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冬养生之道在于“舍”

 余近山uxer3586 2016-07-17


我们常提到人生之四季——20岁之前为春,20-40岁为夏,40-60岁为秋,60岁之后为冬。圣人五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在《荀子·天论》中,荀子把“天命”理解为具有必然性的自然法则,认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指出“天行有常”,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孔子学《易》,乃知天命。我们虽听到过“天命”这个词,未必能知,只有先信赖圣言,通过学习,以求知之。


回到养生本身,最大的养生人群是40岁以后,为什么是40岁以后,因为40岁以前有天地帮你养着!我们人到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变着法儿的对自己好。无论修禅修道修佛,都一样,只做了一件事,别的啥也没做。可是在天地之间有个什么呢?一个很真实的现状:春夏,天地是做加法的;秋冬,天地是做减法的,这就是道!


春天,树叶会丰满,自然万物都在生长,一切都生长,人也生长。当然,人没有第二春的。人无再来时!别的有第二春,人是没有第二春的。这是不可逆的!过了这村,就没有那个店。自然万物,都是春夏做加法,秋冬做减法。


就养生本身,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加减的关系,就是我们需要重新去思考自己的得失观。喜怒哀乐,是我们最重视最关照的东西,喜怒哀乐来自于哪呢?来自于得失。一切都是得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喜怒哀乐。我今天高兴了;我今天不高兴了;快乐了;不快乐了,就是得失!计较的就是得失。因为人有时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天地也是,它自然就是这样的。该给了给了,在人身上也是一样,这个五行里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土就是一把臭骨头,没于三尺黄土,灰飞烟灭。人生,世间万物,都是一个过程。这个是什么?这不是思想,这不是意识,这是道。


道是什么?道是绝对,超越是非、善恶、对错,超越一切一切,这是道。所以人怎么去与道相和?怎么样道法自然?我们怎么样慢慢去了解它?去相信它,去认知它,去超越它,最终要超越它!


道法自然,养生要回到道上养,道是不可违的,只能合道。40岁以前是顺水行舟,天地帮你养。40岁以后也就是秋天以后就需要自己关照自己。养生一个要养身;一个要养心。秋冬是个寒冷的相,这时候要知道收、藏,让身暖,让心暖。


在座40岁以上的占绝大多数,养生最重要的就是秋冬土。秋在《内经》里主什么?主肺,主悲。春夏做加法,秋冬做减法,这还不是圣人要求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而是天地给我们减的。首先40岁以后身上哪个地方减啊?体能、体力、记忆力、恢复力、视力,什么都减,连胃口都减。因为当令嘛,到后面睡眠时间都减了,一切都减了,你不想也给你减了。这个是道,这个减是把剪刀。舍不得也要减,最终减到火葬场。


人生秋冬的养生,首先面对的是什么?是减法。


那么怎么面对这个减法呢?金主肺,主义,舍生取义,可是我们往往是反的——见利忘义。很多人到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要取的越来越多。不停的做加法,最终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倒那个骆驼。这个要小心!天地本身,人与自然是有一致性的。道家讲人是蝼蚁,人很渺小,甚至少穿一件棉衣都可能冻死你。一旦有个不当……当与不当就是理,正当就是有理,不当就是无理。


金是义,舍生取义。我们要会算账,这个帐我算下来:“舍”是最划得来的。秋天的相是杀伐之气,杀和夺是秋的本质。所以“顺天则昌,逆天则亡”,天之气就是杀伐之气,秋冬就是个夺命枭雄,你不想,它强行把它拿走了叫“夺”,不管你想不想给,反正都留不住。这个就是舍生取义的根。


秋天又是最美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应美的角度,秋冬之美跟春夏之美是完全不同的,秋冬之美,前提是“自知之明”。不然,尽管物质很多,但心里面是空落落的,别人看着你很美,因为物质层面很丰富,但心里面的缺,不是听歌剧品红酒抽雪茄能补得了的,心里面安不安只有自己才知道,我老师写的书名叫《如何安心如何空》,当然我说的这个安心还不一样,你里面安的是个什么心?烦躁心?忐忑心?焦虑心?外面金山银山都没用,那就麻烦了。


秋冬之美,只有养到“自知之明”的时候才是美的,不然恐怕是无福消受。一切作用于情绪的最终还是喜怒哀乐,无非我们错觉的把得失当成了喜怒哀乐。可是在秋冬的得失是有余的,充分的有余,从一个亿到十个亿,可是不足的更加的不足,用的方法不是扬长避短,而是取长补短,养的是短,补的也是短,40岁以后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补短而不是扬长,要不然就自寻短见,就相当于自杀了。所以秋之明也,圣人讲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就是明,当然人要做到自知之明还是很难的。


人生很难自知,很难。“人贵在自知之明”,如果一切的“明”,都是明在外头,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那不叫明。中国文化讲的“自知”才叫“明”。不明,就是驴子拉磨,每天都是重复。


40-60岁之间最丰富,义不义气,就看得失观,计较得失最终一定被得失所累,被得失所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