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傲气的张之洞被谁折服?

 茂林之家 2016-07-19

张之洞是晚晴重臣,位高权重。外加他为官政绩卓著,才学也非同凡响。所以非常的狂傲。

梁启超到达张之洞为官的广东之后,就想见他一面,于是就向张之洞的部下表达了想要见到张之洞的愿望。

张之洞感到很可笑,一个无职无权的无名之辈居然想要见自己。于是他就写了一副对联,让人送给梁启超。

梁启超展开了对联,发现上面写着:“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张之洞的前两句出自唐诗《赐梨李泌与诸王联句》:“先生年几许,颜色似童儿(颍王)。夜抱九仙骨,朝披一品衣(信王)。不食千钟粟,唯餐两颗梨(益王)。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为(李亨)”。张之洞化用 唐诗,指出两者之间地位悬殊,梁启超居然跟自己称兄道弟,自然是有些狂妄。梁启超看后微微一笑,立即写出了下联,让张之洞的使者带了回去。傲气的张之洞被谁折服?

张之洞打开梁启超的下联,发现上面写着“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对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文字高雅,气势慑人。张之洞立即从这幅对联之中看出了梁启超的才气,于是派人将他迎接进入官府,两人攀谈起来,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后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名气更大,傲气也更盛。作为老朋友的梁启超到江夏去拜访他,张之洞想起广州之事,他觉得自己的官升了,才学也跟着见长,于是想要胜梁启超一筹,立即出了一幅对联为难梁启超:“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上联既包含四水(指古代江、河、淮、济四水),长江排首位,又总括春夏秋冬四季,而夏是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梁启超不加思索的对出了下联:“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张之洞见到梁启超对联的速度比自己出联的速度还快,而且显得毫不费力,更加惊人的是梁启超的下联非比寻常。他以自己的身份“儒人”拆开,古代儒、佛、道三教中,以儒为首,在天、地、人三才中,则以人居末位。梁启超以“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巧对“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其含意深远,既挫了对方的傲气,又不失宾主之礼。张之洞反复琢磨,叹息的说道:“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从此之后,张之洞再也不敢在梁启超面前显露出自己的傲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