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 野 考 察 * 儒雅的山东:摩崖石刻与探古之旅 为配合《鹿羊说》杂志的创办,鹿羊说与木木堂曾翔工作室联合策划“儒雅的山东:摩崖石刻与探古之旅”。此次田野考察作为《鹿羊说》第一季线下活动在山东展开,打造清晰的齐鲁文化及摩崖刻石考察路线,将凝聚山东各大古城的文化精髓,名山题记的岁月峥嵘,网罗云峰山,大基山、天柱山,泰山及四山摩崖,沿着石刻文化的不凡遗迹,开启一段寻“字”的澎湃之旅。 · DAY9 @泰安 ·
『 第一站:泰山经石峪 』
▲鹿羊说考察团队在参观泰山经石峪 佛教传入泰山地区的时间,据史料记载在东晋时期,至南北朝时期得到大发展。一时间泰山南北高僧云集,佛寺遍布,大量反映佛教徒信仰的摩崖刻经涌现。以泰山经石峪为中心,先后出现了东平洪顶山、司里山、银山、白佛山和新泰徂徕山、宁阳神童山等处摩崖刻经、题记。在众多的摩崖刻经中,泰山经石峪刻经以其显赫的地理位置及其独树一帜的书法特色,成为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泰山经石峪(又名石经峪、石经谷,皆因经刻而名),位于泰山中路斗母宫东北400米处的山峪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之一。峪以经而著名,经又因峪而得势。在南北长56米,东西宽36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平缓的大石坪上,镌刻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卷第一篇至第十六篇内容,共计3017字。经过岁月的洗礼,现刻经可识者仅1051字。刻经文分47行,自南向北竖行刻写,每行字数不等,多者125字,少者仅10字。每字大小不一,大多数字高35厘米左右,宽40—60厘米,整体布局前部较整齐,并刻有界格,后部则较为松散,出现尚未刻完的双勾字,约占整个摩崖刻经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字因镌刻较浅,风化严重,目前尚能辨认的仅25字(安廷山《山东摩崖书刻艺术》)。刻经虽依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版本为依据,但文字与现行本稍有区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泰山,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山、圣山,有如此大规模的外来文化涉足,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值得探讨。 目前发现的对经石峪进行品评的最早资料,为北宋政和元年(1117)莆阳人陈国瑞的题刻:“……游经石谷,熟视笔划,字径尺余,非人所能。历千百年曾不磨灭,岂非神力护持,以遗观者。”(《岱览》卷十一)据题刻内容,陈国瑞认为经石峪字“奇”,“非人所能”,经石峪的字“古”,“历千百年曾不磨灭”,对经石峪的刻制年代进行了大概推算,有“千百年”,距北宋政和元年千百年当为我国的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反映宋人对经石峪刻制年代的一种认识。对于陈国瑞的这则题记,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懋在考察泰山经石峪时也曾给予了特别关注,其在《纪游》中提到:“观陈国瑞题名,则北宋人已叹赞为神。”其后,对泰山经石峪的书体及书写年代的研究论述不乏于史。至清中叶,随着碑学理论的兴起,泰山经石峪刻经日益为书家所推崇,受经石峪刻经书法影响较大的书家主要有清代的刘墉、俞樾、康有为、李瑞清、曾熙等。清代书法家刘墉在嘉庆年间所作的《经石峪跋文》中说:“墉少壮作书,恒欲以拙胜,而终失之钝。自得北魏碑版数十种,潜心默契,力追其神,味朴茂处,仅乃得以《泰山经石峪》残字,即为墉得力之一顷。”清末书法家李瑞清自称:余每作大书,则用此石(即泰山经石峪刻经)。泰山经石峪书体以其不争的特殊地位,载入中国书法史,成为书家临摹的范本。近年来,这一书法艺术形式又成为新一代书风影响到日本。 经石峪刻经的书法,属于南北朝时期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一种新的书法艺术形式——隶楷体。这种书法类型以隶书为基本骨架,吸收魏书和篆书的艺术内核,并有机地将它们融汇在一起,因此其构成字形的书法笔划,既有隶书的波挑和楷书的提按,也渗透有篆书的圆转。正如有人总结这种书体的书法特征为:“以隶书为主,略带篆势,间以楷意。”(《邹县“四山”北朝摩崖刻经》,《书法》1989年,第2期)而这种书体的用笔特点是:方圆兼备,圆笔多于方笔;线条匀适,藏锋多于露锋;转折处圆转而下,多不提笔另起;掠笔圆起,中行微凸,末端驻锋收笔辄止于隶书的燕尾之意;字体饱满圆浑,含蓄凝练。包世臣在《艺舟双楫》曰:“大字如小字,惟《鹤铭》之如意指挥,《经石峪》之顿挫安详,斯足当之。”清杨守敬《学书迩言》曰:“北齐《泰山经石峪》以径尺之大书,如作小楷,纡徐容与,绝无剑拔弩张之迹,擘窠大书,此为极则。”康有为赞其为“榜书之宗”。
『 第二站:岱庙 』 ▲岱庙全景 岱庙因历史久远,藏碑颇为丰富。现存历代碑刻300余通,林立而群,形制各异。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秦李斯小篆碑;有充分体现汉代隶书风格的“张迁碑”、“衡方碑”;有晋代三大丰碑之一“孙夫人”碑;有形制特异的唐“双束碑”,以及宋至清历代重修岱庙的御制碑等。以时代而论,自秦泰山刻石、汉衡方碑、张迁碑等,至现代名人题刻,时间跨度达二千余年。就碑之来源,一是岱庙原有的,二是由庙外迁入的。从碑的内容看,有封禅告祭、庙宇创建重修、文人题诗吟岱等,形成了一座天然的中国历代书法博物馆,故有岱庙碑林之称。 ▲泰山刻石
▲汉张迁碑 ▲汉张迁碑原石近景 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