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科学的脊柱侧弯以及姿势矫正,图文结合,就这么简单!
2016-07-12 09:43
为何有些人不太会颈肩僵硬腰酸背痛?为何您会? 就像是蛀牙时牙医师会跟您讨论原因,告诉您为何有些人不会蛀牙,当然除了先天解剖构造因素或意外之外,使用习惯绝对是最大的原因! 您的肌肉骨骼系统问题,除了意外创伤和先天因素之外(例如:脊椎侧弯,脊椎构造先天异常..等等) 也绝大部份就是我们使用身体的方式有问题! 我国的卫生教育从小就没有好好教育过,(教改一直改来改去不知道在教啥?该教的不多少教一些) 从小孩到家长到爷爷奶奶,对所谓正确的站姿坐姿卧姿甚至步态,几乎都没有基本概念,这造成有千千万万个乡民出现所谓的姿势不良,然而姿势不良到底会怎样? 基本上我们人类是两脚直立的动物,地球上也只有人类是用两脚站立步行在生活的,这是一种很高阶的平衡,因为我们的躯干和两侧肢体必须很对称的平衡使用才可以让我们维持良好的生活动作功能,然而当我们的身体开始出现不对称的使用,便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体态变化,下面我们看图说故事,大家一定可以更轻易理解。 正面站姿(您有正吗?看一下镜子) 侧面站姿(这可能要请别人帮您看一下,最右边是正常良好,其他就不太行了) 走路(您是哪一种走路?)步态也是很复杂的一门艺术,需要更深入讨论 坐姿(您怎么坐?为何要像右边这样坐?) 先从各种生活姿势开始了解自己吧~ 接下来我再把更多内容完成在这边,欢迎大伙们一起讨论! 以下,我们先从何谓正常的骨骼与脊椎排列开始讨论 脊椎分成颈7节,胸12节,腰5节,另外还有跟骨盆连在一起的荐椎。 然后,脊椎从侧面看本来就不是直的,脊椎先天就有两个生理前凸Lordosis(颈椎,腰椎),还有一个生理后弯Kyphosis(胸椎)如下图 这跟我们从胎儿开始发育的流程有关,我们在婴儿时期发展过程,那时的脊椎跟在子宫内一样是一整个大C形,之后我们开始学抬头时(头部控制),出现颈部的生理前凸,之后学坐和站时出现第二个在腰部的生理前凸,而胸椎则维持一个原有的生理弯,让脊椎可以呈现一个直立的状态。 但这些颈胸腰的生理前凸与后弯,也将随着我们的使用情形改变脊椎之间的排列,进而出现肌肉骨骼系统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维护这个脊椎的正确排列。 那,您的脊椎现在如何?有直吗?脊椎侧弯? 下图最左边是正常的,其他有问题,您看看自己吧~ 然后,您最好脱光光看着镜子,仔细看看自己,侧面您就可能要请人帮忙看一下,附带一提,我们在帮人们评价时是不用脱衣服的,您不管去哪里看这个,中医西医都一样,不需脱衣服。 要您在家中脱衣服自己看,是方便没有受过训练的人们容易看出来问题在哪? 我们要看的地方是: 请先从正面和背面看自己或家人,要看的地方是以身体中线分两边,检查两边的“对称性”。 从上到下看 两边耳垂 脖子的两边到肩膀的弧线 两边肩膀有没等高 两手自然下垂跟身体的间距有没对称 腋下到骨盆的弧线有没对称 两边骨盆的最上角边缘有没有等高 两下肢的对称性 然后两脚保持直立,上半身往前弯手要摸地板的姿势如下图, 请另一人帮忙从后面坐或蹲下看背部是否对称? 尤其家里有小孩的,一定要看看这个! 中间是正常的对称平衡状态,其他则是出现不对称之后呈现的样子。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但身体不论上面先歪或下面先歪一定都造成彼此的反向压力负担,造成大家一起歪。 当我们脊椎和身体排列出现不平衡不对称,有一边的肌肉势必工作增加, 另一边则可能减少使用,这都会慢慢造成肌肉韧带软骨的负担,接下来就开始出现疼痛或神经压迫的现象。 下面有三例,当我们穿着衣服的时候,会被衣装遮掩身体的一些不对称,所以您在家可以脱光光自己观察自己。 (本文为科普级文章,稍微马赛克重要部位..) 上面这位女性还不错(我是指身体排列),但是从侧面看,她骨盆过于前倾,腰椎前凸可能偏多,两手自然下垂的肘部跟身体的间距有一点不对称,代表有些许“脊椎侧弯”的可能。 上面这位从后面观察到她的左边肩膀略低,两手自然下垂的肘部跟身体的间距有一点不对称,且腋下到骨盆的弧线不对称(左边弧度小右边大)代表腰或胸可能有C型的脊椎侧弯。 上面这位从后面观察到两手自然下垂的肘部跟身体的间距有不对称,且腋下到骨盆的弧线不对称(左边弧度小右边大)代表腰椎可能有倒C型的脊椎侧弯。 当然以上的案例都也有可能同时有骨盆倾斜的问题存在,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检查。 基本上,经过上面基本的在家观察,大家就可以先对自己的身体排列情况略知一二,如果有更明显的问题或已经出现疼痛或酸痛甚至手麻脚麻等症状,那就要尽快去看骨科,如果有需要可能拍个x光看看自己的情况会不会很糟糕,或着是否需要深入处理。 然而脊椎侧弯在西方医学是有分等级的,在X-光量测的脊椎的角度(Cobb's angle),可以评价其严重度:下面的图A和B的角度都可以。但是如果是多重侧弯就要各自测量。 下面这是一个“少数”透过复健治疗和运动运动角度可以大幅下降的,左边是使用前右边是使用后,且通常青春期左右甚至大概小学的人比较有可能,大人就非常困难了。 下面这个是老外的治疗实例,16岁开始治疗,17岁的结果呈现。 (也是年轻人,年纪大就没啥希望有这么大疗效) 那一般复健科或骨科的角度定义与处理方式呢?如下图.. 下面这种就是所谓角度不到10度的比较好处理的轻度案例了,但如果是您或您的小孩这样,您会怎么做? 如果是我的小孩,就算是轻度我也会寻求方法积极处理,正如同我以前待的医院那些医师的小孩即便角度不太大,仍然会送到我们科请我们让他学会应该学的运动与使用身体的方式。 比方说像下图老外在处理的这种案例一样,角度小还是有他的意义在,不处理以后还是会延伸出很多麻烦的! 针对脊椎侧弯,那这边该不该po一些运动跟大家分享一下呢? 答案是不行,因为每个人的身体都不太一样,就算都是侧弯,角度和方向也会有差别,所以不同的患者需要专门指导,不然可能会造成问题。 要做的运动有很多种,依照案例不同而设计。举例来说下方有几个不同的运动,大家看看就好。 所以地方的案例需要被确认是怎么样的角度才能教运动。 下面左边这么严重的就是大魔王等级的案例,有些老外还是尝试在不手术的前提下先用不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处置看看。 毕竟这种手术风险还是挺高的… 像上面这种的就是先天的,也称之为结构性脊椎侧弯,因其中某些脊椎的椎体如上图最左边,它的椎体长得像是梯形的,所以就出现侧弯了。这种的做复健等的保守疗效就有限,如果还有人告诉您说这种的他可以看好或整好,那除非他是盘古女娲或关二爷之类的神。 最后,不管脊椎侧弯歪多少,如何使用身体和学习稳定性运动是一定要的! 有问题请先就近前往医院给骨科医师瞧瞧吧!! 本文到此结束,觉得本文有用的话,请多多的分享出去吧!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