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言:回应的言说的问题

 传统文化网站 2016-07-20

第十八卷

审应览

应言

回应的言说的问题

 

【原文】白圭谓魏王曰:“市丘1之鼎以烹鸡,多洎2之则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则焦而不熟,然而视之蝺3焉美无所可用。惠子之言,有似于此。”惠子闻之,曰:“不然。使三军饥而居鼎旁,适为之甑4,则莫宜之此鼎矣。”白圭闻之,曰:“无所可用者,意者徒加其甑邪?”白圭之论自悖,其少魏王大甚。以惠子之言蝺焉美,无所可用,是魏王以言无所可用者为仲父也,是以言无所用者为美也。

公孙龙说燕昭王以偃5兵,昭王曰:“甚善。寡人愿与客计之。”公孙龙曰:“窃意大王之弗为也。”王曰:“何故?”公孙龙曰:“日者大王欲破齐,诸天下之士其欲破齐者,大王尽养之;知齐之险阻要塞、君臣之际者,大王尽养之;虽知而弗欲破者,大王犹若弗养。其卒果破齐以为功。今大王曰:‘我甚取偃兵。’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尽善用兵者也。臣是以知大王之弗为也。”王无以应。

司马喜难墨者师于中山王前以非攻6,曰:“先生之所术非攻夫?”墨者师曰:“然。”曰:“今王兴兵而攻燕,先生将非王乎?”墨者师对曰:“然则相国是攻之乎?”司马喜曰:“然。”墨者师曰:“今赵兴兵而攻中山,相国将是之乎?”司马喜无以应。

路说谓周颇曰:“公不爱赵,天下必从。”周颇曰:“固欲天下之从也,天下从,则秦利也。”路说应之曰:“然则公欲秦之利夫?”周颇曰:“欲之。”路说曰:“公欲之,则胡不为从矣?”

魏令孟卬割绛、汾、安邑之地以与秦王。王喜,令起贾为孟卬求司徒于魏王。魏王不说,应起贾曰:“卬,寡人之臣也。寡人宁以臧为司徒,无用卬。愿大王之更以他人诏之也。”起贾出,遇孟卬于廷,曰:“公之事何如?”起贾曰:“公甚贱于公之主,公之主甚贱公。公之主曰:‘宁用臧为司徒,无用公。’”孟卬入见,谓魏王曰:“秦客何言?”王曰:“求以女为司徒。”孟卬曰:“王应之谓何?”王曰:“宁以臧,无用卬也。”孟卬太息曰:“宜矣王之制于秦也!王何疑秦之善臣也?以绛、汾、安邑令负牛书与秦,犹乃善牛也。卬虽不肖,独不如牛乎?且王令三将军为臣先,曰‘视卬如是身’,是重臣也。令二轻臣也,令臣责,卬虽贤,固能乎?”居三日,魏王乃听起贾。凡人主之与其大官也,为有益也。今割国之锱锤7矣,而因得大官,且何地以给之?大官,人臣之所欲也。孟卬令秦得其所欲,秦亦令孟卬得其所欲,责以偿矣,尚有何责?魏虽强,犹不能责无责,又况于弱?魏王之令乎孟卬为司徒,以弃其责,则拙也。

秦王立帝,宜阳令许绾诞8魏王,魏王将入秦。魏敬谓王曰:“以河内孰与梁重?”王曰:“梁重。”又曰:“梁孰与身重?”王曰:“身重。”又曰:“若使秦求河内,则王将与之乎?”王曰:“弗与也。”魏敬曰:“河内,三论之下也;身,三论之上也。秦索其下而王弗听,索其上而王听之,臣窃不取也。”王曰:“甚然。”乃辍9行。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10,士民倦于粮食。当此时也,两周全,其北存。魏举陶削卫,地方六百,有之势是,而入大蚤,奚待于魏敬之说也?夫未可以入而入,其患有将可以入而不入,入与不入之时,不可不熟11论也。

【译文】白圭对魏惠王说:“拿城邑市场里的锅用来煮鸡,多加水那么就淡而不可饮食,少加水那么就干焦而煮不熟,然而看上去高大美好而不可用。惠子的言论,很像这样。”惠子听说后,说:“不是这样的。让三军将士饥饿而待在鼎锅旁,让他们使用蒸锅,那么就能比鼎锅还适宜。”白圭听说后,说:“他是无所可用了,猜想他是徒然加上蒸锅吧?”白圭的论述是自相违背,比魏惠王还显得年少幼稚。以惠子的言论高大而且美好,但无所可用,就是说魏惠王以言说无所可用的人是仲父,就是说以说无所可用的人是美好的。

公孙龙劝说燕昭王停止军事行动,燕昭王说:“很好。寡人愿意与客人计划一下。”公孙龙说:“我私下认为大王还是不要这样作为。”燕昭王说:“是何缘故?”公孙龙说:“过去大王想要攻破齐国,凡是天下的读书人想要攻破齐国的,大王全部都收养;凡是知晓齐国的险阻要塞、君臣关系的人,大王全部都收养;虽然知晓而不想攻破齐国的,大王却是不收养。到后来果然攻破齐国而建立功绩。如今大王说:‘我很想停止军事行动。’诸侯的读书人在大王朝廷的,全部都是一些善于用兵的人。下臣因此认为大王还是不要停止军事行动。”魏惠王无言以对。

司马喜在中山王面前非难墨家师,说:“先生所擅长的不是非攻吗?”墨家师说:“是的。”司马喜说:“如今大王兴兵而攻打燕国,先生打算非难大王吗?”墨家师说:“那么相国是准备攻打燕国吗?”司马喜说:“是的。”墨家师说:“如今赵国兴兵而攻打中山国,相国打算也是这样吗?”司马喜无言以对。

路说对周颇说:“主公如果不爱护赵国,天下人必然随从。”周颇说:“本来就希望天下人随从,天下人如果都随从,那么秦国就有利了。”路说回应说:“那么主公希望秦国有利吗?”周颇说:“希望。”路说说:“主公既然希望,那么为什么不随从呢?”

魏国命令孟卬割让绛、汾、安邑的土地给秦王。秦王欢喜,命令起贾为孟卬向魏王请求司徒官职。魏王心中不悦,回应起贾说:“孟卬,是寡人的臣子。寡人宁愿让臧为司徒,也不会使用孟卬。希望大王更换他人再告诉我。”起贾退出,在朝廷外遇见孟卬,孟卬说:“先生办的事情如何?”起贾说:“先生在魏王面前被看得很低贱,先生的君主很低贱地看待先生。先生的君主说:‘宁愿使用臧为司徒,也不使用先生。’”孟卬进入朝廷,对魏王说:“秦国来的客人讲了什么?”魏王说:“请求让先生担任司徒。”孟卬说:“大王答应的是什么呢?”魏王说:“我宁愿使用臧,也不使用孟卬。”孟卬叹息说:“大王很适宜被秦国制约呀。大王为何怀疑秦国的善良大臣呢?以绛、汾、安邑土地背负牛书送给秦国,就是善待牛了。我孟卬虽然不贤能,难道还不如牛吗?而且大王命令三个将军以下臣为先,说:‘看到孟卬就像是看见我’,这就是看重下臣。命令下臣轻视二臣,又命令下臣负责,我孟卬虽然贤能,还能做到吗?”过了三天,魏王又听从起贾的了。凡是君主赐人于大官,是因为对国家有益。如今割让国土分毫不差,而因此得到大官,那么其他人又拿什么土地去给予呢?所谓的大官,是作为臣子的人都希望得到的。孟卬让秦国得到了所想要得到的,秦国也让孟卬得到了所想要得到的,双方责任都已偿还,还有什么责任呢?魏国虽然强大,尚且不能谴责无责任的人,又何况是如今很衰弱呢?魏王如果任命孟卬为司徒,以放弃其责任,那么就笨拙了。

秦王称帝,宜阳县令相信魏王,魏王打算去秦国。魏敬对魏王说:“相比于河内与梁地谁重要?”魏王说:“梁地重要。”魏敬又说:“相比于梁地与君身谁重要?”魏王说:“自身重要。”魏敬又说:“假如秦国要求河内之地,那么大王打算给他们吗?”魏王说:“不会给。”魏敬说:“河内之地,三次讨论都处下位;君主自身,三次讨论都处上位。秦国索要下位而大王不听,索要上位而大王听从,臣私下认为不可取。”魏王说:“很对。”于是停止出行。秦国虽然在长平取得胜利,三年后又离开了,老百姓困倦于粮食匮乏。在那时,周国影响还有保全,在北方地区存有。魏国举陶削弱卫国,得到土地方圆六百里,趁着其势,而进入大蚤,怎么会等待魏敬的言说呢?那不可以进入而进入,其祸患比可以进入而不进入更大,进入与不进入的时机,不可以不进行成熟的讨论。

【说明】本节《应言》,主要探讨的是回应的言说的问题。对于别人的某些言说,我们可以回应也可以不回应,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对方说得有道理还是没有道理。说得有道理那么就可以回应,说得没有道理那么就不回应。

——————————————————

【注释】1.丘:(qiū秋)《易·贲·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易·颐·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广韵·尤韵》:“丘,大也。”这里用为很大的城邑之意。

2.洎:(jì济)《周礼·士师》:“洎镬水。”《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则去其肉,而以其洎馈。”《吕氏春秋·应言》:“市丘之鼎以烹鸡,多洎之则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则焦而不熟。”《史记·封禅书》:“水而洎之。”《说文》:“洎,灌釜也。”这里用为往锅里添水之意。

3.蝺:(qǔ取)高大。《吕氏春秋·审应览·应言》:“然而视之蝺焉美无所可用。”

4.甑:(zèng)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食物放在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亦作“甑子”。《文子·上德》:“无辜不辜,甑终不坠井矣。”《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甄爨,以铁耕乎?”《说文》:“甑,甗也。”《方言五》:“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甑。”《后汉书·孟敏传》:“荷甑堕地,不顾而去。”

5.偃:(yǎn)《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诗·小雅·北山》:“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管子·小匡》:“定三革,偃五兵。”《荀子·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韩非子·内储说上》:“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6.非攻:即非议攻战,反对攻伐,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非”是指非议、谴责、反对;“攻”是指攻战、攻伐。墨子把战争分成两类,一类谓之“攻”,一类谓之“诛”。他指责“攻”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因此是天下的巨害。

7.锱:(zi)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管子·轻重乙》:“亩钟之国也,故粟十钟而锱金。”《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荀子·议兵》:“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礼记·儒行》:“虽分国如锱铢。”郑玄注:“八两曰锱。”锱铢:引申为微小。锱铢不爽(分毫不差)

8.诞:(dàn)《书·君奭》:“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收,罔勖不及。”《诗·大雅·皇矣》:“诞先登于岸。”《广雅·释诂一》:“诞,信也。”王念孙疏证:“诞者,《文选》陆云《大将军讌会》诗‘诞隆骏命’,李善注引薛君《韩诗章句》云:‘诞,信也。’”这里用为信之意。

9.辍:(chuo)《管子·侈靡》:“辍安而危,何也?”《老子·五十四章》:“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论语·微子》:“耰而不辍。”《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韩非子·说林上》:“戍东边,荆人辍行。”《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说文》:“辍车小缺复合者。”这里用为暂时停止之意。

10.决:(jué掘)古同“诀”。《荀子·君道》:“君射,则臣决。”《史记·外戚世家》:“与我决于传舍中。”司马贞索隐:“决者,别也。”《汉书·李广苏建传》:“与武决去。”这里用为离别之意。

11.熟:(shú赎)成熟。《孟子·告子上》:“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