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结石中医辨证施治

 iippss 2016-07-17

胆结石中医辨证施治

提要:胆囊结石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有时可以伴有轻微不适被误认为是胃病而没有及时就诊。 有部分单发或多发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内自由存在,不易发生嵌顿,很少产生症状,被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胆囊内的小结石可嵌顿于胆囊颈部,才会引起临床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症状加剧。中医治疗胆结石的原则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一、肝胆湿热型:肝胆湿热是湿热郁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临床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并或有身目发黄;或有寒热往来;或有阴囊湿疹,或有睾丸肿胀,热痛;或有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处方:利胆排石汤:柴胡12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具有利胆排石,益脾止痛的功效。

主治: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引起的胆结石。

二、湿热内蕴型: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湿为重浊粘滞之邪,阻滞气机,与热邪相合,则湿热交困。热因湿阻而难解,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午后热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粘腻不爽、小便不利或黄赤,或有黄疸等证。 处方:除湿排石汤:白花蛇舌草15克,野菊花15克,酒制大黄10克,枳实10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具有疏肝理气,利胆排石的功效。

主治:湿热内蕴,积久形成胆结石。

三、肝郁气滞型:肝郁气滞症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或见有咽部异物感,或颈部瘿瘤,或有胁下肿块。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病情轻重与情绪变化的关系密切。

处方:舒肝利胆汤: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蒲公英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

主治:肝郁气滞形成胆结石。

  老中医提示:中医治疗胆结石主旨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胆囊结石原则、以上提供的三款偏方,只是本人临床经验,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患者,要根据病情,酌情选用,灵活应用,请勿生搬硬套。并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病情严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本篇资料参考《百度》《中医内科》《临床辨证施治纲要》确认正确 结合本人经验 老中医王圣尉 编辑
咨询:QQ: 604010025 TEL :15919880440
老中医说明:保健养生、因人体质、因 时因地、作用差异、正确使用,生搬硬套、后果自负。
个人博客、原创日志、本人观点、仅供参考、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本篇部分资料参考《深圳老中医的博客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