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八代赵佶:盖棺定论前,人生没有彻底赢家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7-17

备注:本文以前刊登过 ,为标记原创而重发,已阅读过的请忽略

前不久,在一本标榜青春时尚的杂志上看到一个醒目标题:《十九岁的人生赢家》,介绍了一位少年成名的大孩子的事迹。这种好事,自然是人人艳羡,很容易吸引年轻读者。只是,十九岁是人生的几分之几?拥有一个阶段的成绩或荣耀,就足以下定义为人生赢家吗?人生,难道不应是从出世到坟墓?

(北宋《芙蓉锦鸡图》,宣和画院作品,一般认为是赵佶所作,但不确定,因为赵佶作品有画院画师代笔的可能性。)

那阵子,笔者正好在推敲一些瘦金体字帖,进而了解瘦金体“鼻祖”宋徽宗赵佶的一生:从九五至尊皇帝,到五国城“坐井观天”,被折磨死于敌国……瘦金体再怎么被后人追捧,也无法抹去这位艺术皇帝凄惨至极的悲剧结局。

(赵佶书法)

因此,看到这个标题,不由得心底有一股愤懑:作为成人的杂志编辑,怎能允许这样无知又误导人的标题出现在一本全国性月刊上?

不谈大道理,我们且看看中国历史上几乎最不堪深究的北宋第八位皇帝赵佶前半生灿烂的一些亮点,及沦落金国后的悲惨事迹。比戏剧更跌宕起伏,赵佶早就“以身作则”告诉世人:除非盖棺定论,否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概率,时不时就埋伏在每个人的道路上。

(赵佶画作,题字“御笔”下那个字,就是著名的“天下一人”,赵佶所发明的自己的“签名”)

大家都知道北宋末年的“靖康耻”,宋徽宗赵佶和他儿子宋钦宗赵恒被金国掳去之事。小时候读有关岳飞的小说,书上有一段记述,就是金国狼主闲着没事,令人将宋徽宗赵佶及他的儿子传来,把父子两个放在烧得滚热的铁板上,狼主看着这对父子在铁板上烫得跳脚拼命跑来跑去,以此取乐!还有一段记述是,赵佶的儿子宋高宗赵构派了一个臣子出使金国,带了一些厚衣服给被囚于五国城一个宛如深井的地窖内的赵佶父子。文中说,那臣子呼唤井中这对父子皇帝,把衣服扔下后,禁不住流泪,悲伤堂堂中原帝王竟沦落至此境地!

少时读到此处,觉得好凄凉,但以为不过是小说编造而已。幼小的心灵一般都喜欢快乐,祥和,认为人生简单平坦,不愿多思量不好的事情。长大后,逐渐了解瘦金体,阅读历史上的北宋与南宋;发现,真实的赵佶,被俘后一些境遇,比小说所叙述更悲惨!

(北宋《听琴图》截取部分,赵佶本人容颜)

这段历史,十二分地不忍细读,不堪深究!

细读深究,无法为之流泪,因为赵佶政治上昏庸无能,不堪同情;又无法平淡看待,因为赵佶艺术上成就极高,他所创建的宣和画院又为中国贡献了很多传世佳作,不少属于无价之宝,当今拍卖行个别上亿元天价画作都难以对比赵佶时期宋朝的一些伟大作品。

(赵佶书法)

被俘之前,他是趋炎附势者眼中全天下最大的“人生赢家”;被俘后八年直至死去,他比一般草根百姓更凄惨,更悲剧。

他在金国的境遇,不忍多叙,仅择几件事:

1) 他对金国狼主跪着,用漂亮的瘦金体写下愿意把几个女儿送给金国贵族的文书。(瘦金体被批柔媚无骨,就是因为赵佶本人无节气。)

2)他被封为昏德公,有段时期被囚在类似于深井的一个大地窖内;在冰天雪地的东北,用这样的囚禁,另类地阐述“坐井观天“这个成语。

3)据载,他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儿女最多的皇帝,有32个儿子。南宋的建立者,他的儿子赵构,却为了自己帝位稳固,不曾真正下功夫营救他,只是几个主战派坚持抗金。岳飞为什么那么干脆地就被莫须有给杀害了?后人都知晓了,赵构不想迎回父亲给自己制造麻烦的,岳飞却日思夜想,在诗词里也提雪耻救二帝…他的众多女儿,则落入金人之手,命运悲惨。

(后来明朝曾遭遇土木堡之变,皇帝被蒙古俘走。这被俘的皇帝,据说与看守的蒙古兵处得不错,他的臣子们也思念他,设法把他救了回来;后又重登皇位,这就是被《明朝那些事儿》叙述为性情善良的明英宗。赵佶被掳八年没人救,算是倒霉至极?还是他自己太昏庸,既没有厉害的臣属,亲儿子也自私到底…对比不投降,铁骨铮铮的明皇族,宋朝皇族之耻辱,几乎封建历史上最甚者。)

(赵佶书法)

4)他饱受精神折磨及恶劣环境摧残而死去,死后按照金国风俗,尸体被焚烧。烧至一半停止,泼凉水,用木杖抬出,扔到石坑里。而这一切,他的儿子赵恒在旁边看着,受不了,想跳进去火里一起死了算了,却被金人拉开,不准死。(绍兴赵佶墓曾被挖掘,据说里边没有尸骨,这段事迹源于《宣和遗事》。)

读至此,但觉得凄风惨雨,比草根小民更痛苦更哀绝的了,“皇帝”这两字,从何谈起?战乱时百姓也经常性命难保,但被折磨八年至死,却是少有的。

极讨厌“乞丐宋”这朝代在军事上的软弱可欺,但赵佶这名字始终盘旋在中国历史上,后人无法回避。因为他的确书画才华过人,遗留下艺术光辉照耀至今。人们一再说,他错配了职位,不该为君;但艺术与国家之间,如何抉择,其实是没有答案的;历史,也重写不了。

这位皇帝的前半生其实繁华得如花似锦,目不暇接:

1)赵佶在位时,黄河出现三次河水转清,古人言“黄河清,圣人出。” 宣和画院留下了一幅出名的《瑞鹤图》以歌颂宋徽宗,而且,赵佶还自封为道君皇帝,认为自己可以比肩道德圣人!

(赵佶画作)

2)他是宣和画院的缔造者,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很多光辉作品。有一些是无价之宝,金钱衡量不了;比如《芙蓉锦鸡图》,《文会图》等,在中国是学美术的学生们基本上都得有所了解的传世佳作。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也是宋徽宗时期画院的画师。

3)他是唯一一位创造书法流派的皇帝,至今瘦金体还有众多学习模仿者。书法家启功开创的启体,就是瘦金体的一个现代流派。撇开徽宗时期北宋书画的发展不谈,单是创造一个流派,就属于古今难得之事。三千年来流传至今的书法流派,从李斯王羲之到吴昌硕启功,百度百科收录的只有二十几位书法家,而瘦金体赵佶在这二十几位里还属于比较出名的!

(北宋《听琴图》,宣和画院画家所作,弹琴者就是赵佶。原作很精美,藏于故宫。)

4)来认识一下他的模样,看看这幅收藏于故宫的赵佶画像真迹《听琴图》,画中弹琴者就是赵佶。这是至今还保存得几乎最鲜艳的一幅北宋古画,有人说因为赵佶是皇帝,使用了最好的颜料,才使得颜色千年不变。因了这幅栩栩如生的画,今人可以穿越一般地,直接面对中国历史上成就与罪过一样惊人的这位皇帝。

谁能说他会坎坷流离?丰腴面相,表情端然,聚神于琴,身后竹木高洁,臣属容貌也颇为贵气。这样拥有如此高端安逸境界的人儿,他当皇帝时,神算如周公,鬼谷子,大约也不敢说他注定惨死北地。

他用比戏剧更戏剧的颠倒人生,活生生地告诉世人,即使贵为皇帝,也不能够成为确定的人生赢家。聪明的你,请告诉我,凭什么,可以在一个年轻人十九岁时,将其定义为”人生赢家”?

(赵佶画作)

或许有人会觉得,赵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不足以说明什么。简单地说,古代这种例子多不胜举,正面的,比如家奴出身却打匈奴封侯的卫青,住寒窑却成为丞相的吕蒙正,负面的,比如令天下人只羡生女不羡生男却“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杨贵妃,还有富贵甲天下却被抄家的和珅…

现代呢,负面的颠倒人生,看看那些被抓起来的巨贪们,不是一个两个呀,还需要啰嗦什么吗...正面的,马云曾与许多人一起面试一家跨国连锁餐厅,传说只有他被拒绝了;那时候,算命的会说他注定成为首富吗?还有京东的老板刘强东,这位颇有骨气,在公众场合强调过,他是农民家庭出身的…

一方面,“将相宁有种乎”;另一方面,“富贵荣华如泡沫”。人生不是少年,不是青年,不是壮年…落地发芽,至归土为安;每个阶段,都是道路;当自强,当警醒...

汉瑛原创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属于摄影者;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公众号观点。转载文字请联系1638013509@qq.com取得授权。

碧 宇 人 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