球,脚一动,气球就跟着动,孩子会非常感兴趣。也许会有人说,小心气球爆掉......好吧,吹气球的时候可以不吹满哦~ 把彩带绑在床头,孩子看着就会想踢,想伸腿。 9个月之后,有的孩子就会开始出现手的敏感期,这时候,父母首先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把危险物品放在孩子可以拿到的地方。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拿到什么东西之后依旧喜欢往嘴巴里面塞。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核桃、香蕉、鸡蛋、小米、瓶子这些东西。 看看这个小朋友玩米时专注的小表情,也许会有妈妈说浪费了......孩子不玩了之后收拾起来洗洗还是可以煮来吃的哦。 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开始强烈要求自己吃饭,可以给孩子连吃带抓的机会也很不错哦。也许会变成这样,但是没有关系,洗洗就好了。 面粉也是很好的手的感觉材料。 气球里面灌水,让孩子揉捏也是很好的手感刺激。 盒子绑上各种不同材质、粗细的绳子让孩子来触摸感觉。 用各种材料做成的感触书,扣子、麻布、棉布等等。 孩子一岁多之后,就可以开始提供水、泥巴、沙子等跟大自然更加接近的物品了。 哈哈,也许我们做不到图片这样的,那也可以带孩子出去和泥玩沙啦。天气好的时候,孩子带上一套沙滩工具,你带上一个小板凳,蹲在小区的绿化带里挖土,你坐在椅子上晒晒太阳,看看书,一上午就过去了。 腿的敏感时期孩子有个特点:哪里不平往哪走,哪里脏和乱就往哪里走。 我们可以让孩子玩玩颜料,踩踩颜料。颜料是比较润滑厚重的一种材质,比水厚,比泥滑,孩子玩起来,感受会非常好,非常沉迷。 还可以踩踩豆子,米粒,对脚底进行较强的刺激。或者几种材料放在一起,像图片中这样轮换踩。 夏天可以让孩子光脚在草地上踩踩或沙地里踩踩。 这个时候的孩子会非常喜欢爬楼梯,爬坡。走路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个小坡,他们会非常沉迷其中,爬上爬上,不停地感受爬坡带给他的身体感觉。(点击这里获取:《有一种热爱,叫哪里不平哪儿走》) 攀爬也是孩子很喜欢的一个运动,没有这样的运动地方,在家爬床也很好。 一岁之前的孩子,玩的主要内容就是用物品来帮助他们感知这个世界,所以生活中的物品是他们最好的玩具啦~ 1-2岁的开始,他们的兴趣开始从探索物质转移到了探索环境和空间,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探索空间、探索各种因果关系。 在2岁之前,孩子都先探索对物质表面的感觉,将物体翻过来倒过去地触摸,注意物体表面是圆弧的,还是有棱角的,是大块的,还是细小的,并且用他们的手去感受物体的这些特质。 9个月后,他们开始探索物体是否能够滚动,是否能够旋转,把整齐的物品弄乱,使物品移动发出声响。 在一个盆里面放上一些能滚动的、能发出碰撞声响的小球,这种噪音是小年龄的孩子最喜欢的,他们看着滚来滚去的球和各种碰撞声时就会显得非常惊奇和兴奋。 不方便画圈圈的话也可以用胶带粘出来哦,然后让孩子推动球,滚进圆圈内。或者还可以前面放一个框子,让孩子往框子里面扔。 把鞋盒戳几个洞,就变成孩子研究洞洞的好玩具了。有喜欢戳鼻孔、插座空的小朋友可以来玩这个哦。 玩积木也是很好的,这个时候的他们很喜欢妈妈堆好之后他们来推,然后看着倒掉的积木就哈哈大笑。所以,孩子自己不堆积木,只要求你来堆的话,千万别着急说自己家孩子不会自己玩怎么办...... 有条件,可以自己打磨积木,那样更环保,形状可以更多样化。这种带着生命气息的玩具,是非常滋养孩子心灵的。 这个时期的孩子绘画多以涂鸦为主,会将很多颜色叠加涂在一起。 蜡块小孩子容易抓握,颜色柔和,即便多种颜色叠加涂在一起也不会变成黑黑一团,可以避免使孩子看着自己画的画面产生不舒服的内心体验。 (图为李跃儿教育论坛一尘妈妈提供)
套盒,彩虹碗,孩子可以从一岁不到开始玩,一直玩到三岁,基本玩法是按从大到小的序列排序,还可以数数,还可以认颜色。3岁之后,还能用来过家家。 (图为李跃儿教育论坛一尘妈妈提供) 蛋糕模具和卫生纸筒就能变成一个很好的逻辑思维训练的玩具哦。 1岁半到2岁这个阶段,孩子就开始探索物品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比如说:哪些可以摞在一起,哪些可以装在里面,哪些可以排成一串...... 在废纸盒上画出这样的形状,然后用硬纸板做出配套的模型,让孩子对应着放上去。 1岁半之后的孩子可以用手拿着将球球分类,2岁之后的孩子可以使用夹子来分类了。 牛奶水壶也是一个很好的玩具,简单好做,不过记得把口子稍微开大一点,磨光一点,以免划到孩子的手。他们会把东西放进去,拿出来,放进去,拿出来的循环着玩。 没有彩色钢丝绳的,可以用蒸笼板和筷子来代替哦。孩子能玩半个小时~ 这种方式也可以。 这个孩子应该是最喜欢的,可以一边玩一边吃。 用卫生纸筒就可以做出来了。孩子会不厌其烦地探索球球为什么会掉下来。 看看这孩子用棉签插牙签盒,多认真~ 这些游戏都是关于物体的空间关系、体积、质量、因果这些特质的探索。几乎所有的孩子无论是哪个阶层,,哪个民族,哪个性别,在这个年龄段所探索的物质的特质都是相同的。 孩子2岁以后,他们的研究逐渐地从探索物质的表面转向探索事和物的关系,自己与物质的关系,自己与他们的关系。他们探索自己拿着的物品和别的物质怎样才能找到链接。 哪一个小的能够装到大的里面,什么东西可以从什么东西里面倒出来,大瓶盖是不是需要盖在大瓶子上,小瓶盖是不是需要盖在小瓶子上。 孩子拿到玩具或者东西的时候很少再去关注物体的质地和形状,更多的是为发现了物质的功能而愉悦。 拧瓶盖是一个很好的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手腕力量和小肌肉的力量。 多种颜色的对应是更难一点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的练习。 做厨艺,平时做饭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在家包饺子、烤饼干、做面条、包包子,都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
创意粘贴,用彩色软卡或海绵纸剪成的各种形状、胶棒、底板纸;硬色卡纸可以选择黑色、墨蓝色。 这样的粘贴也挺好玩。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再玩积木,就不是推倒了,而是会有情节了,绘本里看见城堡后他就会想拼出一个城堡。 分黄绿豆和花生的游戏也很锻炼孩子手的灵活度和专注力。当然,2-3岁的孩子肯定不能像图片中这样多的豆子,每种最多20粒,太多会让孩子没有信心做下去。 下次,小芭会继续给大家介绍3-6岁年龄段孩子可以做的工作内容,大家一定要记得关注哦。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
|
来自: 醜vw41l0uioxcx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