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容易和情绪混淆的概念有:感觉(feelings)个人对情绪的主观认识;心情(moods)主体所处在的感情状态,比“情绪”延续时间长,感情波动不如“情绪”强烈。情感(affect)有时包括情绪、感觉和心情。 不同的情绪有着不同的生活。我们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拥有我们自己需要的情绪。 情绪主要表现:开心、高兴、兴奋、激动、喜悦、惊喜、惊讶、生气、紧张、焦虑、怨恨、愤怒、忧郁、伤心、难过、恐惧、害怕、害羞、羞耻、惭愧、后悔、内疚、迷恋、平静、急躁、厌烦、痛苦、悲观、沮丧、懒散、悠闲、得意、自在、快乐、安宁、自卑、自满、不平、不满等。 积极情绪表现为:和别人握手时,要表现出热情,诚恳,可信和自信。谈话时,要轻松自如,不吞吞吐吐,慌慌张张,没有相互敌视和防范的心理和行为。 消极情绪表现为:初次见面时被动握手。接触时距离保持过远。不太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在对方说话时心不在焉地干一些别的事。会话时,相互猜疑,防范多于理解和谅解。 当出现不好的情绪时,最好加以调节,使情绪不要给自己的生活及身体带来坏的影响。 1、表情调节,愤怒的表情可以带来愤怒的情绪体验,烦恼时可用微笑来调节。假装开心一段时间,就会真的开心很长时间。 2、人际调节,向周围的人求助,与朋友聊天、娱乐,可暂时忘记烦恼。 3、环境调节,美丽的风景使人心情愉悦。 4、认知调节。每件事情不同的人观点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对事情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甚至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常怀感激、赞美之心。 5、回避引起情绪的问题,先暂时避开问题或离开那样的环境,不去想它,待情绪稳定时,再去解决问题。 
过度夸大情绪的负面影响,产生对情绪的迷失。认为 对别人生气就表示不喜欢他;或者 表达生气就表示不尊重或没有爱。当父母对你生气而大骂时,你可能就会全盘否定他们对你的关爱;或者父母的某些做法令你不高兴时,你可能会觉得有很深的罪恶感,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 其实爱恨是可以并存的,所有正向与负向的感受都可以同时存在,情绪只是反映出我们内在的感受,并没有好坏之分。 有些人完全被情绪所控制,当负面情绪产生时,任由情绪牵制他们的一切思想、感受和行为。影响层面小一点的包括个人心情不愉快、生活功能受到限制;影响层面广泛一点的包括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更严重的是他们可能因一时冲动,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后悔莫及。 另外,有些人则是对负面情绪感到害怕、恐惧,担心自己若感受到生气、愤怒、悲伤、沮丧、紧张、焦虑等情绪,情况会更加糟糕,因而就极力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没有表现出的情绪,并不表示没有情绪,仍会间接地影响自己或者人际关系等。 也有些人认为情绪是非理性的,不允许自己处在负面的情绪中,拼命告诫自己“要理性”,“要控制情绪”,“我不应该焦虑”,“我不应该沮丧”,“我不能生气”。因此,他们塑造自己成为有修养的人,预防可能会引出负面情绪的情境。然而如果一味地否认、压抑或控制负面情绪,我们将失去适当地反映真实情绪的能力,也将无法真实感受到快乐等正面情绪,而变成一个单调无情绪的人。 情绪的能力是整体的,只有自由地体验各种情绪,才能感受更多流畅的情绪。有效管理情绪的方法,绝不是压抑或控制,而是学习接纳情绪,允许自己有情绪,然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加以表达或纾解。 
人生如戏,学习表演,该出火时就要发火。 我从来没愤怒过,童年时期除外。那时我对金属玩具发火时,我的家长立即告诉我:“人不能对东西生气。”而且按照他们的观点,对人也不能生气。进入青春期以后,我心情经常不好,他们都会要求我:“不能用自己的情绪影响别人,要控制自己。”我父母履行自己的说教:总是彬彬有礼,笑容满面,心平气和,即使与他人争辩时也是这样。在生活中,无能力愤怒的表现,不久就给我带来许多麻烦。同龄青少年向我挑衅时,我无能力反击。因此我常常跑到女孩子那里躲避,因此成为女孩子们的知心人。我学习成绩很好,很容易就找到了工作,也因为我的性格类型令雇主们喜欢,我平和、礼貌,而且很能干。但是仔细想一下,我很苦恼,因为我常常被雄心更强或咄咄逼人的人欺负。他们故意这样做,我想是因为他们不害怕我。有时,我因对某个同事霸占了有意思的项目,或因跟我开让我不高兴的玩笑而反复琢磨,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只要一面对他们,我有教养的“好孩子”表现就占了上风,我表现出彬彬有礼,只不过与之拉开点距离而已。其实不是我害怕对方的反应,只是他人进攻时,我感到内心的退缩,于是变得无动于衷,可事后我非常愤怒。家长把我训练得太有教养了! 让·马克对不能将愤怒表达出来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描写得淋漓尽致;他人对自己的任意摆弄;私下里常常对自己的无力反击而痛苦烦恼;一个男人缺少表达愤怒的能力,被看做唯命是从,缺乏男子汉气魄。 因此,不要因为自己表达了愤怒而觉得自己不好,你有权愤怒。当你愤怒时,请你这样想:最好能够控制,但是我不一定总能做到;我情愿不伤害别人,但是如果发生了,我也能承受;最好在我有道理的时候愤怒,但是我也有权做错事;我喜欢被人接纳,但是我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喜欢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允许自己有负面的情绪。一个人应该泰然接受自己的情绪,把它视为正常。例如,我们不必为了想家而感到羞耻,不必因为害怕某物而感到不安,对触怒你的人生气也没有什么不对。这些感觉与情绪都是自然的,应该允许他们适时适地存在,并缓解出来。这远比压抑、否认有益多了,接纳自己内心感受的存在,才能谈及有效管理情绪。 至于管理情绪的方法,就是要能清楚自己当时的感受,认清引发情绪的理由,再找出适当的方法缓解或表达情绪,我们可以归纳成为以下三部曲。 1.现在有什么情绪? 能察觉我们的情绪,并且接纳我们的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我们真实的感受。 2.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情绪)? 我为什么生气?我为什么难过?我为什么觉得挫折无助?我为什么……找出原因我们才知道这样的反应是否正常,找出引发情绪的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3.如何有效处理情绪? 也许可以通过深呼吸。肌肉松弛法、静坐冥想、运动、到郊外走走、听音乐等来让心情平静,也许会大哭一场、找人聊聊、涂鸦、用笔抒情等方式,来宣泄一下或者换个乐观的想法来改变心情。 控制情绪,就能改变人生
情绪就像一把双面刃,你越了解怎么驾驭它,它就能成为你的好帮手,如果你弄不懂它,任它恣意的扰乱你,它就容易破坏你的人生。 你能拥有什么样的心情,来自于你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你能有什么样的心情,则会决定你看待外界的方式,当你心情越好,就越乐观;心情越差,看待每件事就越容易悲观。 改变别人,不如控制自己,改变别人通常很困难,而且在大部份的情况下都会遭受对方的反抗,虽然如此,但是我们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选择自己想要过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