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饮食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的健康。作为好吃的中国人,我们难免被食管癌纠缠。邀请权威肿瘤科专家,教你享受美味,远离癌症。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河南、河北和山西是食管癌发生率的前三甲。 其中,河南省以32.22/20万的死亡率位居全国第一,河南省林州市更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以食管癌高发而为人所知,发病率在100/10万以上。 一个地区癌症高发与环境和遗传因素不无关系,但抛去这些客观因素,还有一些饮食上的习惯可能导致食管癌高发。 1 顿顿离不开咸菜 河南杞县腌菜、河北沧州冬菜、山西的大头腌菜,这些高盐食物是当地居民的压桌菜。 腌菜中往往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尤其是当气温高于20℃时,亚硝酸盐含量还会上升,亚硝酸盐含量越大,食管癌发生风险越高。 粤东、闽南地区也是食管癌高发地区,这与当地人喜欢吃酱菜、鱼虾酱不无关系。 2 爱吃烫食 由于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冬季气温低,人们习惯了吃热粥、热汤面、喝热茶。但喜食过烫的食物,可能会对食管造成伤害。 食管黏膜正常耐受温度为40℃~50℃,如果超过65℃危害更大,可能造成损伤、溃烂等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报告,警告饮用65℃以上的热饮,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虽然黏膜皮有自我修复功能,但长期反复刺激会让黏膜产生长期损伤,进而可能诱发癌症。 其实,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居民爱喝功夫茶、吃生滚粥,也是食管癌的高发群体。 3 酒量大得很 无酒不成宴,酒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积淀,华北、华中地区更是中国酒业的消耗大省。 2015年发布的“全国酒量调查”结果显示,河北、河南和山西全部进军全国十强。适量饮酒或许对身体有好处,但大量饮酒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华北、华中地区食管癌高发,与之不无关系。 研究显示,酒精中虽然没有致癌物质,但会刺激食管黏膜,使其产生损害,特别是60度以上的高浓度白酒,对食管黏膜的伤害更明显。 国外研究显示,食管癌患者中约60%都是嗜酒者,瑞典德隆大学研究发现,45岁以上的男性如果少饮酒甚至不饮酒,食管癌的患病风险会下降五成。 4 主食吃太硬 华北、华中地区以面食为主,老百姓爱吃烧饼、煎饼、馓子等比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这些食物如果吃得过快或咀嚼不充分,也容易对食管黏膜造成伤害。 尤长宣表示,针对上述原因,少吃腌菜,限酒,不吃烫食和细嚼慢咽是预防食管癌的好方法。 孙凌宇指出,如果出现如下信号就要早做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早期食管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