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证之是眼见?是心见?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6-07-17

 

智证之是眼见?是心见?

 

  《破色心论》曰:“于有色处,眼则见色,余无色处不见色者,此义不然。何以故?以彼梦中于无色处则见有色,于有色处不见色故。”

 

  传曰:于有色处者,寤时也,而梦时不见;梦中无色处也,而反见色,颠倒也。齐刘瑱之妹,鄱阳王妃也。王为明帝诛,妃追伤成疾,医所不能治。瑱善画妇人,陈郡殷茜善写人面,瑱画王宠姬,而使茜画王,共临镜以示妃,妃见之唾骂曰:“是固宜蚤死!”于是恩情即歇而疾除,盖因爱心歇,则颠倒想灭也。

 

  我们总是习惯地认为,是眼见色,色若不存,或眼根坏失,则不能见色。所以《破色心论》说,如人睡眠做梦,并没有色,眼根也无作用,为什么梦中能见色物呢?眼根其实只能照了外境,如灯光照亮事物一样。至于能不能见色,分别其是什么色物,完全是心的功用。心若不在,完全可以面对此物视若无睹。

  鄱阳王妃,爱想心歇,其对鄱阳王的颠倒想见也灭。俗语常说:“疑心生暗鬼。”有此疑心,则必然有鬼相发生;心若不生,则此相想亦灭。常人都知道,当做梦、回忆、念想等不对境时,所生之相,不过是心理的作用;只是不知道,当对境时所生之种种事物相,其实也是心的作用。不过是依物赋形,并无实法。

  其实,是什么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见色相与心之间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