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士魁治疗冠心病经验简介

 为什么73 2016-07-19


郭士魁(1915—1981年)是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心血管病专家,是“活血化瘀法”在现代内科领域应用与研究的第一人,他提出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和“胸阳不振”,总结了活血化瘀、芳香温通治则,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冠心病防治理论。他成功研制“冠心Ⅱ号”、“宽胸丸”、“宽胸气雾剂”等多项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卫生部科研成果奖”。


冠心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胸痹”、“心痛”、“心胃痛”等范畴。


对此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脚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云:“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在治疗方面《金匾要略》提出以宣痹通阳为主,并记载了不少有效方剂。其后如《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医林改错》、《类证洽裁》等书,从病因、病机、治疗各方面都秘累了不少宝贵经验,迄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先父研究冠心病二十余年,取得了显著疗效,现简要介绍其经验如下:



一、病因病机方面



先父在分析冠心病的病因时,强调正气不足为本。其中又有阳虚与阴虚之别。阳虚者,主要指心、脾、肾之阳气不足;阴虚者,则多指肝、肾之阴亏。由于冠心病之主症为胸痹心痛,且痛有定处,兼见舌质紫黯、痕点、疲斑,故先父认为血疲心之经脉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二、辩证论治方面



胸痹心痛之疾,有厥心痛与真心痛之分。真心痛是伤心之正经,疼痛颇剧,病情笃重,预后差,相当现代医学之急性心肌梗塞;厥心痛,疼痛时轻时重,且有休止,病情较轻,与现代医学之冠心病心绞痛相似。如《杂病源流犀烛》云:“卒然大痛无声,咬牙切齿,舌青气冷,汗出不休,手足青过节,冷如冰,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诸病源候论》云:“心为诸胜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凤寒所乘,不伤正经者,亦会心痛,则乍间乍甚,或发病不死。”先父治此之原则为一补(益气、温阳、育阴)二通(活血祛疲、逐痰、理气、通腑)。



(一)厥心痛之治疗:


先父对厥心痛之治疗,有以下几种方法:

1.活血化疲法

在此法之中又分为益气活血、理气活血、平肝育阴活血等法。

(1)益气活血法:因血气同源,气血互根,气帅血行,心主血脉,盖全身血脉之运行,均赖心气之推动,故心气虚,则血不行而易发胸痹心痛之疾。先父自拟益气活血汤(黄芪、党参、黄精、当归、川芎、赤芍、郁金),用于临床每获良效,并常以散剂(如参七散:人参、三七;参七血竭散:红人参、三七、血竭等)及时进服,以图速效。

(2)理气活血法:此法多用于更年期之妇女。盖肝藏血,体阴而用阳。妇人以肝为先天,常因经、胎、产、乳而数伤其血,致肝血不足、气偏有余。肝脏失于柔润,则肝气易滞易郁,血随气滞,亦易发胸痹心痛。其临床表现特点:必兼胸闷胁痛,善太息等肝郁之征。先父于丹桅逍遥散中,配以片姜黄,取其行气破血止痛之功,尤对胸胁、肩部串痛者更效。(3)平肝育阴活血法:用于平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又发胸痹心痛者。临床表现为胸闷心痛,头痛眩晕,耳鸣如蝉,足跟痛,舌质黯红、少苔,脉沉细弦等症。先父每以育阴通脉汤治之。药用:首乌、女贞子、旱莲草、黑桑椹、黑芝麻、丹参、赤芍、川芎、葛根、菊花、生龙牡。若兼气虚者,益以太子参、黄精之类。


2.宣痹通阳法

宣痹通阳法以通为补。常用于胸阳不振,阴乘阳位,以致气机闭塞,不通则痛之证。若胸痹而兼痰饮者,用瓜篓薤白半夏汤;偏于气滞者,用积实薤白桂枝汤;寒邪内闭,疼痛难忍,或痛无休止者,用乌头赤石脂丸。先父在运用以上方剂时,颇为灵活,常于其中增以益气活血之品。盖因气属阳,气虚乃阳虚之初起阶段,而益气之品有助通阳活血之功。通阳可使血脉流畅,加人活血之品,更能增强除痛之效。益气之品常用党参、黄芪、黄精等,病重者用红人参;活血之品常用丹参、赤芍、川芎、鸡血藤、红花、苏木之类。


3.芳香温通法

大凡气味芳香性温味辛之品,多善于走窜。因芳香开窍药均入手少阴心经。《素问·调经论篇》指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对于心阳不足,寒凝血疲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四肢厥冷者,颇为相宜。先父研制了心痛丸(沉香、香附、檀香、丁香、乳香、白胶香、荜茇、冰片、麝香)。后又在“哭来笑去散”基础上,加减制成宽胸丸(良姜、荜茇、细辛、元胡、冰片),进一步提高了疗效。以后又改制成宽胸气雾剂。



(二)真心痛


真心痛,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手足青至节,四肢厥冷,大汗出,脉微欲绝等内闭外脱之候。内闭者乃阴血内竭,脉行不利,神明失所;外脱者乃阳气不能固密,大汗亡阳之谓。《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真心痛者病情笃危,预后不佳。


治疗除以上诸法外,先父主张:


1.气虚阳脱早期,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全身汗出,皮肤湿润,手足凉,脉沉细或结代者,治以益气敛阴固脱为主,以活血通脉为佐。用生脉散加活血通脉之品急救之。

2.心气虚,兼脾肾阳虚、寒饮上泛而致之心动悸,咳喘不得卧,咯吐白色泡沫痰,汗出肢冷,小便不利,舌胖质黯、苔白腻,脉沉细滑者,治宜益气温阳化饮,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半夏、苏梗、苏子、北五加皮等

3.对真心痛三至五日内,而见舌苔黄厚腻时,先父认为此时当“以通为顺”,此为宿食化热生湿之故。以小陷胸汤或温胆汤加藿香、佩兰、酒军以通腑泻热化湿。体弱者可用熟军、番泻叶缓泻之。若腑气不通,湿热不去,则可加重胸阳闭阻之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