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心灵成长&身心疗愈之旅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 如果这部分缺失了 他的一生都会寻找—— 直到他寻满 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跟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从0岁一直到4岁,一个孩子需要什么?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16岁了还需要听吗?如果这个孩子在0-6岁时这个部分没有被填满的话,他一生寻寻觅觅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状况和问题。 1我只会哭,但要你无条件接纳我0-3个月,孩子出生,他还是婴儿。 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无条件地接纳。 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他的父母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 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会用哭来表达。需要他的父母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他的心里语言是:“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到底好不好看。但是,我需要你无条件的来爱我!” 婴儿需要的第二个营养: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NO.1 in life。 孩子需要感知到, 在父母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好, 可是我很饿,我不舒服,我生病了, 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 先来满足我。 那么我会知道, 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做这些并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东西。有了本体胺的分泌,母亲会愿意为孩子提供一切。从身理上,提供乳汁;从心理上,无条件地爱孩子。 如果3个月内,这个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父亲就要承担起来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的责任。 如果孩子在3个月内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在争吵里,没办法照顾孩子——那么孩子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寻找另外找一个人替代——也就是另外一个重要的他人。 孩子渴望从另外这个人身上得到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并且,这个孩子一生中都会这样去做,直到他找到那个重要的人为止。 如果孩子没能从父母那里 得到足够的爱和接纳, 他就会一直寻找,直到满足了为止。 上小学,他会去找小学的老师; 到了中学,他就会早恋; 他希望有人能给他那些缺失, 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如果找不到,他就会带着这个期待长大, 带着这个期待结婚。 等到结婚,他也会一天到晚一直询问,到底在你生命中我排第几?你爱我吗?讲了又讲,问了又问。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坏很糟糕,你还会那样爱我那样对我吗? 他会一直不断地去寻找一个答案,这会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问题,成为他的缺失。不能够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有那么多困扰。不能够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的身体会自然去寻找那个重要的他人。 2我要安全感,要爸爸妈妈关系是稳定的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孩子想要分离。想办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他本来跟妈妈是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经历了身理上的分离,从母体的分离。第四个月起,他开始走那条在心理上与母亲或者父亲剪断脐带的另一个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的话,这个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那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这是从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的事情。 什么是安全感?就是他的爸爸和妈妈的关系是稳定的。这里面,如果母亲是稳定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根本不用担心,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会走过这个分离期,很有安全感。 从妈妈这里得到安全感的话,孩子会分离一点。更有安全感的话,再分离一点。3岁以下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我”,不知道“我”是谁,也就没有'我'的经历。这也就是绝大多数孩子不会有3岁前的记忆的原因。 安全感吸收得越多,孩子将越勇敢、越独立、越会分离。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个自然的过程。 3可怕的两岁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进入到我们养孩子的一个头痛的时期:可怕的两岁。 为什么可怕呢,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独立,又与母亲是一体的。这个时候,他们对母亲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妈妈什么时候围绕你都有反应,然后你真要去帮助他,他又不同意。 这个时候,他最常讲的,就是两个字:不要。如果你一定要帮他,他会反对你。这些都是因为这个孩子正在挣扎着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很多小孩子都会在这个时间段有很多缺失。 怎么知道会有这个缺失呢?你会看到很多小孩子,到了4岁,5岁,6岁,7岁或者10几岁的时候,孩子还会自然而然拉住你的衣角,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他会抱着家里的柱子不肯出门。 因为他不能分离。这些都是因为他在这个阶段的心里营养不够,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够,他就没有办法分离。 你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 不是物质。 孩子那么小, 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质, 他需要的是父母亲相互间良好的关系。 这时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害怕,而他不会表达他的害怕时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 所以当看到我们的孩子行为古怪时,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他自己的情绪。 夫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母亲不能太过焦虑。太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很难放手。 最不好的情形是:今天我们心情很好,就把孩子抱起来玩。等到很忙的时候,孩子一来就跟他说,走开,你去找别人。这样孩子就会混乱,不知道大人的爱是怎样的。 最好的情形是:不辛苦的。爸爸妈妈不用那么辛苦,孩子也不用辛苦。所以,父母亲只要坐在那边,能让孩子看到你的脸,就成了。等到他跑过来,让你抱你再抱,他不要抱,就让他去玩,你也别打扰他。他邀请你玩就陪他一起玩。 只要这样顺其自然地做,孩子就能很好地走过这个时期。真正从身理上心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4妈妈最好的功能是给孩子安全感你怎样给孩子安全感呢?你的情绪稳定,你的孩子自然就会有安全感。甚至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妈妈的功能要大于爸爸。因为孩子的分离主要是跟妈妈的分离。但是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常处于焦虑,害怕孩子长大,还会情绪失控。不能让孩子心安。 妈妈没有安全感, 孩子就没有安全感。 所以妈妈要保持心平气和。 对孩子而言, 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 让自己情绪稳定, 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 孩子就会有安全感。 妈妈需要自我调节,如果妈妈自己有情绪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时,不能把你的情绪给到孩子。 孩子为什么老是会来烦你呢,那是因为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一直想要!其实他不需要很多的,不能说我喜欢的时候就给她吃这个吃那个,我不高兴的时候就把他推开到一边去。 他要的其实不多,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时候,你能抱一抱他!这样的话,孩子逐渐与妈妈进行分离,与父亲分离,一直到完全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而这个时候他就有了一个“我”。 54-5岁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当他有了这个“我”时,到了4岁-5岁,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就是:肯定,赞美,认同。 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父亲对孩子的赞美,肯定,认同,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份量是特别重的,如果父亲愿意认真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那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 如果爸爸在这个部分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表现出来,孩子就会充满自信,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他的内心。 他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因为他会认为,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好,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可爱。那么他长大以后,一定是充满了自信。这个孩子会有这样一种自我的信心后,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会明白,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性别的认同上,父亲的作用更大。父亲需要多去肯定孩子与鼓励孩子。社会上之所以出现很多男同性恋,很多都是与父亲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导致的结果。让父亲肯定他,赞美他,孩子就会顺利走过这段时期。 66-7岁的孩子需要学习的模范6-7岁的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 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怎么办?告诉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他需要学习,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如果孩子能够有这些: 首先他需要人无条件地接纳他, 让他认为他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他需要安全感, 使他能够独立。 然后需要肯定、赞美、认同。 到了七岁前是学习认知模范。 这个是心理营养最重要的。等他再长大,他能够选择,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但是在心理上,他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到七岁之前。 如果父母给足了孩子七岁之前的心理营养,那字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去学习,学习新的东西。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如果有缺失,他的内在就不会是一个完全的成人。他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别人去肯定他、称赞他、爱他。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这个心理营养,能早满足最好。 如果没有,什么时候你意识到了,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发现苗头,就从现在开始做。如果存在缺失的话,先要处理的,一定是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妈妈爸爸与孩子的关系。然后给他肯定,告诉他:他很重要,要愿意听他说话,出现需求的时候,要满足他。 孩子一开始的心理营养必须由那个重要的他人给。这个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阿姨。但是,后面两种,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来决定。 至于为什么一个孩子会选爸爸妈妈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没有理由。就像人们找对象谈恋爱一样。而如果父母不当这个重要的他人,而孩子又不选其他的话,这个孩子就一定会有心理缺失。 版权说明:本文作者 周丽瑗 作者公众号 瑗意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 今日互动 亲爱的朋友, 你有七岁之前的心理缺失吗? 你是怎样寻找这部分缺失的? 点击下方'留言'按钮,将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睡不着就冥想,让你安睡八小时 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 在 睡眠 中度过 睡眠质量 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身心 健康 疲惫 的现代生活 让人们每天 消耗着 大量的元气与精神力 冥想五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在冥想中 我们既可以让 疲劳 的身心 得到滋养与修复 也可以 停下 纷乱的思绪 让我们心无杂念的 进入 深沉 的睡眠 三种睡眠冥想练习 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深睡眠 缓解失眠症状 心灵面包在线冥想课 2016年7月19日 周二 晚21:00-21:40 名额有限,欢迎报名 点击此处“冥想报名”查看完整报名信息。
|
|
来自: 昵称30501711 >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