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大师 吴昌硕

 归家之路 2016-07-17

  吴昌硕是我国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他的艺术贵于创造,他以书法入画,艺术上别辟蹊径。他最擅长写意花卉,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大师 吴昌硕(上)


大师 吴昌硕(下)

吴昌硕(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吴昌硕(1844.8.1—1927.11.29),男,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湖州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的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

  1人物生平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8月1日,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避乱于荒山野谷中,弟妹先后死于饥馑。后又与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21岁时回到家乡务农。耕作之余,苦读不辍。同时钻研篆刻书法。同治四年(1865)吴昌硕中秀才,曾任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知清 吴昌硕《花卉图》册县,仅一月即去,自刻“一月安东令”印记之。同治十一年(1872),他在安吉城内与吴兴施酒(季仙)结婚,浙江归安县(今属吴兴县)菱湖镇人。结婚后不久,为了谋生,也为了寻师访友,求艺术上的深造,他时常远离乡井经年不归。光绪八年(1882),他才把家眷接到苏州定居,后来又移居上海,来往于江、浙、沪之间,阅历代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

  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声名大振,公推艺坛泰斗,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二十二年被举为安东(今江苏省连水县)县令,到任一个月便辞官南归。三十年夏季,与篆刻家叶为铭、丁仁、吴金培、王等人聚于杭州西湖人倚楼,探讨篆刻治印艺术,1904年,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吴昌硕被推为首任社长,艺名益扬。七十岁后又署大聋。

  民国16年十一月(1927年11月6日),吴昌硕突患中风,十一月初六(1927年11月29日)病逝沪寓,享年84。1933年11月,迁葬于浙江余杭县塘栖附近超山报慈寺西侧山麓,墓地 坐落于宋梅亭畔。墓门石柱上刻有沈淇泉(卫)所撰联语:'其人为金石家,沉酣到三代鼎彝,两京碑碣。此地傍玉潜故宅,环抱有几重山色,十里梅花。'鄣吴村有他的衣冠冢。西泠印社辟有吴昌硕纪念室。1984年,在递铺镇建吴昌硕纪念馆,1987年,修复其在鄣吴村的故居。吴昌硕的绘画、书法、篆刻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有《缶庐集》。吴昌硕有三子一女,次子吴涵、三子吴东迈均善篆刻书画

  2篆刻生涯

  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 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糅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他的篆刻是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的影响。成为一代宗师。他的画起大落,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体积感极强。他的篆书个性极强,印中的字饶有笔意,刀融于笔。所以他的篆刻常常表现出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的特点。篆刻方面吴昌硕上取鼎彝,下挹秦汉,创造性地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攘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所以他的篆刻作品,能在秀丽处显苍劲,流畅处见厚朴,往往在不经意中见功力。

  3书法篆刻

  《寿山老坑巧色雕狮钮》、《作了天下事》、 《读遍千古书》、《好学为福》、《黑青田》、《一月安东令》、《湖州安吉县》、《泰山残石楼》、《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暴书》、《千寻竹斋》、《千寻竹斋》3刻、《吴俊卿信印日利长寿》、《安吉吴俊章》、《雷浚》、《鲜鲜霜中菊》、《归仁里民》。

  4绘画作品

  《天竹花卉》、《紫藤图》、《墨荷图》、《五月枇杷图》、《杏花图》、《花卉十二屏风》、《梅花》、《花卉四屏》、《牡丹》、《兰石图》、《松石图》、《花卉》2幅、《紫藤图》、《杂画册(之—、二)》、《依样》、《天香露图》、《杞菊延年》、《泥盆菊草图》、《牡丹图》、《牡丹水仙图》 、《大富贵》、《佛像图》、《富贵神仙图》、《红梅图》2幅、《蔷薇芦桔图》、《秋艳图》、《三千年结实》、《人物》、 《三千年结实之桃》、《神仙福寿》、《石梅》、《石竹图》、《松梅图》、《岁寒交图》、《桃实图》、《瓜果》、《灯下观书》、《姑苏丝画图》等。

  吴昌硕出身书香门第,8岁作骈句,10岁持刀奏石。后来家道败落,便发愤读书,中了秀才。因自幼喜欢文艺,如金石、书法、绘画等,便决然放弃功名,不再参加科举考试。29岁时,吴昌硕移居苏州,结识了诸多海派艺林名宿,如饥似渴地阅历了大量名人墨迹,艺事大进。50岁后在乡人的举荐下,吴昌硕做了一月有余的江苏安东县令,后学五柳先生,弃官挂印而去。

  吴昌硕说自己'三十学诗,五十学画',但事实上他学画在而立之后。之所以如此说来,只是对自己的早期作品不甚满意而已。其实也是客观评价,因他的优秀作品多为后30年所作,恰如他画的老梅,大器晚成。

  吴昌硕的画以泼墨花卉和蔬果为主要题材,兼顾人物山水。他的作品公认为'重、拙、大'。用笔沉着有力,没有浮滑轻飘之意,是为重;自然却无斧凿之痕,稚气洋溢,天真一派,是为拙;气势磅礴,浑然大家,是为大。

  5诗文生涯

  至于诗文方面,在当时也出现了知名的诗人施愚山、郑板桥、赵瓯北等,都或多或少写下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诗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袁子才反对桐城派复古主义的倾向,提出直抒性灵、表现个性的主张,在当时也曾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吴昌硕就是生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个受过浓重的封建思想熏染的知识分子,他对当时人民的革命斗争缺乏正确的见地,但同时却不能不受到时代浪潮的冲击。他出身于中间阶层,目击上层统治阶级生活的穷奢极侈与他们对广大人民的厌殊求,心中感到非常不满,同时又由于个人找不到出路,更感到苦闷和彷徨,迫切要求发泄自己胸中积压着的一股郁勃不平之气。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他便集中自己毕生旺盛的精力从事于文学艺术活动,希望能在这一方面有所表现于当世。

  吴昌硕善作诗文,苦吟数十年,未尝间断。所作诗篇以傲兀奇崛古朴隽永见长,一般地说用典较多,不甚通俗,但有些绝句纯用白描手法,活泼自然,接近口语,具有明丽俊逸的特点,风格上与民歌很相近。所作题画诗寄托深远,颇有浪漫主义气息;评论前人书画,尤多独到见地。早年所作五古,有一部分含有讽刺意味,揭露了当时黑暗社会某些不平现象。他的散文作品写得不多,大都是序跋、考证和题画小品之类,写的都很朴质淳厚,平易近人。题画小品中尤多精心之作。发抒生活实感,鞭挞丑恶现象,颇能以少胜多;读时依稀与作者一灯相对,娓娓而谈,意味非常深长。

  光绪三十年(1904)夏,篆刻家叶品三、丁辅之、吴石潜、王福庵等聚于杭州西湖人倚楼,探讨治印艺术,发起创立一个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定名为'西泠印社',邀请吴昌硕参与其事。

  1913年重阳节印社正式成立,各地金石学者纷纷参加,公推他为社长。当时他为印社撰联云:'印讵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这正是他一贯的冲淡谦虚襟怀的具体表现。

  6世人评说

  在《白石诗草》中,齐白石还写道:“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甚至又有“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之语。——齐白石

  7语录

  1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2今人但奢摹古昔,古昔以上谁所宗?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

  3嗟予学术百无就,古人时效他山攻。蚍蜉岂敢撼大树?要知道艺无终穷.

  4读书破万卷,道行志不二。

  5老学师何补,英年悟最宜。

  6小技拾人者则易。创作者则难。欲自立成家,至少辛苦半世,拾者只多半年,可得皮毛也。

  7十指参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古来今。

  8画之所贵贵存我,若风遇萧鱼脱筌。

  9或拟温日观,应之曰否否,画当出已意,摹仿堕尘垢。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

  8著作

  《朴巢印存》,施旭臣(浴升)撰序为同治九年,岁在庚午(1870年,时吴昌硕二十七岁),吴瑶华跋。扉页吴氏自题篆书“朴巢印存”四字,另题“金钟玉磐山房印学”八字。谱中有先生早年手抄的五言八韵“试帖诗”六首墨迹。共钤印103方,皆无边款,线装二册,未出版。

  《苍石斋篆印》,自题日:“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十一岁)甲戌春仲题于芜园逸光。”

  《齐云馆印谱》,自署“吴俊昌石著。1876年(三十二岁)。

  《篆云轩印存》,1879年(三十六岁)。《铁函山馆印存》,1881年(三十八岁)。

  《削觚庐印存》有二册、四册本及一册本,为平时治印后随手钤拓的散页印稿,故今所见装订的佳本,印数多寡不一,内容亦不尽相同。成书在光绪癸未1883年(四十岁)。有徐康光绪九年(1883)二月题识。

  《元盖寓庐诗集》,1885年(四十二岁)。

  《缶庐印存》,初集四册本,扉页及自记皆木刻版,1889年(四十六岁)。有印63方,附边款,有杨岘题识和吴氏自记。

  《缶庐诗》三卷,又集题画诗,砚铭等署日:“别存”,1893年(五十岁)。

  《缶庐印存》二集编成,四册本,存印51方,附印款,有吴氏自题。1900年(五十七岁)。

  《吴昌硕石鼓临本》,1902年(五十九岁)书,日本平尾孤往1960年发表在《书品》101期上。

  光绪壬寅(1902年),徐士恺辑吴昌硕刻印成<观自得斋徐氏所藏印存》六册,存印149方,其中13印系吴昌硕为徐氏所刻,附印款,有徐士恺序。

  《吴昌硕石鼓文墨迹》,1908年(六十五岁)书,即钱经铭藏本,谭泽闽题册首。197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吴苍石印谱》四册1911年有正书局出版。

  《吴昌硕石鼓文》,钱经铭以吴昌硕六十五岁(1908年)临本镌刻入石,1910年由上海求古斋印石印本行世。

  《吴昌硕先生花卉册》,1914年(七十一岁)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缶庐印存》三集四册本,1914年(七十一岁)上海西泠印社刊行。有葛昌楹(书徵)序,吴隐(石潜)题词。存印58方,附印款。四集四册本是吴隐“近所访获或借之友人”之作,徐印47方,附印款,有吴隐序。

  《吴昌硕临石鼓文》,末题“甲寅(1914年,七十一岁)六月临阮刻天一阁北宋本石鼓全文。”上海大众书局1914年普及本,钝根题签。

  《西泠印社记》,1914年吴昌硕撰文并书。

  《苦铁碎金》四册,1915年(七十二岁)上海西泠印社石印刊行。其中一册为“石鼓文临本”。

  《吴昌硕临石鼓墨迹》,1918年(七十五岁)临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出。

  《缶庐印存》八卷,张弁群集拓先生刻印。1919年(七十八岁)。

  《缶庐印精拓》一册本,此谱为吴氏以自刻自用印拓赠其友潘飞声者,存印36方。

  1919年,自辑刊印,有潘氏小记。

  《吴昌硕、赵子云合集》,孙雪泥辑,1920年(七十九岁)。

  9传承

  作为海派绘画的创立者,吴昌硕是一位开创了一代艺术风气的大师,他的艺术对于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以来,许多杰出的画家如:齐白石(1863-1957)、王震(1867-1938)、赵子云(1874-1955)、陈师曾(1876-1923)、陈半丁(1877-1970)、朱屺瞻(1892-1996)、刘海粟(1896-1994)、钱瘦铁(1897-1967)、王个簃(1897-1988)、潘天寿(1898-1971)、吴茀之(1900-1977)、诸乐三(1902-1984)、来楚生(1904-1975)、朱宣咸(1927-2002)等都受到吴昌硕艺术的影响与启示,他们是研究吴昌硕艺术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者,在对吴昌硕艺术的学习、传承与研究中,也对于阐释,承袭与引领近中国现代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具有了相当重要的价值与作用。传统中国画历来重视摹仿师承,吴昌硕的传人在对吴昌硕的研究中,反映了对其技法和观念的评价,其成败得失对于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研究具有的实践与引领一代风尚的意义。

  10作品行情

  2004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吴昌硕的力作《花卉十二屏风》以高价格成交,创下了吴昌硕书画作品的最高纪录。吴昌硕作为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是在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键人物,他是金石画风从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主要继承者。

  中囯囯画家艺术研究院介绍

  中国国画家艺术研究院属高端民间学术团体,该组织成员由全囯各地高等美术学府历届毕业的具有全面和扎实的文化和专业基本功的优秀画家所组成,他们均具有中囯美协会员和囯家一级美术师的资质,在我国美术界成就裴然,他们的艺术观点积极健康,代表着群众观点,有社会责任感,遵循艺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要求美术作品应形神兼备,赏心悦目,推陈出新,雅俗共赏的审美要求。

  中囯画家艺术研究院工作及业务活动

  一,遵循艺术反映生活的原则,积极创作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的作品,以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审美能力,反对虛夸炒作,反对洋怪丑,反对粗制滥造,以作品意蕴感染人,以美感陶冶人,在美感享受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定期举办个人或部分或全体成员美术作品展览。

  三,定期举行美术作品艺术座谈会,关注美术界学术动向。

  四,在本院媒体、新闻刊物上刊登作品和文章,报道有关活动,以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传递正能量。

  组织机构:

  院长:吴国亭

  副院长:钱贵荪、张品操

  秘书长:徐巍

  研究员:黄镇中、曹明华、程宝泓、江枫、刘宇甲、牟克民、卢景春、吴自强、刘金标、李子候、马进良......(虚位以待期待您加入)

  中国国画家艺术研究院宗旨:

  形神兼备,赏心悦目 ,推陈出新,雅俗共赏

  增强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传递正能量

  国画家研究院官网:www.ghjyjy.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