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小 麦种植沿革

 yzsr273 2016-07-17
    (一)种植沿革
  陕西何时开始种植小麦无具体记载,在已发掘的古代文物中也未发现实物遗迹。《诗经》中有不少反映小麦生产的诗句。《诗经·周颂·思文》中有“贻我来牟,帝命率育”的歌词,歌词中的“来”指小麦,“牟”指大麦。《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是说麦与豆、稻等同在十月收获。周代十月正好是农历八月,是春麦收获季节。说明陕西最先种植的小麦是春麦,最早种植的地区在关中西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秦国在《吕氏春秋》一书的《任地》中记有“其深殖之度,……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是说深耕有利于来年小麦的丰收,证明到了战国时期关中已种冬麦。在汉代之前,小麦虽然种植很早,但普及较晚。直到汉武帝时,董仲舒上书武帝说:“《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汉书·食货志》)。古代称冬麦为宿麦。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下诏令广种冬麦,从此关中种植小麦逐渐有了扩大。西汉时,关中小麦生产技术已有较高水平。汉成帝时,氾胜之任议郎,“督三辅种麦”。他在《汜胜之书》中系统地记述了关中地区麦田施肥、耕地、播种、管理以及收获、贮藏等技术,还总结了“区种麦”,即麦田的区种法,并说“区一亩,得百石以上。”《晋书·食货志》载:“昔汉遣轻骑使者氾胜之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
  唐代,由于碾子的迅速普及,小麦面粉加工业随之兴起。畿辅之地的长安等城市,人多喜食麦面,促进了关中小麦生产的发展。小麦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仅次于粟,粟、麦并提。唐玄宗(公元8世纪前期)曾在禁苑内种麦千亩。唐德宗(公元8世纪后期)时曾向长安及附近农民发放麦种多达5万石,小麦在关中地区普遍种植。
  到了明代,小麦已成为关中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据明末成书的《天工开物》载:“四海之内,燕、秦、晋、豫、齐、鲁诸道,蒸民粒食,小麦居半,而黍、稷、稻、粱仅居半。”是时关中平原的蒲城、渭南、富平、澄城、合阳、临潼及宝鸡、凤翔等县均为小麦主产县。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编写的《万历会计录》记载:这些县每年交纳税粮均在3万石以上,最多的是蒲城县交纳7万石以上,其中小麦占大部分。
  清代,关中小麦生产和栽培技术均有发展。清道光年间,陕西三原县杨秀元在其所著《农言著实》中对小麦播前整地、上底粪、播种、麦田管理(如锄麦、碾麦、耱麦)及收获、脱粒、晒藏等均有详尽的记述,其基本技术流传至今仍广为应用。民国时期以至新中国成立后,小麦一直是陕西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品种,栽培技术,都有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二)小麦生产
  陕西除陕北有少量春小麦外,基本上都种植冬小麦。民国时期,全省小麦生产较之清代末期有了较大的发展。据《第四次农商统计表》载:民国3年(1914)陕西小麦种植面积已达1434.1万亩,总产小麦13.1亿斤。民国13年至18年(1924—1929)的6年间,平均每年小麦种植面积为1367.2万亩,年均总产小麦22.3亿斤,平均亩产164斤。
  民国20年到25年(1931—1936),全省每年小麦种植平均1309万亩,年均总产小麦19.8亿斤。抗日战争爆发后,陕西处于大后方,人口增加,粮食供需矛盾日趋严重。据陕西农业改进所估计,在正常年份,全省粮食差额在10亿斤左右,其中小麦占主要部分。民国29年(1940)成立陕西省小麦增产督导团,加强小麦生产工作。当时,陕西境内从事研究改良小麦品种、繁殖、推广工作以增加小麦产量为主的农业机构有金陵大学西北农事试验场、农林部西北推广繁殖站、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场、西北农学院农场等。一大批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和小麦专家,如西北农学院教授沈学年、陕西农业改进所所长李国桢、陕西小麦增产总督导团副总督导蒋德麒等均参与陕西小麦增产工作。农业科研工作者培育出了小麦优良品种,如陕农7号、西北302、大荔52号、西北站2号等,在关中推广数百万亩。从民国25年到34年(1936—1945)的10年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年均1601.7万亩,占作物种植面积的40%,占夏粮种植面积的67%,平均亩产125斤,年均总产21.0亿斤。到民国35年(1946),全省小麦种植面积增至2064万亩,总产26.9亿斤。民国38年(1949)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331.4万亩,总产小麦26.7亿斤。但各地区之间有差异。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土壤肥沃,有灌溉条件,耕作精细,产量较高。渭北高原及陕北丘陵地区地广人稀,雨量缺少,土壤瘠薄,耕作粗放,小麦产量较低。
  小麦是陕西城乡人民历来最喜爱的细粮。据中央农业实验所民国31年至33年(1942—1944)3年调查:全省人均每年消费小麦293.7斤,全年共需小麦27.9亿斤,按全省常年小麦产量尚差6亿斤左右。在全省粮食消费总量中,小麦占46.4%。主要用于群众的口粮,约占小麦总消费量的84.5%,家畜饲料(麸皮)占1.1%,种子占10.7%,其它杂用占3.7%。加工制粉,农村普遍采用石磨。用小麦面粉作成的食品种类很多,尤以馒头、面条居多。省内名贵小麦食品有岐山面,乾县“锅盔”,兴平“干馍”、“云云馍”,三原“疙瘩面”,蒲城“蒸馍”以及各地的“油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从1949年到1985年,陕西小麦生产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1949—1957年
  1949年陕西全境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在旧的生产基础上,一方面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上的困难,一方面号召农民改进小麦生产技术。195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对小麦生产采取了“积极改进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适当扩大种植面积”的方针,鼓励农民大力增产小麦,并从经济上、技术上予以支援,使小麦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56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由1949年的2331.4万亩扩大至2501.1万亩,增长7.3%;小麦总产量由1949年的26.7亿斤增至46.8亿斤,增长75.3%;小麦亩产由1949年的120斤增加到187斤,提高55.8%。在此期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每年平均在2300—2500万亩。主产小麦的关中地区麦田面积约占全省麦田面积的68%,陕南占17%,陕北占15%。这一阶段,陕西在恢复与发展小麦生产上采取的重要政策和措施有:
  (1)加强生产计划性。从1951年开始制订小麦生产计划,第一次提出了小麦生产的计划指标。1952年和以后的几年中,还制订了下年度的增产计划、技术指导纲要、方案等,并逐级下达,层层布置,发动群众,贯彻实施。
  (2)培养典型,总结经验。陕西省人民政府农林厅1951年派农业技术人员总结了韩城县史安福水地小麦平均亩产810斤的丰产经验,号召在全省小麦产区推广。1952年制订了小麦丰产典型培养实施方案,选定兴平、武功、华县、城固、黄陵5个县为全省小麦丰产重点县。这些县又分别制订小麦丰产乡、村、组的具体计划,广泛开展学习小麦丰产技术,推广新经验。1953年,上述5个县中除黄陵县小麦单产为160斤外,其余4县小麦平均亩产均达240—320斤。1954年扩大了丰产田面积,当年有5个县(市)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00斤。1955年春虽遭受了5个多月的干旱,全省仍有7个县的小麦平均亩产250斤。1956年有9个县(市)的小麦亩产在300斤以上。在丰产运动中,历年都涌现出许多丰产单位与个人,如兴平县窦马乡、户县农场、武功县刘家洼村等,都成为当时全省的小麦丰产典型。
  这些丰产典型,既教育了干部群众,树立了增产信心,又推动了全省小麦种植技术的改革,提高了小麦产量。主产小麦的武功县连年小麦获得大面积丰收。1950年全县28万亩小麦,平均亩产160斤,1951年233斤,1952年200斤,1953年260斤,1954年提高到297.8斤,1956年达到310.9斤。从这些丰产典型中总结出合理倒茬、推广良种、条播密植、积肥施肥、整地保墒等各项技术措施和经验。1956年5月,农业部组织由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甘肃、山西、湖北、四川、广西等10省、市组成的小麦参观团来武功、长安等县现场参观,学习小麦大面积增产经验。
  (3)奖励小麦丰产。从1950年起,在全省开展了农业丰产竞赛,在小麦产区,进行了小麦丰产评比奖励。1951年至1954年受到小麦丰产奖励的有6个农场、7个县、22个乡、41个村、5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77个互助组和88个农户。这些单位和个人在小麦丰产运动中起了带头作用。
  (4)加强技术指导工作。结合农事季节,编印技术教材,组织培训、参观,广泛传播小麦生产经验,并逐步建立农业技术机构。1952年向全省138万多人传授了小麦丰产技术。1954年在80多万农村干部、劳动模范和积极分子中传授了深耕保墒、选用良种、适当密植、增施肥料、合理灌溉、防治病虫等小麦丰产技术。
  2.1958—1965年
  1958年“大跃进”中,小麦生产受到了浮夸风、瞎指挥的影响。8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在西安召开全省小麦千斤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地、县的专员、县长和部分农业劳动模范,并邀请河南省小麦高产队的代表介绍经验。会上,一些劳模发出倡议书,提出1959年小麦亩产计划5000斤、6000斤、1万斤的高产指标,有的甚至提出几万斤,说什么“给我一锥田,包打万石粮”,浮夸之风几乎无人敢于公开抵制。个别敢于否定或抵制者,被斥之为“右倾”。会议最后提出:1959年全省小麦2400万亩,计划跃进指标平均亩产400斤,千斤小麦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创造6000斤以上的高产纪录。而1959年全省小麦实际平均亩产仅为167斤。1961年全省2479.7万亩小麦,总产27亿斤,平均亩产109斤,降至50年代的最低水平。
  1964年8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在武功县杨陵区召开了全省小麦生产会议,省长李启明主持会议。会上分析了“大跃进”中陕西小麦产量下降的原因,拟订了《关于迅速提高全省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几个重要问题的意见》,要求尽快赶上最高年(1956)的小麦产量水平。根据会议决定,调整了小麦生产布局,压缩复种指数,逐步倒顺茬口。在全面贯彻小麦各项增产技术中,比较突出地抓了土地基本建设、增施肥料以及推广抗条锈病的高产良种等措施。1965年全省2408.7万亩小麦,总产44.4亿斤,平均亩产185斤,基本恢复到1956年大丰收的小麦单产水平,比1957年增产35.0%。
  3.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初期,小麦生产再一次受到干扰破坏。1968年全省小麦总产下降到39.6亿斤。
  1970年,国务院北方农业会议后,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召开了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动员农民群众兴修水利、深翻改土、广开肥源、修整梯田,小麦生产有了回升。1971年全省小麦总产52.8亿斤,单产232斤,超过了1956年的小麦产量水平。
  1972年8月,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召开了全省小麦丰产经验交流会,号召开展小麦丰产运动。9月小麦播种时,宝鸡市在岐山、凤翔、宝鸡3个县办起了25万亩旱地小麦丰产田。1973年丰产方小麦平均亩产393斤,比一般麦田增产20%。
  1973年,农业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召开了全国小麦生产会议,提出在北方大抓小麦生产,把增产小麦列为增产粮食的重要战略措施。会后,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制订了小麦增产的各项措施,确立了小麦在粮食作物中的主导地位。1975年5月陕西参加了农业部在河南省新乡地区召开的小麦重点地区现场观摩会议,贯彻了会议提出的主要措施,学习了先进经验,1976年全省小麦亩产达到266斤,比1973年增产43%。
  这10年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在2300—2400万亩之间。其中水地小麦约800万亩,旱地小麦1500万亩以上,正茬麦占50%以上。关中主要产麦区,小麦面积有1600多万亩;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3个地区小麦面积在350万亩以上;陕北的延安、榆林两个地区小麦面积为300万亩左右。过去陕北小麦多种在山坡地上,70年代后,扩大了川地麦田面积,到1973年川道小麦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
  这一期间,陕西在小麦生产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灌区小麦重点抓了“紧、薄、粗、晚”(即抓秋收后播种时间紧、麦地肥力薄、耕作粗放、播期偏晚)几个薄弱环节。陕西水地小麦主要集中在关中平原5个灌区(洛惠、东方红、泾惠、宝鸡峡引渭和冯家山水库)的26个县(市、区),小麦面积共870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3。灌区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是“紧、薄、粗、晚”。根据这些情况,在小麦产区着重从调节早熟品种等方面解决夏、秋两料接茬紧的争时矛盾,并从改善土、肥、水等生产条件上,加强土地平整,把好播种关,培育壮苗,提倡“看苗诊断,因苗管理”等技术。许多高产社、队由此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经验,带动了水地小麦的增产。
  (2)旱地小麦主要抓“旱、薄、粗”(即干旱缺水、地力薄、耕作粗放)现状的改变。陕西旱地小麦主要集中在渭北旱原区,包括23个县(市),常年小麦播种面积900万亩左右,面积、产量均占全省的1/3。但旱地小麦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其主要原因:一是“旱”,生育期间降水少,土地不平整,跑水失墒,水分不足;二是“薄”,土壤缺乏有机质,按速效氮含量,亩产只能达百十斤;三是“粗”,播种、管理粗放,三类麦田比例大。这个时期主要围绕“旱”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防止水土流失,深翻改土,蓄水保墒,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
  (3)陕北试行小麦下川。陕北丘陵、沟壑区历史上把生产条件好的川道地,只种秋粮作物,把冬小麦种在山坡梁峁上,常年亩产只有五六十斤。1958年以来,曾多次在川地试种冬麦,多数年份不能稳产保收。1970年后进行了4项改革:即改老品种为抗病良种,改晚播为适时播种,改窝播稀植为合理条播密植,改管理粗放为科学管理。经过连续3年试验,创造了高产典型,川道冬麦面积有了扩大。
  4.1977—1985年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逐步推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小麦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全省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2300—2500万亩,其中水浇地1000万亩左右,旱地1400万亩左右。1979—1985年是陕西历史上小麦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1985年小麦总产量由1978年的50.2亿斤上升到84.7亿斤,平均亩产由209斤上升到334斤。除1980年因旱减产外,其它各年小麦亩产均在300斤以上。1984年全省小麦总产达89.9亿斤,亩产355斤,均创小麦产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小麦生产发展快,主要是在党的正确政策指导下,调整了粮食作物的布局:关中老灌区以麦为主,麦、秋并重;新灌区以麦为主,并按照保灌能力和肥料条件,逐步扩大秋田面积;旱原在海拔800米以下地区,实行以夏粮为主,小麦为主的传统耕作制度;旱原海拔在800米以上地区,以麦为主,小麦、早秋并重。为了重点抓好旱地小麦生产,从1981年开始,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深入渭北旱原第一线,与干部、群众相结合,对渭北旱原小麦增产技术进行了综合研究,抓了以培肥地力为主的旱农耕作技术,产量迅速提高。合阳、澄城、蒲城、长武等县从1983年以来,小麦平均亩产都在300斤以上,其中:澄城县50多万亩小麦平均亩产由1981年的231斤增加到1984年340斤。合阳县旱地占耕地面积的95%,每年种植小麦50多万亩,在重视蓄墒的基础上,主要抓了培肥地力。1979年以来,7年内有6年小麦平均亩产在300斤以上,最高达350斤。黄陵县原种场过去总认为兴修水利是解决“旱”的唯一办法,1981年秋着重抓了培肥地力,提高了土壤肥力,相应地增强了土壤的抗旱能力,1982年小麦亩产达到624斤。一批农业科技人员,如西北农学院教授翟允提、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李立科等都在渭北旱原小麦增产中做出显著成绩,受到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当地县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陕西省1949—1985年小麦种植面积及产量表
  表6—1
                      单位:万亩 亿斤 斤/亩 %

┏━━━━━┳━━━━━┳━━━━━┳━━━━━┳━━━━━━━┳━━━━━┓ ┃ ┃ ┃ 占粮食 ┃ ┃ 占粮食 ┃ ┃ ┃ 年份 ┃ 面积 ┃ 作物 ┃ 总产量 ┃ 作物 ┃ 亩产 ┃ ┃ ┃ ┃ 面积 ┃ ┃ 总产量 ┃ ┃ ┣━━━━━╋━━━━━╋━━━━━╋━━━━━╋━━━━━━━╋━━━━━┫ ┃ 1949 ┃ 2331.4 ┃ 36.9 ┃ 26.7 ┃ 40.4 ┃ 120 ┃ ┃ 1950 ┃ 2287.1 ┃ 34.6 ┃ 27.1 ┃ 36.6 ┃ 119 ┃ ┃ 1951 ┃ 2347.1 ┃ 34.2 ┃ 31.6 ┃ 37.2 ┃ 135 ┃ ┃ 1952 ┃ 2369.6 ┃ 34.2 ┃ 26.6 ┃ 33.4 ┃ 112 ┃ ┃ 1953 ┃ 2408.4 ┃ 34.4 ┃ 35.5 ┃ 36.8 ┃ 147 ┃ ┃ 1954 ┃ 2420.6 ┃ 34.5 ┃ 42.4 ┃ 42.1 ┃ 175 ┃ ┃ 1955 ┃ 2391.8 ┃ 34.0 ┃ 36.3 ┃ 40.2 ┃ 152 ┃ ┃ 1956 ┃ 2501.1 ┃ 33.8 ┃ 46.8 ┃ 43.1 ┃ 187 ┃ ┃ 1957 ┃ 2428.0 ┃ 33.4 ┃ 33.2 ┃ 37.4 ┃ 137 ┃ ┃ 1958 ┃ 2366.8 ┃ 32.5 ┃ 32.1 ┃ 31.2 ┃ 136 ┃ ┃ 1959 ┃ 2220.4 ┃ 34.2 ┃ 37.2 ┃ 39.2 ┃ 167 ┃ ┃ 1960 ┃ 2390.5 ┃ 34.2 ┃ 31.4 ┃ 38.3 ┃ 131 ┃ ┃ 1961 ┃ 2479.7 ┃ 34.9 ┃ 27.0 ┃ 35.9 ┃ 109 ┃ ┃ 1962 ┃ 2324.1 ┃ 32.3 ┃ 26.8 ┃ 33.5 ┃ 115 ┃ ┃ 1963 ┃ 2347.5 ┃ 32.7 ┃ 30.2 ┃ 34.3 ┃ 129 ┃ ┃ 1964 ┃ 2389.3 ┃ 32.9 ┃ 26.7 ┃ 29.9 ┃ 112 ┃ ┃ 1965 ┃ 2408.7 ┃ 32.9 ┃ 44.4 ┃ 36.6 ┃ 185 ┃ ┃ 1966 ┃ 2357.7 ┃ 32.0 ┃ 37.6 ┃ 31.9 ┃ 159 ┃ ┃ 1967 ┃ 2320.1 ┃ 33.1 ┃ 41.3 ┃ 36.9 ┃ 178 ┃ ┃ 1968 ┃ 2312.4 ┃ 34.0 ┃ 39.6 ┃ 40.7 ┃ 171 ┃ ┃ 1969 ┃ 2360.5 ┃ 34.4 ┃ 44.6 ┃ 38.9 ┃ 189 ┃ ┃ 1970 ┃ 2423.0 ┃ 34.7 ┃ 40.1 ┃ 33.4 ┃ 166 ┃ ┃ 1971 ┃ 2270.9 ┃ 34.1 ┃ 52.8 ┃ 40.0 ┃ 232 ┃ ┃ 1972 ┃ 2263.4 ┃ 34.5 ┃ 46.2 ┃ 36.8 ┃ 204 ┃ ┃ 1973 ┃ 2298.5 ┃ 34.9 ┃ 42.8 ┃ 31.7 ┃ 186 ┃ ┃ 1974 ┃ 2357.9 ┃ 36.0 ┃ 57.3 ┃ 38.2 ┃ 222 ┃ ┗━━━━━┻━━━━━┻━━━━━┻━━━━━┻━━━━━━━┻━━━━━┛

  续表6—1

┏━━━━━┳━━━━━━━━┳━━━━━━┳━━━━━┳━━━━━━┳━━━━━┓ ┃ ┃ ┃ 占粮食 ┃ ┃ 占粮食 ┃ ┃ ┃ 年份 ┃ 面积 ┃ 作物 ┃ 总产量 ┃ 作物 ┃ 亩产 ┃ ┃ ┃ ┃ 面积 ┃ ┃ 总产量 ┃ ┃ ┣━━━━━╋━━━━━━━━╋━━━━━━╋━━━━━╋━━━━━━╋━━━━━┫ ┃ 1975 ┃ 2401.3 ┃ 36.6 ┃ 64.5 ┃ 39.8 ┃ 246 ┃ ┃ 1976 ┃ 2428.8 ┃ 37.7 ┃ 64.8 ┃ 41.7 ┃ 266 ┃ ┃ 1977 ┃ 2402.0 ┃ 36.2 ┃ 48.9 ┃ 31.5 ┃ 203 ┃ ┃ 1978 ┃ 2407.2 ┃ 35.8 ┃ 50.2 ┃ 31.4 ┃ 209 ┃ ┃ 1979 ┃ 2395.6 ┃ 36.6 ┃ 72.0 ┃ 39.5 ┃ 300 ┃ ┃ 1980 ┃ 2385.5 ┃ 36.9 ┃ 46.0 ┃ 30.4 ┃ 193 ┃ ┃ 1981 ┃ 2320.8 ┃ 37.9 ┃ 70.8 ┃ 47.9 ┃ 305 ┃ ┃ 1982 ┃ 2423.7 ┃ 40.2 ┃ 84.2 ┃ 45.5 ┃ 348 ┃ ┃ 1983 ┃ 2516.3 ┃ 41.7 ┃ 88.9 ┃ 46.1 ┃ 353 ┃ ┃ 1984 ┃ 2533.0 ┃ 42.1 ┃ 89.9 ┃ 43.9 ┃ 355 ┃ ┃ 1985 ┃ 2540.2 ┃ 42.7 ┃ 84.7 ┃ 44.5 ┃ 334 ┃ ┗━━━━━┻━━━━━━━━┻━━━━━━┻━━━━━┻━━━━━━┻━━━━━┛


  (三)小麦品种
  50年代以前,陕西小麦以农家品种为主。种植面积大的主要有三月黄、老白麦、蚂蚱麦等类型。小麦品种改良工作始于20年代后期,西安农棉试验场,曾选育了陕农7号小麦良种。40年代,西北农事试验场、泾阳农事试验场、大荔农事试验场、西北农学院农场等先后育成蓝芒麦、西北302号、泾惠30号、大荔52号、西北站2号、武功27号等18个小麦品种;陕南还引进了金大2905和中大2419(后改名南大2419),良种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15%。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人民政府一直把推广良种与相应的栽培技术作为重要的增产措施,小麦品种进行了4次大的更新。
  第一次为1950—1956年。在关中主要推广碧蚂1号、西北302号、泾惠30、大荔52号等;陕北推广农大183、中苏68;陕南为南大2419、金大2905等。其中碧蚂1号品种1956年全省种植面积1602万亩,占全省麦田面积的64%,比当地农家品种增产30%以上。全省小麦亩产从100多斤提高到近200斤,丰产田达四五百斤。这个品种曾推广到河南、山东、山西、河北以及安徽、江苏等省,1959年推广面积扩大到9000万亩,成为中国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培育碧蚂1号的主持人西北农学院教授赵洪璋受到国家和陕西省的表彰奖励,并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1956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碧蚂1号抗锈能力丧失,加之品种单一化,成熟期集中,发病集中。6月上、中旬又连续阴雨,以致关中小麦产区大片小麦发芽、霉烂,造成严重损失,全省小麦减产5亿多斤,暴露了小麦品种单一化带来的新问题。
  第二次小麦良种更换是从1958年开始的。针对品种单一化带来的问题,实行品种组合,既要有当家品种也要有搭配品种。在关中推广陕农1号、9号、17号及6028等小麦品种;陕北推广早洋麦、钱交麦、中苏68号小麦品种;陕南仍为南大2419和金大2905号等小麦良种。这些品种对肥、水要求和丰产潜力比以前有所提高,一般亩产达400斤、500斤到600斤的中产水平。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品种的生态类型有了变化,由过去单一种植冬性品种变为配合种植弱冬性和春性品种,因而在播种期、播种量等栽培措施上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播期推迟,生育期延长以及要求较高的水肥条件等情况,随之推行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三次小麦品种更换始于1965年。关中以推广丰产3号小麦为主,灌区主要推广阿勃、阿夫、复壮30等;陕北推广延安6号、北京10号;陕南推广阿勃、蜀万8号等小麦品种。这些品种对肥、水条件要求高,丰产潜力大,其中多数亩产在500—600斤,高的可达700斤以上。70年代中期,这些品种开始混杂退化。同时,由于肥、水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对品种的丰产、抗倒、抗病、早熟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一时尚无理想的品种接替,仍维持原有品种。
  第四次小麦良种更换是1978年之后,以推广小偃6号小麦品种为主,搭配丰产3号、咸农151、渭麦4号、武农132等品种,灌区小麦阿勃品种仍占较大比重。1985年小偃6号在关中推广面积达603万亩。培育小偃6号小麦的主特人西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多次受到国家和陕西省党政领导部门的表扬和奖励。这一时期,陕北主要推广延安15、17号小麦品种;陕南推广川育5号、绵阳11号等小麦品种。1980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地块划小,农民自主种植,小麦品种组合和良种保纯等工作缺乏统一安排部署,一度出现小麦品种的多、乱情况,影响了小麦良种的纯度。


  (四)栽培技术
  陕西栽培小麦,有丰富的传统经验。50年代初期,各级农业部门就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推广了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
  1.耕作制度
  陕西小麦种植大体分为一年一熟、二年三熟和一年二熟等三种类型。
  在以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渭北旱原,小麦种植面积占耕地的60%以上,在农作物轮作中小麦占首要地位。为了保证小麦稳产和持续增产,多采用种植豆科作物(或牧草)倒换茬口,并实行短期夏季休闲等方式,以恢复和培养地力。其中,养地作物除了豌豆、苜蓿外,还有扁豆、油菜。在雨量较充沛的地方,夏闲地上还种植绿豆、黑豆及草木樨,作为麦田绿肥。在轮作中,为了保证小麦的好收成,经常把小麦安排在最好的茬口上,如豌豆、扁豆、苜蓿、油菜等作物都是小麦的好前作。1956年以前,基本上是按照这种传统的轮作方式,叫做“三为主”:即粮食作物以夏粮为主,夏粮以小麦为主,小麦以正茬为主,轮作倒茬秩序比较正常。从1956年开始,在进行耕作制度改革中,因忽视旱原地区“少雨、多旱”的特点,强调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熟制;扩大晚秋作物,增加回茬小麦,减少正茬小麦,以致传统的倒茬作物豌豆及其它复杂粮,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年均种植面积593万亩,减少到1957年的210万亩,打乱了长期实行的“三为主”轮作方式。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没有总结这一教训,继续强调扩大复种面积。这一年关中地区晚秋作物较上一年扩大了191万亩,复种指数达132.7%。回茬小麦面积急剧扩大,正茬小麦面积减少,到1961年全省小麦亩产仅为109斤,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最低水平。“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追求粮食产量上《纲要》,片面强调扩大高产作物,把小麦视为低产作物,提出“两扩大,两缩小”(扩大秋粮,压缩夏粮;扩大回茬麦,压缩正茬麦),减少麦田面积。1973年,关中地区的小麦面积比1970年减少了220万亩。由于忽视了关中地区以小麦为主的特点,使小麦生产再一次受到严重影响。到1970年,全省小麦亩产从1965年的185斤,下降至166斤。1979年以后,调整了作物布局,各地因地制宜恢复和建立了新的轮作方式,作物倒茬走向正规。
  2.深耕保墒
  主产小麦的关中地区,农民把深耕视为小麦播前的重要备耕工作。早在西汉时期,《氾胜之书》即记有:“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时。五月耕,一当三,六月耕,一当再,若七月耕,五不当一。”清代三原县人杨秀元在《农言著实》中也提出麦田整田由“浅耕——深耕——再浅耕”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农业部门大力提倡麦田深耕,推广了蓝田等县铁锨翻地的经验和畜力牵引的双轮双铧犁、5时、7吋、8吋步犁和三齿耘锄等。同时试行拖拉机深耕,把深度由4—5寸增加到5—7寸。1955年全省麦田伏天深耕面积达1500万亩,占麦田面积的60%以上。旱地、夏闲地仍实行“两头浅,中间深”的耕作法。在深度上也随着农具的改革比过去加深了2—3寸,并在深耕后提倡及时保墒。
  “大跃进”时期,曾在小麦生产上大搞麦田深耕。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后,中共陕西省委和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制订了贯彻《指示》的各项措施,以军事化行动大搞深翻地,实行“大兵团”作战,成立深耕指挥部。田间到处搭棚,红旗招展,热火朝天,采用各种方法增加深度。有的用铁锨套锨深翻;有的用改装的畜力双轮双铧犁深翻,使耕深增加到6—8寸;有的用拖拉机使耕深达到8寸至1尺以上。特别是一些小麦“卫星田”和高额丰产田,有用“鹞子翻身法”(不打乱土层)由人工分层深翻到5尺以上的,甚至错误地认为愈深愈好。结果不仅浪费工时,而且多数减产。
  1962年以后,各地区总结了“大跃进”深耕的经验教训,推行了合理深耕的耕作法。70年代,在渭北旱原各地推广合阳县伏六公社小麦夏闲地蓄水保墒经验。即:伏前深耕,耕后带耙;“合口过伏”多收伏雨;秋后逢雨多耙细耱,以存住底墒,保好表墒,达到多蓄、少耗,夏蓄秋、春用,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效益。同时,发挥机械作用,扩大麦田的机耕面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耕作地块划小,影响机耕,一度麦田机耕面积大大减少。1985年以后逐步恢复机耕,麦田机耕面积有了扩大。
  3.播种技术
  陕西在小麦播种技术上,较普遍地推行了种子处理,改进播种期、播种方式和播种量等各项主要技术。
  (1)小麦种子处理,历史上曾有“溲种法”。在主要产麦区,农村习惯上多采用选种、浸种方法处理种子。50年代初,各地小麦播种除在种前仍沿用晒种和清选(风选、筛选等)外,还推广了赛力散拌种,60年代又推广1605、3911药剂拌种。到80年代又试用锌肥浸种,有一定增产效果。
  (2)小麦播种期,按本省气候情况,从北到南,陕北最早,多在“白露”前后,农谚有“白露高山麦”之说;陕南最晚,在“霜降”前后;关中在“秋分”前后。60年代后,随着品种的更换和肥水条件、种植制度的改变,播期比过去有所推迟。一般陕北在9月中旬,关中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陕南在10月底到11月初。70年代,在关中灌区仍实行秋、麦轮种,一年两料。当时由于推广丰产晚熟品种,造成生长季节紧张,小麦、玉米收、种互相影响,特别是玉米晚熟影响回茬麦适时播种。为了解决小麦晚种带来的减产损失,农业部门根据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提出并推行了以下措施:①麦垄点种玉米。把小麦种成宽、窄行或等行,在麦收前10—15天,按玉米行距在麦行中套入玉米,使玉米可早收20天左右。到1985年全省麦垄点播面积有274万亩。②利用机具加快收、种进度。麦收后用玉米硬茬明沟窝播机抢时播种玉米,玉米收后先抢运底粪,机深耕,再旋耕碎土,最后用带作埂的条播机一次作畦播种。③玉米移栽。提早20~25天育玉米苗,麦收后冲沟移栽,紧接连灌两水,玉米也可早收20天左右。④选用玉米早熟品种,如陕单6号、7号、武单早玉米杂交种等。⑤玉米“种十空一”,即种10行玉米空1行,每亩株数不减,产量不减。在玉米收获前一周把小麦底粪拉入空行内撒开,玉米收后立即翻耕整地,在3—5天内种上小麦。采用这些措施后抢得了时间,缓和了麦、秋两料收、种争时的矛盾,使回茬麦适时播种。
  (3)小麦播种方式,主要有三种:条播、撒播、穴播。历史上关中西部习惯撒播,东部多用耧条播。陕北丘陵地区山旱地小麦和陕南稻茬麦以穴播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小麦增产,推行了改撒播为条播,推行窄行条播,合理密植。同时改装旧耧,缩窄行距,改亮沟撒播、冲沟溜籽为推广耧播。行距由原来的7—8寸,缩小到5寸左右。据澄城县调查,用改装旧耧播种(行距4.5—5.5寸),单位面积行数增多,土地利用率提高,麦苗增加,提高了亩穗数,较旧耧播种(行距7—8寸)增产30%左右。1955年又推广马拉条播机,比耧播进一步提高了工效和播种质量。当年全省条播面积1700万亩,占麦田面积的70%以上,平川地撒播为主的状态基本得到改变。
  随着条播工具的改革和小麦的合理密植,显著提高了产量。1958年“大跃进”中,一度过分强调密植,出现了盲目加大播种量的倾向。“高额丰产田”、“卫星田”的每亩小麦播量有的高达100斤以上。长安县樊川公社卫星农场的“卫星田”,深翻5尺,每亩播种300斤,出现麦苗锈根,根系过于密挤,结果不但没有高产反而造成严重的减产损失。
  60年代后,机引播种机和半机械化条播机逐渐普及。小麦播种,平川实行机条播或耧播,在一年两料而地力较高的地方,推广间作套种,把小麦种成“三密一稀”或“二密一稀”,便于麦收前套种玉米。陕北平川继续推广改穴播稀植为条播合理密植;山川台旱地推广“两法”种田(山坡地水平沟种植法和川台地垄沟种植法),播量基本趋于合理。按照群体结构,实行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使小麦达到合理密植。
  4.增施肥料
  陕西小麦施肥长期以有机肥为主,如厩肥、土粪、人粪尿、油渣等。50年代初期,党和人民政府号召开辟肥源,增施肥料,促进粮食增产。1955年全省施基肥麦田占60%左右,1956年达到80%。随着化肥供应量的增长,麦田渐次多用化肥。初期主要用硫酸铵、硝酸铵等。同时,在关中地区推广用草木樨、黑豆等作麦田绿肥。1958年“大跃进”期间,要求结合深翻,大量施肥。在大搞小麦“卫星田”活动中,不少地方片面追求高产,不计成本,过分集中地向小块土地投肥,每亩施厩肥或土杂肥达几万斤甚至上10万斤,造成很大的浪费。由于过量施肥,引起小麦徒长倒伏,贪青晚熟,导致减产。有的形式上施肥量很大,但质量很差,形成“黄土搬家”,造成劳力的极大浪费。经过1963—1965年3年调整时期,基本倒顺了小麦茬口。但多数麦田土壤肥力仍然较低,施肥还是主要依靠农家有机肥。后来由于省内发展了小化肥厂,化肥施用量逐渐增加,小麦每亩化肥用量由1976年的19.8斤增加到1985年的64.5斤,化肥跃居有机肥之上。施肥上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关中灌区土壤氮、磷比例失调。据典型调查材料,多数地区施用化肥纯氮与五氧化二磷之比为19—23斤:1.8—4.4斤,即6∶1,而试验结果小麦施氮与磷之比应为1∶1。土壤缺磷成为灌区提高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据此,各地普遍重视了增施磷肥,用过磷酸钙作小麦种肥或底肥。渭北旱原及陕北的主要产麦区推广了用化肥(主要是碳铵)作底肥一次深施的方法,被称之为“一炮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防治病虫害
  陕西小麦病虫害,在古农书中见有麦蛾、麦奴、黄疸(锈病)等,但用人工防治则较晚。
  50年代初期,为害小麦的病虫主要有锈病、秆黑粉、吸浆虫、红蜘蛛。60年代开始出现小麦赤霉病、黄矮病、叶枯病。70—80年代这些病害有了很快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小麦吸浆虫在50年代中期已基本控制了危害。70年代末期,又有发展,再度为害小麦。
  在小麦病虫防治上,用综合防治方法,主要采取了三项基本措施:一是推广抗病虫良种,如用西农6028小麦良种,控制了吸浆虫的危害;二是控制好发生病虫的气候生态条件,采用深耕倒茬等优良栽培措施,控制危害;三是根据病虫危害特点,使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如用粉锈宁防治小麦条锈病,用苯来特、多菌灵防治赤霉病、叶枯病,用666粉、甲敌粉等防治吸浆虫,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6.麦田灌溉
  陕西小麦灌溉,主要在关中灌区。泾惠、洛惠灌区,有冬灌习惯,每年入冬后,掌握“夜冻午消”的气候条件,进行冬灌。关中西部的渭惠灌溉区,50年代以前,无冬灌习惯,农村流传“浇夏无粮”的说法。1952年全省灌溉会议上,肯定了小麦冬灌的增产效果,同时,大力提倡小麦春灌。到60年代,干旱年份小麦冬、春灌溉面积有800—1000万亩。
  在小麦灌溉技术上,渠灌区和部分井灌区,实行漫灌。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一些地区受“左”的错误影响,提出“小麦要过千,地皮见湿不见干”的口号,在水、肥条件优越的地方,追求“大肥大水大播量”,结果导致了“大倒伏,大减产”。在一些新灌区,由于渠系不健全,田间不做畦,大水漫灌,有的浇1亩小麦,用水量高达80—100立方米。在老灌区也有些土地不平整,灌水质量差,用水多,效益小。针对这种情况,农业部门提出麦田土壤适宜水分指标:苗期土壤含水量为18—20%;拔节一开花期要求20—22%;开花一成熟,前期为18—20%,后期为18—16%。在灌区低于这些指标,进行灌溉,控制了一些地区浪费水的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