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氏教育世家

 369蓝田书院 2016-07-20


  千年古刹护国寺与西溪草堂的黄氏教育世家相距甚近,护国寺在东边,西溪草堂在西边,中问仅夹了一条潺潺而流的小河项泾。说起来,护国寺和西溪草堂都是历史十分悠久的,护国寺已有1500年历史,而西溪草堂的历史尽管比护国寺短,也有400年的历史,这在嘉定的著名家族中,也是少见的,更可贵的是这个家族延绵不绝,从未中断过。更有意思的是西溪草堂中的黄氏还与护国寺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黄氏家族于明末自高桥镇(时也属嘉定)迁至项泾西畔定居,世祖为黄继春。至五世起,因经营南北货和沙船业家境开始富裕。富裕后的黄氏族人积德行善,修桥几十座,每逢灾年还开粥厂济民。由于黄氏西溪草堂与护国寺近在咫尺,族人多有信佛者,其中女性尤多,他们经常到护国寺烧香拜佛,成为护国寺的常客。佛教提倡诚信友爱,普渡众生的理念影响着黄氏后人。

  黄氏家族传至第八代,开始向文化世家转型,八世孙黄汝成,为国子监生,从小读书刻苦,读《资治通鉴》几乎达到能背的程度。他以一生的精力注解、校勘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现今流行的《日知录》就是他整理的版本。黄汝成的书房位于西溪草堂北部,走过北项泾桥即是护国寺,护国寺的晨钟暮鼓清晰地传到黄汝成的书房内,催促黄汝成整日“屡易寒暑”“博采诸家”发愤著书(见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叙》)。

  十世孙黄世源、黄世祚与护国寺有缘。清光绪三十年(1904),科举废止,黄世源受到变法维新思潮的影响,力主“教育救国”,并身体力行,在自己家中开办了一所新式学堂——“城西初等小学”,招收学生18人。第二年,更名为“私立练西小学”。嗣后因生源越来越多,场地不敷使用。清宣统元年(1909)练西小学就迁入黄世源的堂兄黄世祚宅中,黄世祚为举人,也热心教育,曾任嘉定县学务公所总董、县教育会会长等职,他得知黄世源的困难后,慷慨地将自己的宅第让出部分,充作校舍。但学生越来越多,校舍还是不够使用。清宣统三年(1911),乡绅秦冕才在得知黄世源、黄世祚的困境后,斥资于护国寺内兴建校舍,并将练西小学移至护国寺新址。从此,练西小学在护国寺内开始了68年的漫长岁月,成为嘉定的一所名校。

  黄氏家族与护国寺结下了不解之缘,1911年练西小学新校舍在护国寺落成后,应秦冕才、黄世源的邀请,黄氏十一世孙黄守恒撰写了《练西小学建筑校舍记》碑文。黄守恒是秀才,曾任沪上几所中学的教师,也当过嘉定县劝学所总董、县教育会,会长,文笔甚佳。这篇碑文写得文情并茂,详尽地记述练西小学创办的艰辛和不易,镶嵌于护国寺练西小学校内,后不知去向。此外,黄世祚在“九一八”事变后写过一篇《石童子记》的碑文,表彰明代嘉定抗倭小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此激励嘉定人民的抗日爱国热情。碑刻战后也存于护国寺,后不知去向。(慧禅,顾文其主编《嘉定护国寺 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