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液化气钢瓶监管技术选型

 昵称34517901 2016-07-15

论液化气钢瓶监管技术选型

--RFID电子标签PK二维码

近年来,液化气钢瓶爆炸事故屡屡发生,比如2014919日 厦门市湖里区一小吃店民用气瓶燃气泄漏引起爆炸5人死亡,20人受伤,造成经济损失896万。20151010日 安徽芜湖一餐馆发生液化气瓶爆炸 致17人遇难。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使得国家对气瓶安全监管越来越重视,各省市陆续加强了对气瓶的监管。在物联网时代的主流下,为气瓶加上“身份证”的各种电子监管手段应运而生,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其中“条码+二维码”方式较为广泛,然而这种方法真的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民用气瓶安全监管问题吗?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究竟是事实还是表象?

二维码只做“表面文章”

201512月,一篇标题为《瓶装液化气二维码几乎成摆设, 代客充气黑点险象丛生》的报道发表后,这些疑问的真相被暴露在白日之下,并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该报道里记者实地调查发现,“二维码”作为气瓶“身份证”实施失败的案例,因为“二维码”无法避免被复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在实施过程中,气瓶损坏过期没二维码照样加气,即使装了二维码也无法扫描信息等现象,事实印证了气瓶“二维码”几成摆设的事实。放下“摆设”的问题不谈,笔者走访多家运用“二维码+条形码”手段监管的企业时,企业也反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安装的二维码丢失、生锈脱落等现象,因为二维码图形,不但容易被复制,而且易被刮花、油污后无法识读,总是需要反复贴,不仅浪费时间人力还增加成本,令很多企业头疼无奈,底层人员叫苦不迭。以上问题的出现,充分证实了“二维码+条形码”气瓶监管方法无论从操作还是从安全保障上来说都存在着弊端,笔者也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因用“二维码+条形码”作为气瓶身份证而失败的案例被曝光。显而易见,气瓶安全需要更完备的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实现监管。

RFID电子标签是务实二代监管技术

   想要改进液化气钢瓶的安全监管方法,就必须改变“气瓶身份证”的性质,笔者在搜索相关“气瓶智能监管”资料时,另一种产品RFID电子标签映入眼帘。如果把“二维码+条形码”称作气瓶的一代身份证,RFID技术取代二维码,实现对气瓶的自动监管,成为真正的有效的气瓶“二代身份证”便是一项顺应时代潮流的科技产物与科学创新。因为RFID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对物品进行非接触、远距离、表面划痕脏污不影响识读效果;2.防伪性强、不可复制 3.可重复再利用;4.全程溯源。这其中智能民用气瓶监管系统,该系统应用的发明专利产品“挂在钢瓶上的电子标签封”,可以说是RFID技术典型代表,其发明专利的独特优势是可手动安装,快速实施,连续使用年限可达10年以上,此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实施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防伪打假的投入。

但是,如此先进的管理方法与难得的科技创新为何没有得到推广支持与市场认同呢?笔者深入调研发现,这种先进的管理系统可实现一步到位的监管,深度触及甚至阻断了行业中的灰色利益链条,断了部分人员的“财路”。

    然而,在二维码隐患屡屡暴露的今天,在政府对各行业的打假、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真正站在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高点上的职能部门,势必淘汰那些“只做表面文章”的产品,提倡和推广更安全严密的气瓶监管制度。那么,RFID电子标签作为气瓶“二代身份证”将是一枝独秀,成为当今气瓶电子智能监管的主流,彻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做出突出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