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药之长

 平安的心灵小筑 2016-07-16
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张春荣,作客健康之路,告诉我们大家黄芪属于补气首选的药材,又是价廉物美适合平民大众服用的药材,但是要选对季节,选对体质才行。
黄芪属于补气首选的药材,即使补血必须要用黄芪配伍,因为补气才能达到补血的目的。《黄帝内经》对补血的机理描述是“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补足中焦脾胃之气,我们摄入的水谷精微才能生化为血,补气才能推动血的生化运行。
黄芪与人参同是补气的药材,但是黄芪不仅补气还有升举阳气的作用,黄芪补气平和容易获得用途广泛,而且医保报销。人参属于大补元气,用于危重病人,不走医保报销。
气虚表现。浑身乏力,没有精神;大便漟泻属于脾气虚;自汗,吃饭或稍动大汗淋淋属于肺气虚,遇凉浑身起鸡皮疙瘩,容易感冒。因此平时容易感冒的人,在未感冒之前服用黄芪最合适。这类人往往是免疫力低下,体表卫气虚,提前服用黄芪益卫固表预防感冒,属于未病先治。也可以在流行性感冒季节服用预防感冒。记住!如果一旦感冒了就不能再服用黄芪,否则会关门留寇延长病情。预防感冒可以每天黄芪10克泡水喝。
市面上有称之为黄芪,南黄芪,北黄芪三种叫法,实际上香港人称之为北黄芪就是黄芪,而南黄芪则是另一种药物不属于黄芪。黄芪以陇西岷县产地为最佳。其根呈45度角一直往下生长可达60-80厘米长,生长期三年采挖。乳白淡黄色黄芪是生黄芪,黄褐色的是用蜂蜜炒制后的炙黄芪。黄芪闻气味有淡甜的焦香味。炙黄芪适宜补脾气虚,生黄芪适宜自汗肺气虚的人服用。
生黄芪可以利水缓解水肿。经典名方,防己黄芪汤,防己4克(利水),生黄芪15克,白术9克(燥湿),炒甘草6克(入中焦)。此方适宜下半身肢体水肿的人服用。利水消肿药膳,黄芪海米烧冬瓜,黄芪5-10克煮水,爆香海米加入冬瓜和黄芪水烧制。
春季不适合服用黄芪,春季是地气上升,万物复苏生长发芽的季节,天人合一,此时人体阳气也在升举,如果再用黄芪举气升阳的话人会感到头晕不舒服。即使明显脾气虚,肺气虚的人用量一定要小。
凡是面红目赤,口干口舌生疮,爱上火的人不适宜吃黄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