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善生活习惯 远离心脑血管病

 民生民情 2016-07-15

目前,心脑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致残致死率明显上升,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适当改善生活习惯,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忌高胆固醇饮食 肥猪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子、鱿鱼等食物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少食高钠盐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为5克,但很多人常超过此量的1~2倍,机体储存钠盐过多,会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肾脏负担,扰乱内分泌功能,导致血压升高和水肿。

吃饭不要过饱 吃得过饱,会影响心脏正常舒张和收缩,加重心脏负担。另外,过饱时全身血液集中在胃部,会使心肌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大便干燥勿用力 大便干燥,排便时必然要屏气用力,腹部压力增高,血管压力突然增大,可使血压骤升,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和猝死。

不可大喜大悲 许多心脑血管病是在大喜、大悲中发病的,这些不良情绪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还会增加心肌耗氧量,使冠状动脉闭塞,造成心室纤颤,有死亡危险。

避免剧烈运动 很多老年人在运动中突发疾病,因为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肌耗氧量。生命在于科学运动,要量力而行,不要强行。年老体弱者每天日出后慢步行走千步即可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远离烟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和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对心血管系统不利。适度饮用低度酒——葡萄酒、啤酒,对身体保健和防病有一定益处,但若酗酒或每次过量饮用,则对身体有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