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敬拜团队搭配的基础秘诀(四):风格组

 Japson 2016-07-20

现在我们可以谈谈与节奏组相互配合的「风格组」了。在说明风格组之前,我们一定要知道的是:节奏组才是「基础」。基础作得好,风格性的旋律很容易就能够挂上去,并且听起来好听;基础不好,风格性的旋律就会显得跟音乐不那么的搭调与和谐,有时候还会觉得风格一出来,感觉底部空空的,这往往是因为作为根基的节奏组不足所致。所以要谈风格组之前,一定要先确定节奏组完全没有问题,否则宁可多花时间练习节奏组的四个基本乐器之间的默契与搭配,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练习风格性的东西。


节奏组与风格组的关系就如下图。节奏组是金字塔的塔底,是根基,是使风格组能够做出风格与特色的基础。节奏组多数都是以弹奏中音域的和弦与低音域的根音为主,当然「节奏」本身是节奏组最重要的东西。因此节奏组的练习,往往需要使用节拍器,以求节奏与节拍的稳定。


风格组则肩负了使一首歌更有味道、更生动活泼的画龙点睛效果。通常(并不是永远)风格组的展现都是以比较具有流畅感的插音或旋律线条为主。而在风格组里面,由于强调旋律,因此通常这些都是独奏乐器可以好好发挥的地方,或者几个独奏乐器可以一起协调互相搭配的好机会。


在<范例二>中,你可以听到由节奏组所铺陈的音乐根基。<范例二>其实在节奏上与<范例一>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去除了<范例一>一开始时一个一个乐器依序加叠进入的部分,而直接从所有乐器合奏的部分开始,<范例二>中的和弦也有所变化,其变化的和弦进行为:I →IV → I→ V→ IV → I。(罗马数字表示和弦的级数)


<范例二>


(听范例时请别忘了打开电脑的喇叭,范例使用flash制作,若您无法使用,请先安装flash plug-in)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范例三>。<范例三>在节奏组上与<范例二>完全一样,但加上了小提琴、长笛与铜管吹奏的风格旋律。这两组范例听起来的差别在于,<范例二>的节奏组中间,虽然有和弦的更换,但感觉和弦换得比较生硬些,而在<范例三>中,由于加了一段风格性的旋律进去,换和弦处的整个流畅感就出来了,和弦与和弦衔接处的生硬就被消弭了。另外这些风格的出现,也为本来缺乏特色的<范例二>,做了特色上的注解,整个音乐的风格就因为这些风格的加入而确立。


<范例三>


听完<范例三>以后,可以反复跟<范例二>做比较。看看<范例二>在和弦的衔接处,是不是比<范例三>来得生硬些;看看<范例二>在整体的表现上,是不是比<范例三>感觉要平淡些,而少了些风格与个性


风格组的旋律要演奏些什么,其实与整个乐风相当有关。乐风最重要的决定者其实是「节奏组」,如果节奏组演奏出来的是拉丁的舞曲节奏,风格组想要演奏成其他风格都不那么容易,这就好像「人」与「人的特征」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会有他的特征,但是人的特征没有办法独立于人而存在,这些特征一定存在于人身上。节奏与风格就是如此。风格可以点出节奏的乐风形态特征,但是如果没有节奏只有风格,那这个形态就点不出来了。因此,节奏是风格的基础,风格则帮节奏画龙点睛。而风格组之所以被我称为风格组,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少了风格组时,虽然节奏给了我们一个整体的轮廓,但是却听不太出来这段音乐的「个性」,而风格组则给了我们这个「个性」。


至于实际上风格组究竟要弹些什么,并不是这里所要处理的问题。不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透过聆听来学习。如果今天我们所要弹奏的是拉丁风格的乐曲,那么节奏组需要弹奏出来的自然是拉丁曲风的节奏,而风格组则要弹奏出在拉丁乐曲中所特有的特征。这些特征其实可以在市面上许许多多的拉丁风格乐曲中找到,透过仔细的聆听与反复的模仿,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拉丁乐曲的风格要如何呈现。其他的风格也是相同的!值得特别注意的事情是,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中,往往有主要负责风格建立的乐器,比如爵士的乐曲中,很多时候是透过萨克斯风或小号来建立其风格;乡村音乐很多时候是利用小提琴的滑奏与乡村音乐特有的斑鸠琴 (Banjo) 作为建立其风格的乐器;迦勒比海风格的音乐,往往使用钢鼓 (Steel Drum) 或者木琴 (Xylophone or Marimba) 来建立风格。当然,几乎每一种不同乐风的形成,都有其当地的文化背景与历史因素,因此往往所使用的乐器也不尽相同。我们当然没有办法买齐了这些乐器才来弹奏这些风格,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找音色相近的乐器来加以替代,或直接使用合成器中的音色,来弹奏这些风格组的旋律了。


点此试听示范音频文件:http://www./sharemusic/group01/group01-4.htm


转载自:约沙法敬拜



微信号:赞美诗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