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孩子,柔软胜过刚强

 tnj660630 2016-07-20




以柔克刚的自然法则


老子当年求学于商容,商容生病,老子去探望,顺便求教。商容见老子确实有心求学,便问:“人先有牙齿,还是先有舌头?”老子回答:“先有舌头,人一出生就有舌头了,牙齿是后来长出来的。”商容张开嘴巴,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已经掉光了。”商容又问:“舌头呢?”老子答:“还在。”商容说:“牙齿晚生为什么早落呢?它过于刚强。舌头为什么得以长存?它柔软。天下万物、万事也都如此啊!”


这是“满齿不存,舌头犹在”的来历,出自《淮南子·缪称训》,老子用其阐述“柔软胜过刚强”的道理。


刚强和柔软仿佛是天敌,存在于天下万物、万事中,二者不停地交战,结果却总以“柔软”胜出,竟然“以柔克刚”。




我想起小学课文中《陶罐和铁罐》。陶罐柔弱,与铁罐同处一处,受尽奚落,若干年后,它们深埋泥土中,被发现,陶罐依旧,成了文物;当年刚强、傲慢的铁罐,因氧化不见踪影。陶罐与铁罐,孰强孰弱?铁罐看似强大,风光一时,时过境迁,荡然无存;陶罐看似柔弱,一碰即碎,经历磨难,更显价值。此是“以柔克刚”。


生活中,大事小情也是如此。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百姓芝麻绿豆事,都有强弱之分。好强斗勇之人,不会长久。人们常说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你强,我躲开你,总可以吧。处理事情也有强弱之分:强者大多性急,做事开始轰轰烈烈,稍有不满怨天尤人,结果虎头蛇尾。“香烧了,菩萨也得罪了。”不仅把自己弄得很累,而且容易得罪人。结果闹得两头不落好,不值得。而柔软者,性缓。性缓的人做事不声不响,任劳任怨,吃得亏,忍住气,不轻易放弃,最终得到他人的赞赏。这也是“以柔克”。


再有北风和南风打赌比赛,也是一强一弱的表现。北风自以为是,拼命地吹,结果人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温暖的南风徐徐地吹着,人们感受的温暖,慢慢解开大衣、脱下衣服。同样,这还是“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之于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处处“以柔克刚”,必须“以柔克刚”,不可强硬,强硬的教育只能毁掉教育。教育就应该像舌头那样柔软而长久地生存下去;教育就应该像温暖的春风那样吹进孩子的心田;教育就应该像陶罐那样历久不衰,更加美丽。


看几个教育“用强”却效果不佳的例子:


案例一

一早,学校门前,不知何故,家长大声斥责孩子,孩子不听,家长竟动起手来,孩子就是不依不饶,和家长撕扯在一起,僵持不下。值日老师得知,上前摸摸孩子的头,弯下腰,拉过孩子,朝他微笑着,说了几句,很快,孩子安定下来,不一会儿竟露出笑容,快乐地走进学校。什么原因,老师三言两语让孩子转变态度,是微笑,是理解,是尊重。妈妈动用武力,看似强大,遇到倔强的孩子不理你这一套,你能怎么办,接着打,直到打服。即使孩子迫于情势,暂时平息,但在其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日后会生根、发芽、结果,稍有不顺,首先使用的是暴力,作为家长,这样的结果恐怕是你不愿看到的。



案例二

课堂上,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发言,小手举起一大片,老师为了教学进度,多挑成绩好的学生回答,没有“学困生”的份。于是他们坐不住,开始捣蛋,老师不由分说,一顿批评,管了一时,不久,又动起来,老师来气了,罚站。结果一堂课光顾着“灭火”了。还有一些观摩课、公开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满意,进行指责,导致学生一节课无精打采,再无心思上课,变得心事重重。



案例三

我曾亲眼目睹过一幕:一位女老师拼命地拉一个学生到外面罚站,那位男生个头跟老师差不多高,学生紧紧抓着课桌,老师使尽力气,把人连课桌都拉动了,但学生就是不出去,老师气得脸通红,身体发抖;学生僵着脖子,翻着眼睛,一脸的怒气和不服气。这样课能上得下去吗?



案例四

曾经发生在办公室里真实的情景。当小林(化名)找老师,要求当小组长时,老师没好气地一顿数落:就你还要当组长,自己都管不好,怎么管别人。小林一听,脸上立刻变了色,悻悻而去。后来从这位老师口中得知,这个孩子身上问题很多,根本就没有让他当组长的意思。既然班上有规定,谁考试得了小组第一,谁就当组长,不能带“有色眼镜”。



这些大多是老师“用强”的事例,结果学生要么一蹶不振,要么逆反,要么心存芥蒂……对学生成长百害无一利。


采用柔软的教育方式,像南风徐徐地吹,结果截然不同


学生回答问题错了,老师给予充分地鼓励,学生会信心百倍;犯了错误,要弄清原因,是故意,还是无心。小孩子犯错大多是无心,与其年龄特点、生活阅历等有关,是成长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对无意的错误,指出来就好;对有意的错误,当然要纠正,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靠用强,用老师的权威行不通。




老师的威信是靠学生尊重、喜爱、敬佩得来的,要相信“性本善”,坚信用你的真心实意,你的关爱之情一定能感化他,帮助他改正缺点。多数孩子故意犯错就是因为老师、家长不注意教育方式,遇事不是责怪,就是批评导致的。时间长了,孩子形成逆反心理,有意无意惹点事,引起你的注意。

 

世上最难的事业是教育,因为他是教育人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书叶,何况人呢?金子美铃(日本)的《我,小鸟和铃》,或许给我们启发。


我,小鸟和铃

虽然我展开双臂,

也绝不能飞上天空,

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

在大地上奔跑。

虽然我晃动身体,

也不会发出美妙的声音,

会响的铃却不能像我,

会唱许多歌谣。

铃和小鸟,还有我,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当我们认识这一点,教育少 “用强”,此消彼长,激励会多一些,孩子离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




图/来源网络

编辑/NICOL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