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入门的围棋老师怎么上好妙趣横生的围棋课?

 瑶庭 2016-07-16
 

围棋教学、围棋秘籍、围棋视频

围棋论坛、围棋新闻、围棋人生

转载于:新博围棋订阅号  xinbo-weiqi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by 阿道尔夫·第斯多惠







好的围棋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严肃

快乐

活泼

紧张

新博


宽松

紧张

严肃

互动

活泼


严肃

快乐

活泼

紧张

宽松


宽松

互动

严肃

快乐

活泼


新博

紧张

快乐

活泼

宽松





下棋时


下棋前,下棋的小朋友要向对方行礼,行礼时不许嬉笑玩闹,整个行礼过程应该是严肃的,把围棋的静雅、高雅、优雅要体现出来。



答题时


老师要给学生营造出来一种紧张的氛围。

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

有必答、抢答!

必答尽量不要采用一个座位挨着一个座位轮流答题的形式,而是采用游戏的形式来答题。


比如开火车的形式。把学生拉出来,组成一个有××节车厢的火车,答题最好的孩子做火车头,表现第二好的孩子做第一节车厢,如果轮到该孩子表现不好时火车可以暂时跳过该车厢,等他表现好了,火车再马上开回来。


抢答要制造紧张气氛,让孩子争先恐后,可以用师生打电话的形式或“1、2、3”抢答,看谁举手快又好。


比如打电话抢答(适合幼儿班级)。老师做好打电话的手势(左手握空拳时伸出大拇指和小指,大拇指代表听筒放在耳朵边,小指代表话筒放在嘴边),学生马上也做好接电话的手势(手势与老师同),老师边做打电话状边说:“喂,”全班学生马上打电话状回应:“喂”老师说:“高手在哪里?”孩子马上抢答:“在这里”。老师说:“高手请举手!”全班齐刷刷举手,看谁举手快又好。最快最好的将第一个上场做题。



新博课堂

课堂形式活泼多样

老师讲解幽默风趣

孩子得到老师鼓励

做一个快乐的围棋教学课堂





为什么要追求快乐围棋教学


快乐的围棋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主体,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善于引导的,像大海彼岸的灯塔,为学生照亮航行的方向。围棋就像大海,可以下出无穷无尽的棋局,但老师应该把要讲解的棋局先放出几个问题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去思考,讲到哪一块儿了,老师再把答案抛出来,这样会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




激励式教学




1
比一比谁摘的星星最多



设置一系列可以摘星星的项目,比如下棋、静坐、纪律……摘星最多的当班长,班长可以奖励双倍的礼物。下课时还可打印出来给家长看孩子今天的表现,同时让家长从表上看到孩子每天的进步。并告诉家长自己的孩子每天跟自己的昨天比,不要跟别人去比。有进步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2
班长的巧妙设立



班长的人数可以扩充,每个人负责一小块领域,比如有静坐班长、做题班长、下棋班长、休息班长。这样可以树立很多的标杆,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都有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省心,学生也多了一份自信。孩子下课告诉父母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今天也当班长了,老师说我××方面做得最好。”


静坐班长是要上讲台带领全班学生静坐的。


做题班长是做题高手,他可以有权上讲台挑选表现最好的学生上来做题。


下棋班长可以是棋下得最好的,也可以是下棋坐姿最好的,还可以是下棋习惯最好,可以是下棋礼仪最好的……


所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班长,每个学生他最闪亮的一面让老师给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这样每个孩子都是自信的,每个孩子都知道我这不行但是我那很行。每个孩子都把自己的长板拿出来跟别人的短板比,让每个学生看到别人的长而自发地意识到自己的短在哪。作为老师,不能一味地去揭短,晒孩子的短,让孩子很不自信。



3
课堂多一些比赛形式



如课堂五轮大比拼、收棋比赛等等;

课堂五轮大比拼如下:

先把孩子按组别分成等斑马队、狮子队、老虎队、羚羊队等(也可以太阳队、月亮队、星星队、地球队等,只要孩子感兴趣让孩子自己取队名都行),并且用斑马、狮子图等制作成四张卡通的卡片(16开大小),上课时张贴在黑板上,每一轮比拼都将有★显示成绩。这样还可以促进团队协作,共同进步,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自己表现不好就会拖这个队的后腿。


课堂个人竞争的激励措施用得好,可以调动课堂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可以让孩子见贤思齐,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在游戏中,让孩子明白只有团队协作,才能共同进步。学生从小集体荣誉感就很强,我们课堂让学生从小树立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共同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