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手记420:投资进化论(写中)

 天天福运到 2016-07-18
    在水月9期报告中水月谈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断进化的结果。
今天尝试将碎片化的思想进一步整理,做个补充。

最好的公司,是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的差异化的经济优势非常显著,能够用一句话概括指出。
这种拥有利基环绕宽阔护城河的超级经济堡垒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打磨,
这是历史的选择,是自然的选择,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进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时候这种时间需要几代人。核心竞争优势往往是从细微之处衍生而来,具备必须的惯性。这种惯性也是我们投资人能够把握的唯一的确定性。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惯性的延续性、持续时间,是投资成败的重要决定因素。

老巴选择的基本都是百年老店,看中的就是竞争优势惯性的足够强大,传统才能传承。
能穿越数代人的利润,相信不会轻易被颠覆,往往能够继续一代人。

我们欣赏改革,而不是革命,改革是进化,是改良,是优化,是继往开来,而不是推倒重来。
基因突变,往往是




进化需要良好的环境,混沌、无序才能有进化,统一有序的生态无法实现创新。

在不断试错的机制、容错的能打背景下才能进化出反脆弱的主体,

完美是不存在的,系统性的冗余设计,预留的BUG,往往是进化时的意外之喜。

竞争是进化的必要条件,进化需要灵感,山寨也好,盗版也好,往往就是在学习激发灵感的过程。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最好的基金经理,一定不见得是那些全年排名在第一或第二的经理人。排名第一第二,往往需要牺牲长期利益换取短期名利。

善战者,无勇功,无智名,善医者,治大病于未病。诸葛亮从来不是好军师。

把时间轴拉到10年为单位计,最好的基金经理往往没有特别显著的某一单年的冠军业绩。

王亚伟、徐翔、创世翔,再早一些的罗伟广、中邮基金,冠军必死的魔咒几乎总能应验。
以最近的创世翔为例,栽倒在300372欣泰股份上,绝对不是意外。
过去十年,最优策略是无脑买入最小市值的上市公司。
有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每年1月1日买入最小市值公司,12月31日卖出,能够得到复合收益率是年均130%以上,
如果尽量回避风险,买入10家最小市值公司形成组合,10年的复合收益率超过年均80%。
这种投资策略是相当奇葩,但相当有效,几乎在全球其他任何一个市场都难以想象。z
中国人对小盘股的偏好,已经登峰造极。
这种偏好,也造就了创世翔连续两年排名第一的魔法时刻。
问题是,没有任何一种策略能够包打天下,很难想象一种策略能够以10年、20年、40年为单位获得如此恐怖的复利,
如果小盘股策略能够40年保持这种复利,那这种策略就不会再有对手盘,因为他已经赚走了全球的利润。这也是我们的合伙始终坚持多策略的基本原因。
盈亏同源。以往的成功经验,往往是失败的来源。
老祖宗早就说过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盈满则亏,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最小市值股这一策略最大的风险就是退市风险,在成熟市场上,小市值公司海了去了,A股正在走过供求逆转时期,未来这个策略除了在教科书上作为经典的投机案例讲评,将会被投资人彻底抛弃。
欣泰也好,创世翔也好,不过是改革大潮下拿来祭旗的罢了。
进化论下,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失败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没有预测到未来;二是预测到了未来,但舍不得放弃既得利益,没有勇气自我改革,被别人革命了。
对目前的中国投资人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海量的韭菜、海量的低素质投资人给你交智商税,未来呢?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最近半年开始,以茅台为代表的蓝筹股正在崛起,这反映出投资人的偏好正在改变,市场的风格正在改变,这种改变,投资人主体的进化,是历史的必然。
目前的新股保持着一天一支的速度,很快我们会看到一天两只或者更多,大概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注册制实现的最佳途径了吧。
除了A股,新三板也在继续注水。
股权从稀缺到泛滥,股票总体的供求关系正在逐渐逆转。
小市值暴利策略的谬论是建立在供求关系限定而后重组带来的巨大利润上。未来,政策上或许仍然会有重组暴利,让内幕内幕知情人获利不菲,但海量的小市值品种只会让投资人难以选择。
在物资匮乏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恰恰经历了股权匮乏的一代,而未来,是物资极度丰富、股权极度丰富的一代人来掌控。
囤积、坐庄,这些五十年代人、六十年代人乃至少量七零后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思想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A股最大的特点就是几千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不是投资品而是消费品。大量的韭菜是在消费股票,消费投资行为,而不是真正在投资。
有趣的是,一旦我们从消费品的角度来看待股票,我们会发现,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特定的时期,这个时期虽然主观上投资人仍然不情愿,但在客观上实现了价值投资目的。
恰如消费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玲琅满目的超市,从原先只有10种饮料的货架上,扩展到了数百种。
他的选择会是什么?
会有尝鲜,但绝对不会去囤积、炒作,更多的选择是,选取那些大公司、大品牌的产品,而舍弃那些没有听过,没有见过的瓶瓶罐罐。
小市值的估值溢价在逐渐消失,著名蓝筹公司的溢价开始了。
消费者总是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股票消费者也体现着这个特点。
投资者的心智资源总是有限的,能够抢占投资人心智资源的公司,必然将获得估值溢价。
传统的天花板终将被打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