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百鸟朝凤》海报 最近,一部电影刷爆了朋友圈,不是因为它里面有当红明星,不是因为它是网络热门IP,不是因为它有恢弘的场景和华丽的特技。只是因为,它是一曲文化末路的挽歌。 《百鸟朝凤》中的故事发生在八百里秦川上的无双镇,老唢呐艺人焦三传艺给徒弟游天鸣,希望他将这门民间手艺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但是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从前农村必不可少的唢呐艺人,再也没有用武之地,最终唢呐班子无以为继,影片也在焦三的死亡中划下句点。 很多人知道导演吴天明,都是通过电影人的宣传,通过“提携过张艺谋、陈凯歌等一众第五代导演的中国电影‘教父’”这样的头衔,对他有个大致的认知。关于他导演的作品,诸多文章都有详述,这里,我想讲讲,作为西影厂厂长的他。 在他2014年3月4日去世的时候,这部《百鸟朝凤》还未上映,当时发布的新闻,他的头衔还是“原西影厂厂长”。 吴天明曾说,他没有当官的概念,只知道“这个厂交给我了,我总把它弄好”。于是他不仅请了倪震等专家去给他们出主意,而且网罗了包括张艺谋在内陆一批年轻导演。那个时候他常常需要接受“调查”。 在此期间,吴天明大胆启用干摄影的张艺谋出演男主角孙旺泉,成功地拍摄了《老井》,也是他的成名作。在他的带领下,西影厂迅速崛起,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西影厂的发行量全国倒数第一,两年以后就成了正数第一了。” △ 1968年吴天明的借条单 要了解一个人,一定要看他的回忆录,吴天明有没有回忆录?有,有一本《梦的脚印》。 在这本研究文集中,他讲述了为何走上了电影这条路。“我从小不务正业,经常省下早饭钱或从爸爸口袋里偷点儿钱,就为看电影。在观看了前苏联电影《海之歌》之后,我被它神奇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了。从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从事电影工作。”1960年,高中尚未毕业的吴天明背着家人,偷偷考入了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训练班。他拄着拐棍的爷爷气得跺脚大喊:“丢人啊,丢人啊,家里出了个戏子!”然而家人的阻碍和之后的政治运动都没能阻止他从事电影行业,1974年,35岁的吴天明终于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合办的表演导演系。从此他就将这条电影之路走到了黑,书里,他深情地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人生苦短,倾尽全力,一辈子也只能做好一件事,不可能做得更多。对我来说,这件事就是拍电影。自从中学时代迷上电影,至今一梦不醒。我寻梦的脚印,即是生命的历程。”
他是这样固执的人,他拍出来的《百鸟朝凤》,因此也正有着这样一种固执的、死不回头的精神。 “百鸟朝凤”是一首唢呐名曲,由著名唢呐演奏家任同祥创作。他自己创编了诸多唢呐名曲,如《百鸟朝凤》、《一枝花》、《抬花轿》、《庆丰收》、《婚礼曲》、《驻云飞》等等。1953年,任同祥代表国家,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民间器乐比赛,成功演奏了他的代表作《百鸟朝凤》,一举获得了银质奖章。《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对唢呐艺人的意义不言而喻。 而电影中由张大龙改编的《百鸟朝凤》曲与本身的《百鸟朝凤》并不完全相同。首先,电影中的曲子是由交响乐来和唢呐合作,是吴导为了渲染整个电影的气氛,使有音乐的场景震撼人心,的确,电影中几次出现这首曲子的画面都极为具有感染力。其次,任同祥本是山东嘉祥县人,该县吹奏唢呐甚为普遍,故而被誉为唢呐之乡。而电影的故事发生在陕西,曲子本身带有的山东风味与电影不太相符,于是编曲张大龙便采用了来自合阳的线腔,这是陕西东部的民间戏曲,与电影整体的八百里秦川的感觉十分吻合。这个由张大龙编写的《百鸟朝凤唢呐协奏曲》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