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何俐教授的演讲中,谈到了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卒中二级预防的三大原则。 图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何俐教授 到了 2015 年,发表于 Stroke 杂志的 RAF 前瞻性研究在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n = 766)观察了包括 NOAC(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在内的抗凝治疗的最佳启动时机。 发现起病后 4~14 天启动治疗比更早或更晚启动治疗使缺血事件(卒中、TIA 或全身栓塞)减少了 57%(HR,0.43;95% CI,0.19~0.97,P = 0.043),同时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HR,0.39;0.12~1.19;P = 0.09),验证了既往关于 14 天内启动抗凝治疗的研究结果。 NOAC 的启动时机可依据卒中严重度分层,采取「1-3-6-12 原则」。真实世界研究不仅证明了 NVAF 合并卒中/TIA 患者早期启动 NOAC 利伐沙班抗凝的安全性,也验证了 EHRA 指南中抗凝时机「1-3-6-12 原则」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 编辑:李娜 |
|
来自: 昵称3513481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