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寺成就了白居易和陈湘灵的绝恋 赵汗青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幼年的白居易便随家到符离,住进了东林草堂,时年十一岁。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年幼的白居易在埇桥玉皇寺住持金羽师父的安排下,住进了寺里,每天喝着金羽师博亲手配制的果膳读书学习。 所谓“果膳” 当年,白居易每天吃着玉皇寺的“素斋”,喝着玉皇寺的“果膳”,不久,才情大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五律《赋得古园草送别》。同时,也收获了一生最大的爱情故事。 这一天,白居易在玉皇寺创作写成几首诗后,走出房间来到大雄宝殿拜佛。突然,他发现在前来拜佛的人群中,竟有一位天仙似的“明丽绝代,光彩溢目”少女。 略加辨认,原是邻女陈湘灵。蓦然见到,几疑嫦娥临世!陈湘灵在闺中亦风闻白公子才貌超群,猛见其格调儒雅、风度翩然,不由得心头一热,莲脸生晕。白居易看在眼里,刻在心中。四目传情,默然情开。随后,陈湘灵隔三差五来玉皇寺,明为上香,实与白居易约会。 才子佳人,情窦初开,于是双双陷入深深的初恋之中。数日来,白居易眼前总有陈湘灵俏丽的倩影。激情难抑,于是吟成《邻女》一绝,通过玉皇寺住持金羽师父转交给陈湘灵:“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陈湘灵接到白居易的情诗后,便在梧桐树叶上回诗一首,仍由玉皇寺住持金羽师父转交给白居易: 获笺展双蛾,舒心玉皇寺。 研墨提羊毫,书成相思字。 此诗不书竹,此诗不书纸。 诗向桐叶上,愿逐秋风起。 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 两人从此在这玉皇寺里,认认真真地谈起了恋爱。陈湘灵三天两头来寺里,帮助僧尼做饭、洗衣、打扫卫生。闲来与白居易赋诗唱和,畅游看花沟,两人恋情越来越深,已无法自拔。 玉皇寺维摩堂的墙壁上有一幅当时著名的画家李洪度所绘帝释梵王像,此画“笙竽鼓吹,天人姿态,笔踪妍丽,时之妙手,莫能偕焉”。 这年中元节,白居易和陈湘灵走至维摩堂的帝释梵王像画前,精通音律的白居易,根据画中手势,便推断出乐女所奏的乐曲是《霓裳羽衣曲》第二段首的第一拍。看到壁画上超凡风姿的乐女极似陈湘灵,白居易说:“我可以不喜爱音乐,但愿能娶到你这样的美女做妻子,此生足也”。陈湘灵会意一笑,拉着白居易的手走出庙门。 可惜好景不长,贞元九年(793),白季庚又移官襄阳别驾,白母以白季庚年老多病为由,逼白居易随父去任所而断与陈湘灵交往。白居易留恋符离,勉强拖了一年,因父病无奈才恋恋不舍地赴襄阳看父亲。行前白居易与陈湘灵二人又来到玉皇寺挥泪话别,多情的陈湘灵取出自己常用的双盘龙铜镜赠给白居易,供其路上使用、把玩。白居易见到扶病的老父,感慨万千。次年,白季庚卒于任所官舍。白居易葬父于襄阳东津乡南原后并未庐墓而偕母回符离服孝丁忧。 贞元十四年(798),母令白居易服满即去浮梁县白幼文处。次年秋去宣城应乡试,中举后赴西京。贞元十六年,白居易春闱及第后旋即赶回符离。贞元十八年秋,再赴西京时,因白居易誓娶陈湘灵的抗争失败,陈湘灵已感到前路渺茫,于是把精心绣制的“锦表绣为里”的履綦赠与白居易,以表达“双行复双止”的最后希望。在料峭的寒风中,玉皇寺北濉水上白居易的乘船开动了,望着送行的人群中陈湘灵挥动的白手绢,白居易肝肠寸断地吟着《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贞元十九年,经吏部考核,白居易拔萃登科,题名雁塔,授予校书郎,时年32岁。这年中元节,白居易返回符离,相约玉皇寺与陈湘灵话别。 长庆元年(821),白居易在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期间,因登楼而又望故乡,再赋《寄远》:“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叶落,行上最高楼。瞑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苍茫的暮色,无端无绪,无边无际,尽是诗人的离情别绪,无尽的相思与无奈!长庆四年(824),年过半百的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回京,途经埇桥,拜玉皇寺,赋《埇桥旧业》。他来到玉皇寺拜见住持金羽师父后,满怀内疚与慨叹吟《逢旧》七绝托金羽师父转交陈湘灵:“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应被别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得知恪守非己不嫁的陈湘灵旧容虽减而风韵依然,新恨徒添,恨何如哉! 太和八年(834),白居易再经埇桥,泊舟重访玉皇寺和符离故居,赋五律《汴河路有感》:“三十年前路,孤舟重往还……啼襟与愁鬓,此日两成斑。”想象啼襟成斑的四十七年前恋人仍独守西楼,自然渴望重温旧梦。陈湘灵幸赖父母的理解支持,得以践终身非汝不嫁的承诺;父母仙逝后,兄弟孝友,遵亲遗命,令己以居士身份,西楼奉佛诵经;家产尚丰,温饱无虞,晨钟暮鼓应和木鱼,四十多年来,早成习惯,老大修道,尘心死灰……白居易于心不甘,探亲访友,盘桓数日,陈湘灵频频入梦,因赋《梦旧》问陈湘灵:“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又是一年中元节,已是居士在家带发修行的陈湘灵,来到玉皇寺,为故去的亲人放河灯,住持金羽师父转交给她白居易托人送来的几首诗。读完诗后,陈湘灵回诗道: 中元又访玉皇寺, 着意布施乡贤词。 七岁属心白家子, 八年如愿连理枝。 男儿功业千里远, 痴女思人数行诗。 且喜住持传偈语, 画眉帝都终有时。 白居易怏怏地离开曾生活二十二年的故乡埇桥、玉皇寺、符离东林草堂,虽获得了炽烈永恒的真情却有始而无终。他可是怀着憧憬与希冀重返故乡的啊,或因聪慧多情的陈湘灵羞以缁衣衰颜见故人而欲定格形象于青蛾靓颜,故尔避免了花甲恋人苍颜互睹垂涕的尴尬。然而,苍髯白发的诗人行将永别曾给予自己欢乐与真爱的玉皇寺,永别生活成长足足半个世纪的故乡符离,尤其是欲见而未得见的恋人,心情如何实难想象!诗人就要离开了,希冀与失望、温馨与凄清、甜蜜与苦涩、欣喜与悲怆,一齐涌上心头,汇聚成莫可名状的怅惘与落寞。他轻轻地呼唤着:古朴苍桑神圣的玉皇寺!香火白鹭翔泳的陴湖!红鲤嬉游的濉水!秀丽静谧的流沟寺!恬然安堵的朱陈村……颇不情愿地踏上黄尘漫漫、衰草瑟瑟的荒城古道。 |
|