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行车的年代

 杏坛归客 2016-07-15
                                  自行车的年代(散文)

提起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买自行车的事儿,至今使我刻骨铭心,久久难以忘怀。

自行车的年代(散文)
   那个时候,国家物质供应特别紧俏,就连人们生活中的一些日用品都得凭票购买。于是,人们都把那个年代称着商品年代,或者称做凭票供应年代。

譬如说,农民买红糖,得凭糖票;买细粮,得凭粮票;买柴油,得凭油票;截块布,得凭布票;买辆自行车,得凭自行车票。总之,一切都离不开票。离开了票,简直寸步难行。

也许你不会相信这种事实,也许你会发问,这是因为啥?我可以毫不含糊地告诉你一个字:穷!

1981年初,我刚从外地调回了老家,安排在公社党委办公室工作。公社地处偏僻,辖十多个大队,日常工作不是给领导跑个腿儿,就是下大队搞统计,整材料,传达通知。那个时候,电话会议比较多,每年到了庄稼收割啦,抗旱播种啦,挖沟挖渠啦,计划生育掀高潮啦,征兵工作啦等等,县里一般都是通过召开电话会议部署工作。会议往往要开到大队干部这一级。所以,一旦接到开会通知,我就得马不停蹄地骑着自行车,一个大队挨着一个大队地往下面跑。好就好在那时办公室里有辆公用自行车,虽说破烂不堪,但是,它却成了我必不可少的“腿儿”。于是,大家都想买辆自行车,买辆名牌自行车。

当时,名牌自行车有:上海凤凰、永久,天津飞鸽、红旗,还有安阳飞鹰。然而,要想买到一辆名牌自行车,没有一点关系和门子,谈何容易!

按道理说,我在党委办公室工作,经常是跟着领导身边跑前跑后的,原以为买辆名牌自行车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可是,问题可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容易。我为了买辆名牌自行车,多次找书记反映说,自己在办公室工作,经常是下乡的,离不开自行车,看看您能不能给我解决一辆自行车票。书记说,名牌自行车票紧张,我先给你排上队挂上号,你等着好啦!结果令我没有想到,这么一等就是一年多的时间,不知磨破嘴皮子说了多少遍,才算弄到了一张飞鹰牌自行车票。就这,还让好多同事羡慕不已。

1983年初,一纸调令我进城了,安排在县“四大家”之一的机关工作。进城以后,距家远了,工作虽说不经常下乡了,但是,也离不开自行车。这时,我那辆飞鹰牌自行车也骑得缺这少那,不能再骑了,也该更新了,可是,买名牌自行车仍然是凭票供应,要么找领导批条子。否则,别无他门。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单位召开会议,抓财贸的副县长也参加了。会议期间,我对我的顶头上司说,自己想买辆自行车,请你给副县长说一说给我批个条子呗!上司给副县长说了以后,令我特别惊讶的是,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打过招呼没几天,一辆加重飞鸽牌自行车票就拿到手了,我欣喜若狂!

我爱护飞鸽自行车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自行车买回来以后,我又买来了专门缠自行车的塑料布,把自行车大梁、前后叉子和后座缠得严严实实,唯恐碰掉一点漆喽。遇到下雨天,我更舍不得骑它,怕弄脏生锈喽。偶尔碰上了雨,淋湿了自行车,回家后我马上会用油布仔仔细细地擦了一遍,再用软布把它擦干,以免弄脏了它。假如有人借我心爱的自行车,我不能不借给人家骑,但是,我的心好像跟着自行车走了似的,担心千万别把我的“宝贝”弄坏喽。

就这样,这辆飞鸽牌自行车一直陪伴了我好多年,始终如新的一样漆黑发亮!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一次,我骑自行车外出活动,一不小心竟摔了下来,摔得腿疼了好几天。从此,我感到骑大架子自行车太危险了,不敢再骑了。孩子们也劝我换一辆小架子的自行车。于是,我才恋恋不舍地把它卖掉了,更换成了小架子自行车。

不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想吃啥,想穿啥,想买啥,只要你有钱,市场上有的是,你想咋办随你便,买自行车再也不凭票和领导批条子了。

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然而,每当我回想起当年哪个自行车的年代,好像刻在我心里一样,成了抹之不去的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