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风光(1374)鹿邑太清宫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6-07-18

祖国风光(1374)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位于老子文化广场对面,历史上曾有八位皇帝亲临祭拜。这里也是老子诞生的地方,地位自然显赫。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楹联写道:地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关于老子故里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其中写道:“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楚就是古代楚国,苦县就是今鹿邑县,厉乡就是县城东的太清宫乡,而曲仁里就是今乡政府所在地--太清宫镇。言之凿凿。

鹿邑,太清宫
   
 国保碑。

鹿邑,太清宫

    太清宫山门全景。东汉桓帝首在此地建老子庙。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易名太清宫,在此大兴土木,修建庙宇。北宋大中祥符七年,真宗亲率群臣朝拜老子,并重修太清宫,“庙貌比唐时有加”。宋末"靖康之乱"时太清宫再次被毁。金、元、明、清历代对太清宫均有修建。 

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
 
       太清宫山门面南,趋步进入神道,但见绿树郁郁葱葱,俄而折向右侧,见一八柱四角碑亭,内藏大宋重修太清宫碑。御碑大半位于地平面下,盖因鹿邑有史以来地平面不断抬高所致。碑文记载了宋真宗赵恒拜谒老子并重修太清宫的经过和修复后的宏大规模和壮观气势。说起真宗赵恒,此人对道教有浓厚兴趣,他封禅过很多道教名胜。鹿邑有这块御碑,至少证明:有宋一代以此地为道家真源。该碑立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先人肯定比我们对历史了解更多。

鹿邑,太清宫
    
大宋御碑的正北面,又有一块石碑,也被攒尖亭覆盖。碑头有些破损,碑身大半在地面之下。这是唐道德经注碑,为太清宫现存最早的一块帝王御碑,碑文是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对老子《道德经》释文,碑身四体刻字,正反两面为正文,左右两侧为文人的题咏。由于此碑是唐朝遗物,又是皇帝所立,为文物中的珍品。特别是正文的隶书作品,大有唐全碑之风韵。 

鹿邑,太清宫

    九龙井。位于太极殿东侧,这是近年新增的景点。这里有个典故,古书记载:"鹿邑县太清宫太极殿东,老子所生之地,东有九井,各有龙吐水,以浴圣体。"有九龙井,方可证明是老子诞生处。安徽省涡阳县也曾经挖出九口水井,并作为自己是老子故里的重要证据。于是鹿邑也挖起水井,终于成功。

鹿邑,太清宫
   
     太极殿。老子诞生之处,天下道教之源。
    太极殿是太清宫的主题建筑,建于民国二年。是汉、唐、宋、明、清不同时期的建筑材料构筑成的混合性建筑。它的根基最早有汉朝的,斗拱多是宋朝的,檩子是明朝的,整个太极殿可以形象地概括为汉唐础、宋拱、明檩条。一次次改朝换代的战争把辉煌盛大的太清宫彻底破坏焚毁,留下的只有那些搬不走、烧不毁的石雕磉石和豪华沉重的建筑构件,在下一个朝代进行大规模的修缮时,都会留用一两块上次修建时的建筑材料,作为前一朝代的时代精髓保留其中,成为永世不可泯灭的历史见证。
    太极殿前两棵古柏是有名的丹桂古柏,鹿邑旧志记载是老子亲手所植。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它们的纹理其一左旋,其一右转,天左旋地右转,象太极图中的阴阳二气。 

鹿邑,太清宫
    太极殿前望月井。它的的奇特之处是每逢甲子年的农历八月十五,风清月圆之时,天上的明月正好投影在水井中央。
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
 
   在神道两旁两个水池,名为灵溪池。传说老子诞生时九龙取水浴老子,洗浴老子圣体的水汇集而成灵溪池灵溪池分别为日月之形。

鹿邑,太清宫
    
清重修太极殿记碑。立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善士周道圣
等人不忍心看太清宫颓废,纠集乡人募化重修之事。

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
 
   元圣旨碑。立于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为元朝中央政府保护太清宫而颁布的一道圣旨。 导游说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文。元世祖特别懂得攻心的道理。太极殿西侧还有一叫“元代太清宫执照碑”,为元世祖中统元年颁发的保护太清宫的执照,详细记述了元代太清宫的格局。

鹿邑,太清宫
    
    太极殿内供奉之老子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塑成,当时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北京白云观道长闵智亭亲自从北京赶来,为这座神像开光。老子神像涂刷的金粉、下面的楠木香案都是海外道教信徒捐助,价值十分昂贵。老子塑像两旁侍立着作为晚辈的唐朝四位皇帝。这样的安排只有老子能够欣然承受。

鹿邑,太清宫

    太极殿前的铁柱是民间传说中老子的赶山鞭。从史实的角度来讲,这个是纪念老子“柱下史”官职的纪念物,为唐朝帝王建太清宫时所立。老子曾经在周王朝做官。作为奴隶社会的周王朝,天子是天下的至尊,群臣百官在上朝时,必须恭敬站立。而老子身为守藏室之史,需要写言记事,于是周朝天子就赐老子一根铁柱,老子可以倚在上面书写,所以后人尊称老子为“柱下史”。

鹿邑,太清宫
    垂脊脊饰。
鹿邑,太清宫
    汉唐柱础。
鹿邑,太清宫
     
太极殿后门

鹿邑,太清宫  
   
  太极殿前脸。

鹿邑,太清宫
             
                  太极殿全景。高高的古树上,两个鸟巢在温暖地安放着。

鹿邑,太清宫
    
太极殿后是一片广场,西南角一棵古树。每年老子母亲生日这天,
这棵树会冒出清气。据导游讲,当地人经常看到。

鹿邑,太清宫
   
 广场正北方屹立着三清殿。

    三清殿在太极殿北侧约百米,落成不久。重檐庑殿顶。道教有“一气化三清”之说,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总称。

鹿邑,太清宫
    米芾的墨迹:妙一统元。
鹿邑,太清宫
    
苏东坡书法:道迈诸天一气化做三清品,德起亿劫九转变成万尊佛。

                                鹿邑,太清宫

      三清仙尊。分别为元始、灵宝、道德天尊。一侧配祭是吕洞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